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9版:联动影响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无声世界里,孩子很无助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20年来,船老大孙贵友一家从黄河里救出100多个人
因救人5天5夜没回家,无人照料的孙女发高烧失去了听力
无声世界里,孩子很无助
婷婷在黄河边奔跑。
一家人就靠打鱼、卖农家饭生活。

20年来,船老大孙贵友一家从黄河里救出100多个人

因救人5天5夜没回家,无人照料的孙女发高烧失去了听力

20年来,孙贵友一家人在黄河边救出了100多位落水者。前天,一女子因情感问题从郑州赶到黄河浮桥边,纵身跳入黄河,重感冒的孙贵友划船到河心,将女子救出。2004年5月1日,原阳沉船事故中,孙贵友和17岁的女儿两人救出16人,之后又带着家人去下游捞人,也正是这5天5夜的救人中,孙贵友一岁的孙女发高烧并重度昏迷,5天后烧退了,但女孩从此却什么也听不到了。

郑州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孙海峰 郑州电视台记者 王宗元/文 晚报记者 廖谦/图

前天,58岁老人摇船救出跳水女

黄河水从邙山山谷中东去,在黄河风景名胜区扩散形成大河滩,再向东流过黄河铁桥,又形成一个葫芦口,这里水面窄水流急,郑州黄河浮桥就建在这里。南岸边,经常有几艘信阳渔家乐渔船停着,有人在河面捕鱼抓虾。8月18日10时许,在077号船上,58岁的船主孙贵友因重感冒吃药后躺在船头。突然,他听到浮桥上有人喊:“有人落水了,救命呀!”他立即起身。“当时我看到浮桥下,一个人头浮在水中,忽起忽沉,我没有多想,翻身跳下小船,双手交替着划桨,向下游方向斜着划过去。划有100米左右,接近了那个落水女子。我伸出船桨,她抓住了,我把她捞了上来。如果她再被水冲出10多米,就是附近最深的大旋涡,那救她就难了。”经询问,这名23岁的女子姓任,在郑州工作,因感情问题雇出租车到黄河边寻短见。后来,该女子千恩万谢地回家了。

“这是你救的第几人?”记者问孙贵友。“记不起来了,反正隔一段就会有人落水,谁也不会见死不救的。”老人说。在他身边,他6岁的孙女婷婷正帮爷爷整理网边的铅坠。

(编辑插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0年内,一家人从黄河里救出100多个生命

孙贵友说,20年前,他带着一家人赶到黄河南岸金水区石桥村岸边,以打鱼为生。一家人只有二儿子连喜读到小学五年级,其余都是文盲。“没地方去上学,当时从黄河岸边到石桥村,有十多里沙滩路,送孩子上学很难。”“黄河是条怪河,临近水岸看着水浅,向里趟一步,河底就像悬崖深下去,一旦有人落水,碰了直立的河壁,立着的河沙就像倒下的墙,把人埋在河底,很难找到。俺家每年都要救出六七个人。18日我救出的女孩子是今年我家救出的第5个人了,我二儿连喜今年救出两名落水中学生,8月7日,俺老伴划着船,也救出一个女的。”

老孙的老乡赵明欣介绍,20年来,老孙一家从黄河里救出过100多个人。

(编辑插嘴:简直是水上活救星啊!)

5年前,一家人去救人,小孙女发了5天5夜高烧,之后就聋了

提起2004年5月1日那场灾难,不少人都胆战心惊。当日9时,原阳县韩董庄乡张双井村的20多名村民乘木船到黄河对岸游乐园看文艺演出,木船缓慢行驶到了河中一弯处,船体突然失衡,左右摇摆了几下,船头下沉扎进河中,船尾竖在空中,之后木船被河水吞没,乘客和船员全部落水。当时正在岸边捕鱼的孙贵友立即启动发动机,带着17岁的女儿孙玉红驾船救人,共救出16人,其中两人当场死亡。随后,岸边的渔船被集合起来,到下游去打捞其余落水者。

孙贵友的大儿子孙根喜说:“正是因为那次到下游打捞其余落水者,我女儿婷婷5天5夜发高烧昏迷无法去医院,后来治好了发烧,就聋了,也不会说话,大夫说,她连105分贝的声音都听不到,是实聋。”

“救出活着的人后,还有不少人沉入河底,政府让俺这些渔船都集合起来,顺着河道,慢慢向下游去捞尸体,一直到中牟境内,船上不能带家属,我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坐在一只没有篷的小船里,那时也没有手机和家人联系,第二天开始下雨,第三天时,家里托人捎信,说我一岁的小女儿发高烧了,到第五天,我跑回去时,小女儿已经烧得昏迷了。”孙根喜说,河滩离堤外最近的村子有十几里路,妻子无法带孩子去。他马上划船到对岸原阳的小村子买药,5天后女儿烧退了,但从此什么也听不到了。

(编辑插嘴:为了救人,这么小的孩子做出了很大牺牲。)

如今,孩子的病一点没好,聋哑学校也不收她

孙根喜说,当他在儿童医院听到大夫的诊断后,和妻子都震惊了,本来好好的女儿突然聋了。他们回去后,当即把刚贷款3万元做成的船,1.5万元卖掉给女儿看病,跑了多家医院。晚上一家四口只能挤在那条宽1米,长6米的露天小船上,一有大风,船左右摇摆,孩子哭得厉害。

“钱花完了,孩子的病一点也没好,送她去聋哑学校,学校让她试助听器,一点作用也没有,就不收她入学。”孙根喜的妻子许明利说着就哭了起来,“俺也找过当地政府,政府说让俺去找原阳县政府想想办法。”孙根喜说,渔人不能没船,前年,他回老家贷款4万元,做了现在的077号渔船。“俺是外地人,不能与本地人争,俺的船在最里边,生意很差,有时两天也不进一分钱。”

孙根喜拿出医院的诊断报告:神经性耳聋,需在内耳神经内植入电子耳蜗。“可电子耳蜗很贵,我们没有什么固定收入,安装不起呀。”

(编辑插嘴:谁来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新闻联动:郑州电视台一套19日21时50分首播,20日6时30分重播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20日7时30分播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