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6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素质教育
婚姻家庭
线索征集启事
名医讲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名医讲堂
佟彤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常有一些没有行医执照的外行人,在生死攸关的健康问题上给大家“指点迷津”,包括目前市面上大行其道的一些中医养生书。常见病中隐藏致命因素,误诊误治带来严重伤害,而错误的健康观点会草菅人命!名医讲堂不用求人不必排队,零距离接触最权威的医学专家,告诉你最想知道的健康问题和健康理念,轻松避免错误的治疗和保养方法。

进补前如何自辨体质

三、冬天吃肉等于“树本冬灌”

总体来讲,四季的变化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在人的生命过程里其实也反映着气血的不同变化,不同季节的补养也因此不同。

冬天在北方是一个天地闭藏的季节。树叶都落光没有了,营养都到了根部,储存起来为明年的春天生发作准备。人也如此,从“立秋”开始,人的气血就开始从外面向里收了,一过“立冬”以后,气血都储存到里面去了,外面相对不足了,所以,冬天人容易感冒,就是因为保卫外边的气血转移到里面了。

按照中医的理论就是“秋冬养阴”。“养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多吃点肉类的食物,北京老百姓叫“贴秋膘”。冬天吃肉类食物可以比春夏多一些,因为冬天你的气血都在里面,能够充分运化吃进去的营养,能给明年的春天奠基。树要冬灌,人也要冬灌。

相反,夏天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到外面去了,里面实际上是空的,所以夏天容易闹肚子。这种情况下,你补多了也是白吃,不能够充分运化,反而会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所以夏天讲究吃得清淡。

很多人说不愿意吃肉,怕血脂高,那可以多吃一点坚果,如栗子、花生、核桃、瓜子。中医里面很多药物是果实,果实是什么?是植物的种子,种子代表生命的延续,所以冬天的时候如果不愿意吃那些肥甘厚味的话,可以吃一点坚果,它们有补肾的作用,中医所说的肾在五脏中有“封藏”的作用。

四、各种肉的寒热属性

羊肉:性温,入肝经。中医有个补血的名方叫“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温中补血。平时也可以把当归和羊肉煮在一起吃,这样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是有益的。

牛肉:性平。体质上没有明显寒热偏颇的,可以吃一点牛肉,牛肉是平性的,能补脾胃。

鸡、鸭:鸡肉是温性的,鸭子是寒性的。鸭子生长在水里,习性偏寒。“全聚德”吃烤鸭都是用嫩鸭,所以必须用火烤制,为的是纠正它的寒性,使之性平一些,吃完以后不会伤胃气。吃鸡的话你可以炖嫩鸡,吃鸭子却没有炖嫩鸭子的,都是“老鸭汤”,如果用嫩鸭煮的话,汤是寒凉的,老鸭汤的寒性就少了。中国传统烹调中,嫩鸭用做烤鸭,或要不就是盐水鸭。盐水鸭是用盐腌制,因为盐本身是火性的,把盐往火里一放马上就着了,用盐腌制过的鸭可以矫正它的凉性。

猪肉:性偏寒。如果体质偏热的人,可以多吃一点猪肉,但是不要太多,《本草纲目》里讲猪肉性甘寒,多吃甘寒易生痰。这个“痰”不仅仅是指咳出来的痰,还指代谢出来的废物。体质偏热又容易有火的人吃点猪肉没太大关系,如果体质本来就偏胖又偏寒的人一般会趋向于痰湿体质,就该少吃点猪肉了,否则里面的寒湿就更严重。

鱼:河鱼大部分是凉性的,海鱼是平性和温性的。体质偏热的时候可以吃点鲤鱼、鲫鱼;体质偏寒的时候可以吃点黄花鱼、带鱼。

五、看着很壮的人为什么一遇寒就泻肚?

这是脾气虚的症状。中医里的“脾”是运化水湿的。什么叫运化水湿?就是把你吃进去的东西化生为气血,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如果脾胃功能比较弱,气血的生化功能就差,卫外能力也就差了。

人体保护自己不受疾病侵袭的本能,中医讲是由“卫气”承担的,“卫气”根源于肾,滋养于脾胃,开发于肺,它和这三个脏器有关,所以肾阳不足、脾气偏弱、肺气偏弱都可以造成“卫气”虚,产生一遇寒就泻肚的状况。

这种情况应该用一点益气护表的药,比如在炖鸡的时候放点黄芪。黄芪有很好的补气作用,上可以补肺气,中可以补脾气,而且味道不难吃,增强阳气,肯定会改善一走路就呼哧带喘、遇寒就泻肚的现象。(全文完,本报有删节)

从下周起,本报开始连载戴军新书《食色男女》,敬请读者留意。

33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