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批评权伤了谁的自尊心
城市“剩女”
农村光棍
关系大着呢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批评权伤了谁的自尊心

班主任有权利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是日前教育部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作出的详细规定。昨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区一些中小学的班主任认为,目前的确存在着一些老师不敢多批评学生的情况,而教育部说的“适当方式”是什么,也让人有点难以把握。(本报今日A08版)

不仅教好书 更要育好人

首席评论员 闵良臣

如果老师没有批评学生的权利,老师也就不成为老师了。我们不赞成变味的“师道尊严”,更反对体罚学生,但从没有反对过老师正当批评学生。如果一所中小学校园里传出那里的老师不能批评学生、不敢批评学生,我相信没有几位家长还会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接受教育”。

我们虽然常听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城市中,不少人家的孩子几乎三岁就送到幼儿园,然后接着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进大学,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其实就是在学校成长起来的,因此,对孩子的影响,除了父母,就是老师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看似“多此一举”的规定,也是事出有因。近年来,由于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爸妈的“宝贝疙瘩”,而一个个独生子女也都是人小鬼大,不仅爸妈超级疼爱,自己也特别娇气、任性、散漫,因此,不遵守学校纪律,甚至严重违反课堂纪律或是校规的现象频频出现。这时,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是学校的处分,有些孩子往往就不能正确对待,甚至由于做出种种不理智行为,给学校和老师带来极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学校老师包括班主任也就对这种学生放任自流了。就这点而言,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该有所反思才对。

当然,弄到需要教育部明文规定班主任有权利批评学生的地步,学校和老师也脱不了干系。媒体上不时报道有极少数老师体罚学生,这就说明我们有些老师可能只会教书,还没学会“育人”,或说根本不懂。依靠体罚,只会增加学生甚至是家长对老师的不满,很难达到老师和学校想得到的效果,并且弄到最后,师生关系十分紧张,甚至严重对立。

所以说,不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是一门大学问,学校和老师都需下工夫研究才是。

教育的异化导致批评教育权的尴尬

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对学生人格塑造过程中的教育课程,这些是书本之外的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部分。学校只产生读书机器,品德教育跟情感教育缺失,仔细想下,教育本身从制度上已经被干预了,在制度之内你还能苛求老师如何发挥自选动作呢?

尽管教育部名正言顺地规定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但这对教育困境的改变是无济于事的。反而,因为这样的规定,让本来教师应有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批评教育权,显得格外耀眼。教育部不在教育实质上作为,如此一举,让教育和老师的尊严严重受伤。汪彦玲

教育批评惩戒是权力而非权利

教育批评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实施教育批评的方式多以教育惩戒手段为主,故而教育批评其实就等于教育惩戒。而正因为如此,笔者才坚持认为,教育批评惩戒权是一种教育权力而非教师权利。

既然教育批评惩戒是一种权力,就需要权力监管,可我们总是“强调”要进一步明确赋予教育的正当批评惩戒权,却无形中忘记了关键的一点:谁来给教育批评惩戒的自由裁量权做裁判?

有一位教师网友说得好,教育批评惩戒是权力也是一门艺术,应该以爱为前提,批评惩戒是为了完善孩子,使他变得更好,而不是把学生当成发泄教师情绪的对象。显而易见,要想让教育批评惩戒行走在“正当”的路径上,释放出应有的教育价值,就必须先给教育批评惩戒权立立规矩。鱼烟罗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