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是好楼长,也是社区老人的好闺女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是好楼长,也是社区老人的好闺女
刘欣从小残疾,但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社区老人大小事都找她
刘欣在帮助老人测血压

在管城区南关街道办事处豫丰社区的街坊邻居眼中,46岁的楼长刘欣可是个大好人。尽管她患有脑瘫,走路都不利索,但她依然用心照顾着身边的老人们。

晚报记者 王军方 刘路/文

实习生 李袁洋/图

“有事找刘欣”,社区老人都这么说

在豫丰社区,有一栋建于“文革”时期的居民楼,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叫它“豫丰楼”。刘欣1989年结婚嫁到这里,20年过去了,自打搬到这里的那天起,她就尽心尽力地帮助同楼的老人,后来,刘欣被大家推选为“楼长”,虽然楼长算不上“官”,但老人们生活中无论大小事,都来找她,“有事找刘欣”,这是居住在这栋楼上的老人们挂在嘴边上的话。不管厨房厕所跑冒滴漏,还是交水电费,大小事情他们都找刘欣,在老人的心里,从医院退休在家的刘欣是一个值得信赖、无所不能的好管家。

这栋楼的老人多是空巢老人,他们行动不便,很多人还没有收入,刘欣便从自己家拿钱补贴,为老人服务。楼道里的灯坏了,刘欣会主动找人更换;老人家的水管漏水,刘欣就帮助联系社区、物业进行维修;哪里不干净,她就去打扫;楼道狭窄昏暗,老人上楼不便,刘欣便拿出200多元,请人在楼道里焊上铁栏杆,想到老人在冬天手扶铁栏杆会感到寒冷,她就把自己家不用的棉垫子拿出来,缝好护手缠在栏杆上……

采访中,豫丰社区主任陈玉民告诉记者:“刘欣做的事对每个家庭来说都不算小。她帮助社区做了不少好事,许多老人都把她当亲女儿一样看待。”

帮老人儿子找工作找对象,为老人除心病

谈起这些年来关心、帮助老人的事情,刘欣满不在乎地说:“帮助老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我不过是做了点小事。”刘欣认为,既然推选自己当楼长,就要尽到楼长的责任。

也就是这个朴实的想法,让刘欣与不少被她长年照顾的老人有着深厚的感情,80多岁的高玉梅就是其中之一。刘欣经常帮助高玉梅老太太买菜、交水电费、整理卫生,逢年过节,刘欣送点粽子,送盘饺子……高玉梅老太太平时没少受刘欣的照顾,但是她心里一直有个心病,没有向刘欣吐露过。原来,高老太太的儿子已经40多岁了,前几年,工厂倒闭失去了工作,终日待在家里,由于没什么技能,工作也不好找,生活过得艰难,老太太经常暗自流泪。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欣从邻居聊天中知道了高老太太家的情况,刘欣一瘸一拐地挪到了高老太太家,老太太拉着刘欣哭了起来。刘欣扶着老太太:“高奶奶,别哭,有啥事情给我说,看我能不能帮你一把。”老人把心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刘欣。刘欣回家就给亲戚朋友打电话,看哪里有适合高老太太儿子的工作。经过努力,终于为他找到了一份仓库保管员的工作,每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

高老太太十分感激,有人给她送来一条大鱼,高老太太拿着鱼颤巍巍来到刘欣的家:“我没钱请你吃饭,给你送条鱼吧,多少是我的心意。”

刘欣帮助高老太太儿子找到工作以后,发现他40多岁了还没成家,就又托人给他介绍对象,一来二去,还真的帮他找到了另一半。

爱老助老很开心,家人都支持鼓励她

除了帮助本楼的老人,她还经常帮助社区里的其他老人。刘欣热心助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的母亲。“我母亲70多岁了,退休前在社区工作,她对老人也非常好,我看了以后很感动。”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刘欣觉得,好好帮助老人,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事情。

刘欣2003年病退的时候,只有550元的退休金,丈夫也失业在家,儿子正在上中学,正是花钱的时候,尽管如此,邻居老人谁要有个困难,刘欣毫不犹豫就拿出钱来帮助。丈夫和儿子都很理解她,刘欣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也经常帮助她。刘欣说,正是因为家人的帮助和支持,在助老、爱老的路上,她才坚持到了今天,她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线索提供 张桂英 陈玉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