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苏瑜/文
张翼飞/图
“童蒙养正”,这一句话确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孔子就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让小学生诵读大量的古代文化经典,就是希望通过对大量国学读物的熟读成诵,使他们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最初影响这一切的是该学校第一任校长张志刚。“张志刚是教语文出身,非常喜欢传统文化,创校之初,经过考察和研究,在确立感恩教育的同时,我们还提出了国学教育的思路。”邓红霞介绍说。
“童蒙养正”,这一句话确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孔子就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让小学生诵读大量的古代文化经典,就是希望通过对大量国学读物的熟读成诵,使他们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也许是曾经有人质疑过,邓红霞强调说,“这绝不是说空话、说大话,小孩子正是吸收东西的时候,你不主动给他好的,他就会吸收那些不好的。”
大队辅导员常帅告诉记者,小学是人记忆力最强的黄金阶段,此阶段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读一些经典,然后在生活中慢慢地体悟,会终生受用无穷。学生王思涵的妈妈回忆说:“记得有一次,女儿因家庭作业没认真完成,我让她重做,她当时很不服气,我说,那你背背《弟子规》吧。当女儿背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时,明显面有难色,再到‘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的时候,她已经明显流露出了悔意。自己体悟到错误再改正,下次再犯的概率相对就少得多。”
“我们不能保证孩子不犯错,但通过多年的经典诵读,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已经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随时随处都是一种警醒和鞭策。这也许就是潜移默化的神奇力量吧。”说到这儿,邓红霞感慨地说,不光学生被潜移默化了,教职工的变化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