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泳的历史纪录昨晨被一个名叫张琳的22岁小将改写,而且是大书特书。
在北京时间昨晨结束的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张琳以领先第二名3.5秒的巨大优势夺冠,这是中国男泳首次在国际顶级大赛中摘得金牌。张琳更以7分32秒12的成绩破了世界纪录,且将澳大利亚名将哈克特保持的纪录缩短了6秒多。如果和张琳的个人最好成绩相比更是惊人,他足足把自己的最好成绩缩短了16秒!而张琳的金牌也终结了50年的尴尬,重启了中国男泳尘封的辉煌。
[ 夺冠瞬间 ]
破纪录夺冠 张琳洒下男儿泪
在自己最擅长的400米自由泳上仅得铜牌后,张琳一度有些迷茫,在800米决赛开始之前他茫然地和教练交流:“真不知道怎么游了。”陈映红教练分析说,400米中途你游得太快,这次要控制速度,中途不要那么全力打腿。为了让弟子更清楚,陈映红专门画了一张流程图塞给张琳,这成了张琳的锦囊妙计。
张琳忠实执行了教练的意图,他在前350米一直保持匀速处于第二,紧跟突尼斯名将迈卢利,但在350米转身后,越游越轻松的张琳一举超越迈卢利升至第一。张琳的优势一直保持到最后100米,突尼斯人发力猛追,一度将差距缩小到0.27秒以内。但在最后50米,张琳超强的冲刺能力展露无遗,他在最后25米已经领先迈卢利两个身位,一举夺冠。
站在领奖台上的张琳数次落泪,这位平日以腼腆著称的小伙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你不知道中国男子游泳等这块金牌等了多少年!”
张琳感谢了很多人,“我太激动了,我知道我在说车轱辘话,但我真的感谢他们。太多了,太多了……”
张琳的成长经历
1994年,7岁的张琳进入北京市海淀业余体校学习游泳
2000年9月,张琳进入北京队 2002年,张琳入选国家队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得400米自由泳银牌
2009年4月,张琳再赴澳大利亚,集训了近3个月
[ 记者视线 ]
张琳是怎么炼成的?
当张琳与那个突尼斯小子在最后50米恶战之时,著名解说员韩乔生老师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其激情指数堪比黄健翔,赛后他竟然在解说席上给张琳忘情鼓掌,那噼里啪啦的爆破音从罗马现场传来,令远隔万里的观众激动难眠。
北京时间7月30日凌晨1时30分——这是中国男泳几十年摸黑探索后迎来的天亮一刻,这位在颁奖台上泣不成声的22岁的北京小伙,堪称泳池中的刘翔。
和刘翔、姚明类似,张琳是个天才。
张琳最早是在游泳的兴趣班被发掘出来的,在家人对他的回忆中,他在北京二中的游泳队中每次都拿第一,奖金竟然可抵专业训练的学费;进入国家队半年后参加十运会,立刻包揽自由泳200米到1500米所有金牌……
江山代有才人出,但在中国体坛,“伤仲永”的例子比比皆是。张琳的幸运在于,他在黄金上升期时遇上了北京奥运的大背景,最高投入的奥运夺金战略给了他顶级的训练和顶级的教练。
你很难想象,中国游泳队竟然拥有世界顶尖的水下多角度摄像分析系统,一对一的运动医学专家针对张琳制定菜谱和恢复计划,张琳每年都要到澳大利亚,跟随名将哈克特的教练丹尼斯进行数月特训,张琳在训练、恢复上,其实已是一个国际顶尖明星的待遇。
张琳与刘翔几乎拥有同样的成功模式——“运动天才+高投入”,而产出的高成绩也可换来高额商业利益,再反哺到训练环节,形成良性循环。可惜的是,在中国体育界,它现在还是一条太窄的路。
[ 幕后揭秘 ] 你应该知道多点的张琳
1
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
“他和陌生人说话会脸红,从小就不爱显山露水,得了证书就往书包里一扔,每次让他照相,他都躲在后面,特别不好意思。”张琳的父亲张仲泉说。
但他的教练陈映红并不这么看。“腼腆内向只是外在,在本质上,他的执著和韧劲是很有生命力的。”
在张琳的性格勾勒中,陈映红起了很大的作用。今年的母亲节,张琳在博客中深情回忆了两人携手9年的如烟往事,“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
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游泳国手,陈映红从2000年起带张琳。刚开始,陈映红和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有一次我让他游5组10个100米,他游到后面没力气了,不想游,但又不敢和教练说,竟然在游泳池里号啕大哭起来。旁边的人都停下来看他,我只是在他的后背上轻轻打了一下”。
很多教练劝她放弃这个孩子,但陈映红却坚持认为,“他低调不张扬,心里很有主意,这种内敛的性格就适合游长距离”。
2
把朴泰桓的照片挂在房间
在张琳的MP3歌曲中,有一首歌是永远不会删除的:我和你。在赛场上,“你”特指的是韩国飞鱼朴泰桓。
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两人开始较劲,直到朴泰桓赴澳大利亚训练,距离被拉大,按照张琳自己的说法,他几乎是从头到尾都在喝韩国人的“洗脚水”。
最大的刺激是2007年墨尔本世锦赛,朴泰桓在400米自由泳决赛中终结澳大利亚选手格兰特·哈克特保持了13年的统治,为韩国赢得首枚世锦赛游泳金牌。
要强的张琳开始“灰心丧气”。陈映红说:“他觉得没有前途了,两人差距太大。”张琳列举的差距包括:朴泰桓比自己小3岁,高2厘米(张琳1.87米),技术好,又有国外留学的经历。
解困的办法是,必须走出去。2007~2009年,张琳先后3次赴澳大利亚特训,成绩重新迫近韩国人。随着两人成绩的接近,彼此心理距离也开始拉近。张琳甚至认为:“如果我们语言相通,我想我们也许会成为好朋友。”有段时间,陈映红曾逼着张琳将朴泰桓的照片挂在自己的房间里。每天对着他,张琳就会充满斗志。
3
赴澳训练,孤注一掷,破茧化蝶
在奥运会前不到一年的时间选择去国外训练,此举有孤注一掷的味道。
最终还是去了,而且是两次。在黄金海岸跟随“长距离之王”哈克特的教练丹尼斯训练。在迈阿密俱乐部,他们在一家提供汽车接送服务的汽车旅馆里包了几个房间,开始了吃住自理的海外训练生活。
自己看表,给自己计时,是张琳在这里学会的第一个技能。刻度明显的大秒表,就摆放在泳池的两边,每完成一组训练,张琳便要看一下表,计算一下时间。
丹尼斯的训练计划面对旗下所有运动员,只不过根据运动员水平,按要求分为A、B、C计划,你如果选择了强度最大的A计划就必须一堂课从头到尾地贯彻。刚开始,张琳根本无法适应高强度训练,后来在陈映红的调节下,逐步找到了中西合璧的折中训练方法。
陈映红每天训练之余还要当“大厨”。早上4时45分起床准备早餐;8时30分从训练馆回来,她去菜市场买菜做午饭;晚上8时第二次训练回来做晚饭。等队员们都睡下了,她还要整理一整天的训练计划。
澳洲3次特训,张琳可以说是脱胎换骨。
4
破纪录 “琳之队”的功臣早想到了
有“姚之队”、“翔之队”,也就有“琳之队”。
主管教练:陈映红,主管张琳日常训练;高参:赵戈,前国家队总教练,现为广东队主教练,经常遥控指点张琳的训练和管理;体能教练:闫琪,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有美国体能训练师资格;科研人员:周晓东,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阶段性康复师:莫建邦,曾参与郑洁和国家队体操队的康复;康复师:鲁建东,北京奥运会前一直在国家队效力,重点负责张琳的日常康复;管家:刘洵岚北京游泳队领队,曾是北京奥组委水立方游泳比赛高级管理人员。
昨晨,张琳勇夺冠军,不仅拿下中国男泳在世界大赛中的首枚金牌,而且将前世界纪录缩短了6秒多。这个成绩张琳表示自己也很惊讶,但教练陈映红却说自己想到了。
(编自杨旺的博客)
[ 话外音 ]
“韩老师”一分钟激情解说
夺冠时刻,央视名嘴“韩老师”韩乔生纵情欢呼,尤其是最后100米,张琳与迈卢利的争夺白热化,韩乔生的嗓门也越来越高,语速越来越快。
“看看还有最后100米,张琳率先转身,张琳的转身技术要比迈卢利好,后边还有一次转身的机会,张琳完全可以利用转身的技术甩开迈卢利。”
“张琳在加速了!中国选手张琳开始加速了,对手也在加速。两人的争夺非常激烈。”
“最后50米,张琳率先转身!张琳领先迈卢利半个身位!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迈卢利开始加速,张琳和迈卢利展开全程比拼,双方现在争夺的是本届世锦赛男子800米自由泳的金牌。”
最后30米,“张琳处于领先!中国队的张琳向终点发起冲击!”(放声高呼)
“冠军属于中国人!他已经将迈卢利甩开有两个身位!张琳,张琳获得冠军!打破了世界纪录,7分32秒12!男子8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属于中国!”(声嘶力竭)
就这还没完,过了一阵子,电视上突然传出一声大吼:“张琳,好样的!”原来是在现场解说的韩乔生与正经过的张琳打招呼。本组撰文 贾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