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通过女主人公及其他三个女性的故事,再现了现代都市的世情、风貌,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都市女性灵魂中的各个层面——伦理、道德、信仰、审美、性心理、生活哲学等。作为一个新时代女性,该如何给自己定位;作为夫妻,如何掌控家庭的走向,这就是该书引发给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李建国拉着颜丹青提着大包小包去医院看望父亲
李建国洗完澡,就匆匆离开了家。随着“砰”的一声,颜丹青心里立即涌现出一种孤单和不安,就像被迎面而来的冷风将自己吹落到了深不可测的沼泽之中。原以为自己很坚强,坚强到可以不需要任何人的肩膀。可是今天她才感到一个人的世界是多么的孤单。
也许应该找个人聊聊,有时候与人聊天不失为放松心情、治疗心病的好办法。颜丹青这样想的时候,脑海里条件反射地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她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子,丑陋或者英俊?她从来没有要求他发照片,或者打开视频。不是她不想知道他的相貌,而是她想给自己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自从他们之间有了那种特别的感觉,自从他们知道原来他俩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他们就定下了今生永远不见面的约定。或许,颜丹青是害怕这种感觉从网上回到现实,会在生活中蔓延燃烧,会影响到自己平静而稳定的婚姻。可是曙光为什么会答应?甚至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颜丹青从来没有问过,她不想问,也不能问。这段时间,他们聊得很频繁,他们都有些管不住自己。一闲下来,颜丹青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想念曙光,想象他的样子。
此时,颜丹青并不想上网,她的心被丈夫和家事塞得满满的,没有心情去感受另一个男人带给她的心跳。她不想过多地与曙光聊自己的家事,不想与他谈论自己的丈夫。毕竟曙光只是她虚拟世界的情感寄托,而李建国才是她现实生活中朝夕相处的伴侣。
李建国提前20分钟下了班。他开着车来到了颜丹青公司楼下,他没有给颜丹青打电话,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车里等候她。
颜丹青下了班,走出大楼,一眼看到自家的车停在大楼门口。颜丹青快步走到车的左边,打开车门,坐了进去。“怎么,今天不用去医院陪爸爸?”颜丹青问。“要去的。我来接你,是想让你去医院看看爸。”颜丹青低下头:“我去了爸妈会不高兴的。”“这会儿应该是穆岚在医院,妈在家做饭呢。其实爸想的和妈想的并不一样。只是在妈面前他不敢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曾偷偷对我说,你是个好女人,让我对你好一点,不要什么都听妈的。”
颜丹青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这些年来,她在那个家里受的委屈实在太多了。当她知道那个家里除了丈夫,还有一个认可她并同情她的人时,那种感动真是无以言表。她几乎没有多想就立即说道:“那我们到超市买点东西吧,总不能空着手去看咱爸。”
当颜丹青和李建国提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走进病房时,才发现守护父亲的不是穆岚,而是建国妈。颜丹青一看到建国妈,就本能地感到紧张和发憷。她略带埋怨地看了丈夫一眼,李建国偷偷朝她伸了伸舌头,表示自己也没想到。既然已经来了,颜丹青只好硬着头皮叫了声妈。
建国妈就像没有听到一样,板着个面孔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颜丹青尴尬地笑了笑,在丈夫家人面前她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脸皮太后(厚)”。这些年来建国妈给她的冷脸太多了,建国妈的这种态度和表情,她已经见怪不怪了。
她将手中的营养品和提包放到茶几上,走到病床前轻轻问父亲:“爸,您好些了吗?”父亲动了一下嘴角,露出了一个不太明显的笑脸。本想说点什么,习惯性地瞟了一眼妻子,立即被建国妈像刀一样的眼神给镇住了。
李建国将手里的东西放到了茶几上,见母亲不太高兴,就找话问道:“妈,穆岚呢?她怎么没来?”建国妈斜了一眼李建国,没有做声。父亲回答道:“穆岚在家做饭,快来了。”李建国又问:“她说去找个保姆,找了吗?”建国妈吼道:“找什么保姆?你妈原来就做过保姆,别人给我当保姆,我可消受不起。”
“妈,不是怕您累着吗?我和穆岚都要上班,您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李建国耐心地解释。建国妈满面怒容:“你妈就是这忙碌的命!辛辛苦苦把你们拉扯大,本指望老了享享儿子媳妇的福,谁知道儿子娶了个娇小姐……”李建国赶紧打断母亲的话:“妈,丹青一片好心来看爹,你都说些啥呢?”“看看你这个熊样,还是个男人吗?就知道护老婆!你怎么不为你爹妈想想?你看看我们老家的那些老邻居,哪个不是在享儿子媳妇的福,哪家不是媳妇洗衣做饭,哪家的男人回到家里不是喝茶聊天等着吃饭的?”“妈,这里不是农村。”“城里又怎么了,城里就该男人侍候女人?你不觉得委屈,我这个当妈的还心疼呢,凭什么我的儿子就该在家做这做那,就该侍候老婆?”说着,建国妈鼻子一酸,眼睛里流出了两行眼泪。
李建国被母亲说得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