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俊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今年是郑州晚报60华诞,我作为晚报的老读者,对贵报有着难以表达的深情厚谊。年年订阅,分类珍藏。刊登的好新闻如警钟长鸣催征人,在新长征的征途上开拓创新、拼搏奋进。
1981年元旦,春光明媚,万象更新,投递员把一份崭新的《郑州晚报》放在办公桌上,报纸四开,散发着墨香,欣赏着当年毛主席题写的朱红大字,无不令人心情激荡,热泪盈眶,反复阅报分析刊文,不仅心潮澎湃,而且浮想联翩。我那时风华正茂,任班主任,兼少先队总辅导员,当时月薪仅19元,但我节衣缩食,省下资金订阅贵报,为什么呢?激情加工作的迫切需要,把报上的好新闻,“名言警句”,“形势述评”,“少先队活动园地”……分类摘录。“他山之石,引以为玉”学生闻之,妙语联珠,哲理明晰,为人师表。所教的班,学生期末成绩连续三年名列乡县榜首。在少先队工作中,引导小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从1975年起,创办的《红领巾气象哨》引起了各级政府、教委、团委、气象部门的高度关注,在假日、星期天,利用小黑板、传单、广告,义务在春播、双夏、三秋农忙季节,为广大干群作“天气预报”,准确率达8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谁给了我知识的源泉?“是贵报科技版”。我从1968年任教至2004年退休,任教36年,桃李满天下。任教期间酷爱写作,书海夜航,笔耕舌种。业余之际,写出了大量科教论文及文艺作品。2008年8月应邀赴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新世纪素质教育校长论坛大型研讨会。论文“注重课堂提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获一等奖。
“千钧霹雳开新宇,万里东风扫残云。”1996年,开始由墨守成规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是要广大师生树立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观”。批判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对人才的错误理解,贵报作为同行业报刊的旗手,开辟了宣传素质教育的专版。如“作文大赛”“城市节拍”等。
我把专版上的精彩文章整理成《读报文摘》,作为辅导学生作文的教材,拓宽了学生视野,起到了抛砖引玉、厚积而薄发。例如2004年10月31日,贵报“城市节拍”版趣味语文知识填字词,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师生无不拍手喝彩,觉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2004年10月31日“时事版”:“神舟六号”明年太空飞五天。看到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欢欣鼓舞,坚定了科学发展观,立志成才,报效祖国。2009年5月6日,独家连载的长篇小说《药殇》《瞧这一家子》,更令人高瞻远瞩。总而言之,晚报凝聚着编辑、记者们的心血,用血乳哺育一代代英才,新人茁壮成长,成为新长征路上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