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民大会堂
读报短“评”快
“靠污吃污”的环保局
集体“误读”背后的信息发布
从重庆富豪落马
看社会财富流向
广告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集体“误读”背后的信息发布

□包尔东(四川)

多家纸媒和网媒9日报道说,据一名参与《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小组的成员透露,《纲要》将针对高考改革提出3套方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9日辟谣说,目前《纲要》草案还没有完全定型,报道提出的方案可能只是建议版本。(8月10日《京华时报》)

报道高考改革方案的这些媒体绝非捕风捉影乃至凭空捏造新闻内容,而是据实陈述。但是,在高考改革方案这件事情上这些纸媒和网媒都“出错”了。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近段时间并不鲜见。

8月5日,央行发布了《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指出下阶段将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结果,采访财政部有关官员的媒体报道说,货币政策没有微调。而采访货币政策权威专家及民间机构的媒体报道说,货币政策微调了,以致引发了A股4连阴。同样的事情还出现在近日的有关在常规体检表中要不要“取消乙肝‘两对半’检测”一事上。

显然,病根不在这些媒体,而在于主管部门的信息披露上,或者说,一些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制度是不完善不健全的,以致媒体集体出错。

一个信息尤其是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信息,公众无疑对它充满了期待,负责发布该公共信息的主管部门理应在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媒体并让媒体报道出去。否则,媒体就可能通过自己的信息资源和途径,去获取这些信息。而由于信息源不同或者掌握信息的主体的立场有异,使得媒体挖掘到的信息很可能跟最终的结果出现差异。

当前,几乎所有政府及其部门都在强调打造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和透明型政府,但是,服务到底如何做到高效?相关信息如何做到透明?这却是许多政府及其部门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的问题。如果一些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信息都不能及时准确地发布,更没法在多层面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显然,这样的“服务型”“透明型”是要打折扣的。而出现这种结局,舆论空间就难免遭遇一些小道消息占据,最终结果不只是广大公众遭遇错误信息误导,负责信息发布的政府部门在小道消息面前也会显得措手不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