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编者按
王文超:危机环境下信心最重要
本报专访
王文超畅谈危机中的“郑州机遇”
本报
专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王文超:危机环境下信心最重要

记者: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尚未见底,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决战二季度”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1524.3亿元,GDP增长7.3%,全市经济呈现多个亮点。这个企稳向好的局面来之不易,让市民看到了我市经济表现的内在活力,鼓舞人心,增强信心,关键是抓住了“郑州机遇”,这是最重要的。那么,请王书记谈谈抓好“郑州机遇”,对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王文超:“郑州机遇”这个概念提的比较亮,“机遇”本身富有很深厚的内涵,是信心、机遇意识、应对举措、发展战略等内容的综合体。“郑州机遇”有几个要点需要认清:一是危机环境下的信心最重要,信心是战胜危机、把握商机的强大动力,政府要有信心、企业要有信心,市民也要有信心。二是危机给我们上了一课,传统型、资源型经济受冲击和影响较大,而高新技术产业受冲击和影响较小,交了“学费”就得考虑经济结构要合理调整,调整就是机遇。三是通过金融危机的冲击,检验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强化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的优势,培育和重点加快诸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制药、光电一体化等优势产业,把郑州建成中部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这又是一种机遇。四是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郑州的发展要向特色鲜明、个性鲜明、文化厚重的现代化新商贸城方向转型,这也是机遇呀。总之,“郑州机遇”有短期机遇,也有长远机遇。

记者:您曾提到,我们郑州的发展要搞组团发展,不能摊大饼。这的确令人深思。城市发展不能摊大饼,一味拉大城区框架,搞大而全、全而散,使整个城市发展特色不明显;郑州城市的未来需要“组团”发展、区域发展、特色板块组合。请问王书记,“组团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王文超:“摊大饼”是个形象的比喻。比喻城市建设缺乏战略和个性特色,盲目扩张。郑州这几年的发展特色越来越明显,郑东新区就是证明;郑东新区在拉大城市框架、扩张城市容量、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创新城市形象等方面,对郑州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还有郑州新区的建设更是例证,更接近我们的大郑州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中部地区核心增长极的经济走廊,这是大郑州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这中间,产业板块、经济板块、城区板块结构和特色越来越明显,这将明显提升郑州的城市竞争力,为中部崛起、中原崛起注入活力,这无疑是一种更大的“郑州机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