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4版:文化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每日大看台
汪荃珍普及戏曲艺术
易中天:炮轰不叫发飙
梁实秋作品进入中学教材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本小幅调整
梁实秋作品进入中学教材
梁实秋与鲁迅同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因文艺观点不同,也是一生的论敌。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首次选入梁实秋作品《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丽表示:“这是正常的调整,几篇课文的变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在某网站的调查中,多数网友赞成这一调整。

新版语文教材篇目调整

今秋起,湖北省高一新生全部使用新课改教材,语文包括5本人教版必修教材和11种选修教材。最新收入的包括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戴望舒的《雨巷》、霍金的《宇宙的未来》,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巴金的《小狗包弟》、古代诗歌《采薇》《涉江采芙蓉》等。

新课改教材中鲁迅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了《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个篇目。外国作品中的《项链》《欧也妮·葛朗台》等也从教材中消失。

语文教师:改动顺应时代

在语文教育界颇有名气的杭州高中语文教师蔡少军表示:“我们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原来选入的鲁迅作品就不算多。人教社新课改教材的变动,说明教材编者思路的改变。原来的编者主要是从成人角度出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什么,而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更喜爱什么。现在这种变动应属正常,不能说大逆不道,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教材也应该相应改变。”

长期关注语文教育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丽称:“这种微调对整个语文教育来说意义不大,我现在更关注教育本身的功能问题。”《中学人文读本》主编之一、学者丁东认为:“多元化是一个好现象。”

网友:多数赞成改动

记者在某网站看到,2/3的网友对于人教社新课改语文教材的这次变动表示支持。有网友称,“说实在的,读书的时候很不容易看懂鲁迅的文章,倒是梁实秋的文章,特别是散文,的确很有韵味。”

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浙江一网友称,“鲁迅先生是我们的民族魂!如果一个民族弯了脊梁会怎么样?不反对梁实秋的文章入选,但绝不能牺牲鲁迅先生!”山东一网友称,“鲁迅乃一代文学宗师,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绝非他人可比!怎可随意在教科书中删除?”

张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