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3版:热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孙伟铭
肇事现场
肇事现场

“爸爸妈妈

我对不起你们”

无证醉驾连撞5车致4死1伤

30岁的他一审被判死刑

这是我国首次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判醉驾者死刑

“孙伟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3日上午11时15分,“醉男无证驾驶连撞5车致4死1伤案”,在成都中院公开宣判。听到这个判决后,孙伟铭愣了一下,当庭表示要上诉。被带下法庭时,刚满30岁的他,对着旁听席呼喊:“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据了解,因交通肇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起诉并一审判处死刑,在全国尚属首例。

【法庭现场】

受害人家属集体高喊“立即执行”

23日上午11时,戴着黑框眼镜、身着“黄马褂”的孙伟铭被两名法警带上法庭。旁听席上坐了20多人,有受害者亲属,也有孙伟铭的家人。大家全都盯着审判区,脸上写满焦急。

“去年5月,在成都一技术公司工作的孙伟铭购买了一辆别克轿车,之后其在未取得合法驾驶资格的情况下,长期无证驾驶该车,并有多次交通违法记录……”审判长在宣布开庭后,简要叙述案情。判决指明,孙伟铭于去年12月14日醉酒后驾车行驶于车辆、人群密集之处,其行为已对公共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孙伟铭在发生追尾交通事故后,仍置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驾车高速逃逸,后冲过双实线,以超过限定速度一倍以上的车速冲向相向行驶的多辆汽车,造成4死1重伤的严重后果。

当审判长宣判孙伟铭死刑的话音一落,旁听席上立即响起阵阵掌声,受害者亲属集体起立高喊“立即执行”。

被告人自称良民,要求上诉

随后,审判长询问孙伟铭:“你是否上诉?”孙伟铭毫不犹豫地回答:“需要上诉!在整个驾车过程中,我意识不清,没想到会冲到对面车道上,这次事故不是我故意造成的,我不晓得后果这么严重。我会准备比较详细的资料,为自己争取求生机会。总体来说,我还是一个良民,不是一个仇视社会、漠视他人生命的人。希望司法机关考虑到这是一个30岁的年轻生命,能给我一次机会。我想用余生对死者家属进行补偿。”

孙伟铭被法警带出法庭时,奋力对着旁听席喊道:“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坐在旁听席角落的孙伟铭家人掩面而泣:“不公平,不公平!”

【法院判决】 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醉驾者判处死刑属首例

该案审判长介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是同属于刑罚分则中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畴,但在主观上前者为故意犯罪,而后者为过失犯罪。被告人孙伟铭作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长期无证驾驶并多次违反交通法规,反映出其对交通安全法规以及公共安全的蔑视;醉酒后,孙伟铭驾车逃逸,说明孙伟铭无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其主观故意非常明显。

审判长还指出,该案是综合考虑了被告人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对被害人及家属所造成的无法弥补的损失等因素,依法对被告人作出判决的。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例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醉驾者判处死刑的案件。

【民事赔偿】 180万元,孙伟铭父母想赔钱但无能为力

“4名死者和1名伤者的家属提出索赔金额共约180万元。”记者从四川润方律师事务所获悉,受孙伟铭案受害者家属委托,代理律师已向锦江区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诉讼状。23日下午5时许,孙伟铭家属主动联系了受害者方民事代理律师,提出希望就民事赔偿问题与受害者家属进行协商。

据了解,孙伟铭的父亲孙林每月有1000多元退休工资,母亲没有工作。据受害者方代理律师介绍,孙林一直表示很想赔偿,但是没有经济能力。

对此,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副主任张青松称,赔偿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犯罪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赔偿受害人及家属并取得谅解的,应该酌定从轻,区别对待。加之孙伟铭虽属“罪大”,但不能说“恶极”。所以,孙伟铭案不排除二审改判的可能。

[相关新闻]

杭州飙车案肇事司机因交通肇事罪被判3年

今年5月7日晚,胡斌驾驶非法改装的三菱跑车在杭州街头飙车,将正在穿过斑马线的大学生谭卓当场撞死。7月20日,胡斌因交通肇事罪一审被判有期徒刑3年。案发后,胡斌亲属赔偿并自愿补偿被害人家属113.01万元。

【罪名争议】

正方:判得正确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洪道德教授说,杭州和成都的两起交通事故案件,法院的判决都是正确的。杭州案,被告人胡斌具备开车资格,没有醉酒,因此没有法律上规定的交通肇事加重情节。

而成都案中,孙伟铭有醉酒驾车、肇事逃逸和无证驾驶等恶劣情节,他的态度是放任的,因此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其定罪是有法律依据的。该案判决对于今后的量刑能够起到示范性作用,那就是对醉酒驾车者会严惩不贷,法院在量刑方面会综合考虑造成的社会后果和犯罪行为本身的恶劣性。

反方:量刑偏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死刑学专家刘仁文教授说,法院对孙伟铭的量刑偏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尽管有利于打击犯罪,但是不利于保障公民的人权。检察院指控的证据中并没有反映出孙伟铭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因此这起案件定“交通肇事罪”更恰当。即使有证据证明孙伟铭有主观故意,但是判处死刑也太严重了。

据《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