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6版:热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搬走的和留下的 生活都有了变化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11个堂兄弟搬走了8个,串门远多喽”
搬走的和留下的 生活都有了变化
搬家前,姚湾村村民王书建一家人到祖坟上焚纸祭拜告别。

“20日就要去郑州了,很激动。”昨天傍晚时分,余晖微照,站在村里的山坡上,淅川县金河乡姚湾镇村民姚任波告诉记者,“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我想我可能会哭的,那种离家的感觉是不能用言语形容的。”

晚报记者 裴蕾/文

晚报首席记者 贾俊生/图

搬迁故事

11个堂兄弟8人搬迁到郑州了

“淅川、郑州,相隔快400公里了,以前我从来没有把他们联系到一起,真没有想到,今后,我要成为郑州人了,不,应该说是‘新郑州人’!”昨日下午,在帮二哥装车的姚湾村民姚仁波说,“我们堂兄弟一共11个人,这次走了8个,留下来3个,以后,我们亲戚间串门就要远多喽!”

“没关系,等你们安定住了,我就去串门子!”一旁,他的姐夫吕洪洲笑着对答。

姚仁波说,在他4岁的时候,住在丹江口库区的他们家曾经搬迁过一次,那时候,全村壮劳力都来帮助盖房子,用牛车、架子车拉土,3间土房整整盖了两年,这两年中,他们一直住在用玉米秆搭建起来的临时房里。

“20日,我们又要搬迁走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我想我可能会哭的,那种离家的感觉是不能用言语形容的。”他说,来到中牟县后,等新家安稳住了,他就会去郑州打工。“相信俺们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未搬迁老人:家将成为一个美丽小岛

昨日下午,就在别的村民家都在忙着搬迁的时候,76岁的李改惠老人在自家小屋子坐着,默默无语,她的7岁小孙女姚彦翔也没有跑出去玩,而是乖巧地陪着奶奶。

“俺婆婆都好几天没有说话了,心里老不得劲呢,看着老邻居都搬走了,以后也找不到人串门子唠嗑了。”儿媳妇袁占青向记者说,他们家地势较高,在水位线180米以上,所以并不搬迁。“这会儿俺家掌柜(丈夫)的正在下面帮别人搬家呢。”

虽然自己家不搬,袁占青也有忧虑:“以后娃娃上学该难了,下面的学校要淹了,而且村里人少了,公交车不知能不能通上,娃娃上学很不方便。”

“刚才,彦翔还含着眼泪问我呢,说‘妈妈,咱们家第几批搬啊’。她的小伙伴都要搬到郑州了,留下她自己心里也不好受。”袁占青说,以往,姚湾村是个热闹的小村庄,邻里之间相处得都很好,每天大家都会端着饭到场子里面一起吃,边说边笑,开开心心。“今后,这样的情形不会再有了。”看着邻居们搬走,袁占青心有不舍。

不过,令人期待的是,今后,袁占青家的环境将会更加优美。据搬迁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到时候,他们家将会成为一个小岛,四周碧水环绕,远处青山隐约,将十分宜居。

郑淅连心

郑州接收1.75万名淅川移民

中牟、荥阳成首批试点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主要水源地,也是工程主要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区。丹江口库区移民分属湖北、河南两省,其中河南库区移民全部集中在淅川县。根据移民安置规划,16.2万名淅川县的移民将分别规划安置在南阳、平顶山、漯河、许昌、郑州、新乡6个省辖市,25个县(市、区),涉及135个乡镇(单位、农场)、698个行政村,计划建设移民安置点241个。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淅川县丹江口库区整个移民安置工作将于2013年全部完成。

根据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的规划,淅川共有1.75万人迁移到郑州的新郑、中牟和荥阳。中牟和荥阳成为首批试点对接安置点,其中中牟县是安置任务量最大的县,将设14个移民点,安置9152人,涉及大孟、刘集、万滩、官渡、狼城岗、雁鸣湖、韩寺7个乡镇。

作为首批移民试点,中牟马杨农场移民试点,将在8月20日开始接收来自淅川县金河镇姚湾村的千余人。荥阳市也将接收安置移民353户1484人,分别安置在该市的广武镇三官庙、东苏的两个移民安置点,计划于8月21日开始分3批完成搬迁任务。

另外,记者昨日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获悉,淅川移民办理移民户口和身份证时,警方一律免除工本费,并严禁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