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2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们咋样才能从黑变成白?”
广告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我们咋样才能从黑变成白?”
摊主们盼望郑州多建些正规的夜市,开辟更多管理规范的“创富舞台”
维持生计,这样的地摊在夜市周边经常可以见到。

本报连续刊发了几位夜市服装和餐饮从业者的经历和创富故事,有不少读者也想参与到早夜市的创业中来。然而早夜市独有的存在形式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占道经营、卫生差、扰民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的全方位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与理解,给他们一个合法的场所,一份安定的职业。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从业者,他们的故事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些呼声或有益的建议,希望政府给他们开辟更多管理规范的“创富舞台”。晚报记者 程国平 徐刚领 实习生 薛意茹 徐琳媛 刘克源/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担忧 “丰产路小吃一条街”还能继续吗?

12日晚8时许,丰产路西段的“小吃一条街”已经汇集了不少前来就餐的人们,各种叫卖声、招呼客人的声音此起彼伏。对这里来说,似乎是一天才刚开始。

2006年5月,金水区政府宣布,在丰产路西段正式启动名优小吃一条街建设工程,提供了优厚的政策扶持,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投资开店,经营各种特色小吃。希望通过半年的努力,让这里成为汇集天下名吃的精品街。丰产路西段名优小吃一条街工程东起文化路,西至东三街,全长800米。

商户徐大姐说:“来这里开店的多是下岗工人,拿出积蓄,想要靠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的丰产路名吃一条街已颇具规模,在郑州市也有了一些名气,不少人慕名前来,生意十分红火。徐大姐每月要向房东交纳10000多元的房租,每年上缴2000多元的卫生费。但是近段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卫生费没人收了。为了保持这条街的干净整洁,徐大姐和附近几家商户商量决定将卫生费交给在这里打扫卫生的工人,由他来负责这条街的卫生工作。

徐大姐心里有隐隐的担忧,几个月前河南农业大学的一纸通知使附近的商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学校扩招,学校决定对临街平房进行拆除,盖成学生宿舍。

徐大姐为了这个夜市摊投入了16万多元,其中多数是借的,开始的半年时间徐大姐只赔不赚,但她相信干餐饮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今年开始她才慢慢赚了些钱将贷款还上。徐大姐说,他们是在政府的号召下选择到此开店的,她希望政府可以给他们保障。

疑问 我们咋样才能“从黑变白”?

在离经八路不远的一条小街上,有一二十家小商户,主营烧烤、麻辣烫、关东煮、浆面条等低价位的小吃。

这几天,来自南阳的烧烤摊主贾刚(化名)正和一条街上的20多位摊主一样郁闷着:他们的管理费缴到9月份,但有关部门要求他们必须马上撤离这条街。理由是占道经营,没有经过规划,影响市容。

“让我们撤也行,得把管理费退给我们吧。”贾刚说,他们在这条街上经营,每个月都交有500元管理费,但这些钱交给谁了?他们不清楚。

贾刚们只知道有人定期来收钱,如果不交,就会被强力清出这条街道。贾刚说:“500元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但不交就不能做生意,损失更大。”

11日晚10时许,来吃饭的客人依然很多,但每个客人只能坐在小凳子上,将食物放在稍高点的凳子上凑合着吃。“你们为什么不摆个小桌子方便客人呢?”一位年轻女士端着一碗野菜面条提出质疑,贾刚和他的同伴赶紧赔着笑脸说,这条街道太窄,一摆桌子就会影响交通。

事实上,不能摆桌子是向他们收钱的人提出来的,当然理由也是影响交通。

“我们多想在一个正规的夜市里安安稳稳地做生意呀,每个月缴上三五百元的管理费也愿意,可现在交过钱了,却享受不到任何服务,连个桌子都不能摆,只不过掏钱买了个摆摊资格。”回想起四五年的夜市经历,这位30多岁的汉子摇了摇头。

“干夜市,确实赚的是辛苦钱,几乎没有一天晚上睡觉超过5个小时。”贾刚说,他每天晚上6点多出摊,生意好的时候他和老婆轮换着烧烤,夜里12点多回到家,一家人洗洗刷刷也就到凌晨1点了。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他先去纬三路进烧烤用的鸡心、鱼等,送回家后,再到南郊去进豆腐,光进豆腐一个来回就是一个半小时,而他的工具就是一辆旧电动自行车。

如此辛苦,贾刚两口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他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租房500元、摊位费500元,一家四口的生活费900元,除去这些钱,一个月满打满算能挣2000元。“和打工差不多,但比打工自由。”贾刚对他现在的生活还比较满意,唯一不安的是他一直是“黑户”。

贾刚笑着问:你说我们咋样才能从黑变白?这些年来,贾刚在北环、西郊、经八路等地的夜市都干过。“因为没有大资金,正规点的大夜市进不去,只能在小规模的夜市干,到哪哪撵,见了城管执法就头疼。”

贾刚现在最盼望的是,郑州多建些正规的夜市,“收费不要太高,三五百元最合适,让我们这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能安生做个生意。”贾刚说:“政府不要总想着取缔我们,你瞧,这么多夜市摊点都有市民来吃,这说明夜市有市场。”

困惑 “边缘商户”何时不再打游击?

在一些成规模的夜市边上,还有一些小商户在偷偷摆摊,他们往往出摊晚,可能在有意摆脱管理人员,他们沾了夜市的人气,却因为没有占地盘而不用掏管理费,所以被称为“边缘商户”。

11日晚9时许,健康路夜市的人流已经渐渐散去,而在任砦北街,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正忙着往地摊上摆放鞋子。旁边还有个小女生正向顾客细说价格,看样子,这两位应该是大学生摊主。

摆放鞋子的小刘大学刚毕业,白天有工作,只是想挣些额外收入,便做了夜市摊主,如今已有3个月的练摊经历,而旁边的女生还没有毕业,是他的合作伙伴。其实像小刘这样晚上出来摆夜摊的大学生很多,而且很多都有自己的生意经,“我的概念就是小投资,薄利多销,走量,而且目标定位要准确,比如我的鞋子针对的是年轻时尚人群,质量、牌子和款式一定要有品位。”

小刘说:“最早是家人给的本钱,现在这些本钱已经还给家里了,我自己挣的钱就可以周转。”

大学生做生意不图挣大钱,只是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其实摆摊很锻炼人,最起码你得练脸皮、嘴皮吧。”小刘说。

“任砦北街这里人流量大,生意还不错,不过,有时候也被人驱赶,说占了他们的地盘。”小刘说,事实上,拒绝他摆摊的人的身份他根本不清楚,“我也不和他们吵,说几句好话就过去了,实在不行,我就收摊走人。”

在郑州成规模的夜市周边,像小刘这样的边缘小摊主为数不少,他们因不想交夜市摊位费而躲在周边。其实他们也不想这样打游击、藏猫猫。他们也希望能有一个固定的地方,让他们也享受着夜市带来的人气。

不解 管理费不菲,应有的待遇在哪里?

农业路的“黑老婆”夜市是郑州市规模和名气都比较大的一个夜市。12日晚9时许,这里已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热闹。

因为“黑老婆”夜市周围并没有大片的居民区,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这也是“黑老婆”在选址时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店家称,他们每月要向房东缴不菲的房租,但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同时,由于开发商过多,造成这里的管理极其混乱,他们希望可以有统一的规划及管理。

而在中原路与秦岭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周家村夜市开张已有几个月了,夜市外面虽然划有停车位,但是很少有车辆按照车位停车的,大多在马路上随意停放着。两个大门各有一个停车保安,不过根本不去指挥车子如何停放。

据几名摊主介绍,夜市每天都会向他们收费用,都是按10%~15%提成,生意时好时坏。不少摊贩表示,夜市里面太乱了,根本谈不上啥管理,老板也不怎么来,管理人员收了钱就走,别的也不怎么管。不过记者发现周家村的卫生还是很干净的,只是有些吵闹。

开封农家院离周家村不远,相比周家村,农家院的收费比较统一,一个月一收,而且根据摊位的生意来定费用,像烤串和开封灌汤包一个月在4000元左右,其他的也有五六百元的。

不少摊主分析,郑州市大大小小的夜市数以百计,小商户更是没法统计,其中大部分是交了费用的,然而这些费用去哪了,这些收钱的人会否向政府相关部门交管理费,会不会正常交税不得而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