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4版:河南省“双60”评选活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事迹
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
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原人物候选人事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事迹

(按姓氏笔画排序)

001.马沛毅(1906~1932 )

男,汉族,河南杞县人,中共党员。

他1921年考入省立开封二中,翌年转到南京大学附中“道尔顿班”求学,中共党员恽代英曾到该校讲演,使他的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积极从事革命运动。不久恽代英即介绍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他带着组织交给的建团任务返回杞县。1925年,他转为中共党员。在“五卅”运动游行示威中被捕入狱。入狱后,因为敌人查不到证据,将其释放。随后,党组织派他回河南工作,先在开封南关搞工运工作,后调任共青团开封地委(市委)书记,参加豫陕区委的工作。1927年初,他被任命为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并参加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工作。为响应北伐,他被中共河南省委派到安阳、临漳、林县一带建立农民武装,利用“白枪会”击扰奉军。奉军某团向他领导的农民武装缴械后,他回开封仍任团省委书记,并任团中央经济斗争部部长。9月,因叛徒告密,团省委机关被破坏,他再次被捕,1930年,他经党营救出狱。1931年初,他在家隐蔽期间,仍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后中共河南省委调他去开封,先后在开封、唐河、汉口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他在汉口法租界被捕,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002.马绍琴(1904~1943)

男,汉族,郑州北郊双桥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中共郾城县委员会委员、县委工人部长兼铁路支部书记。

1928年底,由于叛徒出卖,马绍琴被敌人逮捕,在审讯中,他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在关押了约1年时间后,敌人将他释放。1932年7月,在白色恐怖之下,他化名马少卿,到了杭江铁路(浙赣铁路前身)江边机厂当司机,继续从事革命工作,组建铁路工会,同时与浙江省地下党取得了联系。1933年1月,他担任了中共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1933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他又一次被捕入狱,直到1937年出狱。出狱后回到郑州,他仍在铁路上从事工人运动。

1938年5月,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铁道破坏总队成立。他作为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打入这个组织,任破坏总队参谋、民运组副组长,负责抗日宣传、搜集日军情报等工作。他所在的一大队无论在平汉线,还是在道清线,都给予日军很大的打击。1941年,一大队又奔赴豫东,转战于陇海线和京浦线交叉的三角地区。由于情报准确,一大队能经常而又及时地破坏铁路交通,给日本鬼子以沉重打击。1943年5月16日,他英勇就义,以身报国。

003.于文斌(1916~1938)

男,汉族, 河南省息县临河集人。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创始人之一。

于文斌1934年6月加入共青团,同年11月,从焦作转移到北平,以华北学院大学生的身份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4月,他接受恢复共青团北平市委的任务,组成了共青团北平市委,任书记。5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秋末,调中共北平市委大学工作委员会任组织委员,负责组织领导城内各大学党的工作。1937年1月,他不幸被捕。同年7月,越狱成功,党组织遂将他派往济南,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的“平津流亡学生会”国际部工作。9月,他被派往冀鲁边,与津南特委负责人马振华等汇合,组建了冀鲁边区党的统一领导机构——中共鲁北特委,任书记。10月,鲁北特委改为中共冀鲁边工委,他继任书记。11月,他和共产党员傅炳翰等争取和改造了一些掌握在爱国人士手中的地方武装,领导成立了游击小组,积极进行抗日活动。以此为基础,他根据省委的决定,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加紧准备武装起义,组建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任政治部副主任,实际担负着领导边区党的工作和军队工作的重任。1938年2月,在解放盐城县的战斗中,他不幸牺牲,年仅22岁。

004.王恩九(1901~1939)

男,汉族 河南鲁山璜洞沟村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在中共察哈尔省联络局、中共豫鲁联络局、中共河南省委工作,曾任中共河南省委候补委员,省委统战部部长。1931年,他积极主张和宣传抗日,并成功说服国民党部队第七十六师二二八旅旅长范龙章在《中州日报》上发表抗日通电。1936年他在中共察哈尔省联络局从事统战、情报和在国民党部队发展共产党组织等工作。利用他广交博游的社会关系,他活动于伪蒙、伪满、伪冀东上层人士以及在华北的宋哲元部队中间,收集的一些战略性情报曾引起中央的极大重视。1937年,他与刘贯一共同办理华北局联络局交给的情报“广闻通讯”的编写工作。1938年初,他成为豫鲁联络局的重要成员。同年,力排艰险,他做通国民党第三集团总司令孙桐萱的工作,成功营救出山东高等法院关押的500多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38年秋,他受命前往确山竹沟河南省委统战委员会工作,对外担任新四军四支队八团队竹沟留守处交际科科长职务。1939年8月,他任河南省委统战部长,并当选为河南省委候补委员。1939年11月 “竹沟惨案”发生后,他遵新四军参谋长兼江北总指挥张云逸电嘱,赴确山县政府交涉解决事变,在通往确山途中的孤山冲遇害,年仅38岁。

005.王霁初(1893~1933)

男,汉族,河南省商城县城关人,鄂豫皖苏区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著名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创作者。

王霁初1929年参加革命,从事革命文艺宣传工作。1930年初,他参加筹建商城县苏维埃“红日剧团”,并担任团长。1931年秋至1932年,“红日剧团”先后调归中共皖西北道委和鄂豫皖省委领导,他继续担任该团团长。在火热的革命斗争生活中,他以深厚的艺术功力和饱满的革命激情,利用大别山区民间文艺的传统曲调,经过加工整编,创作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十二月宣传歌》《送郎当红军》《反动派吵嘴》《空树枝》等许多流传久远的革命歌曲和新剧目。他领导剧团全体文艺工作者不畏艰辛,跋山涉水,有时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敌人的封锁线,深入到前线和苏区各地,为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宣传演出,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鄂豫皖苏区。1932年秋,他随红四方面军西征。1933年初,他在入川后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006.王志仁(1904~1927)

男,汉族, 河南省新县陈店乡王湾村人。是鄂豫边区党最早的活动者和黄麻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王志仁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底,他被派至湖北省农民协会工作,任经济干事。1926年4月,他受党组织的派遣,从武汉回到家乡,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发动农民起来革命,不久,建立了秘密党小组和农民协会。1927年5月,他作为湖北省委特派员到乡村调查农运情况,建立了王湾村革命红学,使其成为党直接掌握的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大革命失败后,湖北省委派他和部分同志到黄安县,建立鄂东特委和黄麻暴动指挥部,发动和领导黄麻暴动, 他任特委书记。11月14日,王志仁等根据暴动部署,作了充分准备,成功地举行了黄麻起义,在长江北岸,建立了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打出了第一面工农革命武装的红旗。为了巩固和发展这个胜利,鄂东特委决定改组黄安县委,由他兼任县委书记。起义胜利后不久,敌人突然袭击黄安城,他亲临阵地,指挥防守,与敌拼杀,在东城门御敌时,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3岁。

007.王舟平(1912~1945)

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县人,中共党员。

王舟平自幼家境贫寒,曾到襄阳私人印刷所当过童工。1931年,他在河南省通志馆帮助工作期间,就参加了南阳爱国学生在开封组织的“旅汴同乡会”,提出了打倒贪官污吏的口号。1932年,他回到家乡积极参加了南阳自治运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937年,他以南阳小学教师的身份作掩护,积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后因党组织遭到破坏,白色恐怖严重,上级党组织派他到国民党孙殿英部队做统战工作。1940年1月,河南省委任命他为临鲁地委书记兼鲁山县委书记。“皖南事变”后,他随河南地下党的干部撤退到延安。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河南大部沦陷,他随党中央派遣的抗日部队,从陕甘宁边区出发南下豫西。1945年2月,渑池县解放, 他任渑池县委书记兼被改编的独七旅政委。在地方工作上,他主持开展了“倒地运动”,把地主巧取豪夺的土地分给了贫苦农民,同时还开展了“减租减息”、“合理负担”运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很快打开了渑池县的抗日局面,深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1945年5月26日,独七旅上官子平部发动反革命叛乱,他不幸被俘。在刑场上,面对敌人的枪口,他大义凛然,怒斥叛军罪行,献出了年轻生命。

008.王亦华(1900~1984)

男,汉族, 河南省濮阳县曲六店村人。

王亦华1923年考入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同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他作为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代表参加了“北京学生总会”,主管总务工作。1928年他从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先后在濮阳中学、沈阳一中、山东省立第三中学、天津高等商业学校、北平城达中学任教。1938年,中共北方局军委派他去“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工作。1940年调到晋察冀边区政府任总务科长。1942年9月他被任命为边区印制局局长,创建巩固和发展了晋察冀边区的货币生产阵地。1945年全国抗战胜利后,他奉命赴张家口等地进行战后工作,完好地转移、保存了印币设备,充实壮大了党的印制技术力量。1948年夏,他调任华北银行发行处处长。他奉董必武和华北银行南汉宸行长之命,赴华东与北海银行领导商讨如何使用两个地区的印钞力量,完成全国大反攻形势下繁重的印钞任务;同时研究解放区货币统一前,印钞厂应做的准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银行币制管理局局长。他主持印制了第一、二、三套人民币和一套金属辅币的工作。1984年2月5日,他逝世于北京,终年84岁。

009.司文德(1896~1926)

男, 汉族,河南汤阴县人。

1921年9月,京汉铁路郑州工人俱乐部成立,司文德不仅是养路工人中最早参加俱乐部的积极分子,而且还动员了200多名养路工人加入俱乐部。1922年4月,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改为京汉铁路郑州铁路分会。他被推选为工务处会员总代表。1923年1月,他参与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帮助郑州铁路分工会组织训练工人纠察队伍。2月,他组织郑州铁路养路工人参加了“二七”大罢工。 1925年2月7日,京汉铁路郑州分工会重新成立,他再次担任工务总代表,负责工人纠察大队的领导工作。

1926年7月,在中共豫陕区委领导下,司文德和郑州铁路分工会委员长汪胜友等组织起工会秘密小组。为支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他们经常在夜晚卸掉钢轨夹钣,割断铁路电线,中断运输指挥,用汽油烧毁桥梁,破坏吴佩孚部的军车运出。10月6日,由于叛徒出卖,司文德被捕。1926年10月15日被害,头颅被悬挂在电线杆上示众。1927年6月,京汉铁路郑州分工会为他举行隆重的迁葬仪式和追悼活动,并将他的忠骨运回故乡汤阴县重新安葬。1952年4月5日,他被追认为“二七烈士”。

010.冯新宇(1905~1940)

男,汉族,河南省潢川县黄寺岗乡人,是河南省早期中共党员之一。

1924年,冯新宇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省学联负责人之一。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积极参加北伐宣传工作。1927年秋,他受党组织派遣回潢川开展革命活动,参加了大荒坡起义,后任中共南五县临时特委秘书。他因身份暴露,受敌人通缉,辗转南京、开封等地从事新闻和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从事进步文学活动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创办《东亚日报》,又先后任《河南民国日报》文艺副刊编辑和报社主编。抗日战争初期,他任中共河南省委文委委员,参与创办省委机关刊物《风雨周刊》,任编委委员。1937年底,受中共河南省委派遣,他以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和战地记者的公开身份返回潢川,负责恢复中共地方党的组织。1938年2月,他参与中共豫东南工委的领导工作,任特委委员。同年4月,他任中共潢川县工委书记,并经党组织同意出任国民党潢川县党部书记长,组织领导地方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潢川沦陷前后,他任潢川抗日游击队司令,抗击日军入侵。在坚持敌后抗日斗争中,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40年7月28日在潢川病逝,终年35岁。

011.叶成焕(1914~1938)

男,汉族,河南省新县郭家河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军某团通信员。

1932年,叶成焕随红四方面军西进川陕,历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1935年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他任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团长。1937年10月,他奉命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8年2月,他率部参加了长生口伏击战;3月中旬,又率部参加了神头岭伏击战,此次战斗,叶成焕部奉命偕兄弟部队开赴黎城与潞城间的神头岭,伏击救援之敌,共歼敌1400余人。3月31日,他率七七二团,在徐向前副师长的指挥下,在涉县西南的响堂铺,伏击敌人的运输部队,击毁敌汽车180辆,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这三次战斗,成为一二九师在抗战初期战史上著名的三战三捷,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1938年4月初,日军以一○八师团为主力,纠集了3万多人的兵力分九路向晋东南大举进犯。为粉碎敌人进攻,一二九师奉命转移至内线武乡附近,准备寻机歼敌。4月15日晨,当侦知敌军东撤时,他率部在浊漳河北岸长乐村附近追上敌人,截击其后卫部队,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歼敌1500余人。下午2时,部队决定撤离,他在前沿观察敌情时,被敌人枪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时年24岁。

012.石健民(1905~1939)

男,汉族,河南省新县人,是鄂豫皖苏区著名的红色交通员。

石健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他1928年从事地方党和红军的秘密交通工作,曾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参谋主任,黄安县委、鄂豫皖省委、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红二十五军、新四军交通员。他担任各级交通员期间,奔走于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延安、江淮和中原广大地区,传达党中央对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传递重要情报,护送党、政、军领导干部,完成许多重大任务。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在陕西终南山一带同敌军作战时,红一方面军长征已到达四川。由于敌人封锁很严,鄂豫陕省委和红二十五军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半年多。在这种情况下,他肩负重托,乔装成去终南山拜佛的香客,从西安出发,日夜兼程,给省委和红二十五军送去了中央文件和中央红军的消息,红二十五军随之进行西征北上的战略转移。1939年他调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特工部长。10月,他在护送张云逸去江北途中不幸被捕牺牲。

013.白 涛(1915~1948)

男,汉族, 西峡县丹水乡人。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白涛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开办的学兵队,后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由于他在工作中表现突出,1939年担任了北方局交通科科长。1941年,党组织派他到环境艰苦、斗争复杂、日寇蚕食严重的辽西任辽西特区区委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先后任辉县县委书记和林县县长。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带领林县人民,积极投入到反对国民党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内战的斗争中去,取得了显著成绩。1947年7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他任随军干部队队长。9月2日,我军解放了安徽省立煌县,他被任命为县委书记兼县长,改立煌县为金寨县。11月,他任金东县委书记兼县长。1948年春,我军主力转到外线作战,金东一带仅留下县、区武装坚持斗争。国民党军队乘虚侵入。5月19日,他带领县大队在湖家山同敌作战被俘。7月7日,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3岁。

014.吉鸿昌(1895~1934)

男,汉族,河南省扶沟县人,著名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1913年秋,吉鸿昌投军冯玉祥部,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其间,他结识了共产党员宣侠父等人,开始接触革命思想。1930年,中原大战后,吉鸿昌部接受蒋介石改编,被任命为第22路军总指挥兼30师师长,派往河南光山、商城一带,围剿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翌年,他“托病”到上海与共产党地下组织取得联系,后又化装潜入鄂豫皖苏区进行考察,曾在潢川策动所部武装起义参加红军未果。后蒋介石撤销了他的军职,逼其到国外“考察”。

1932年,吉鸿昌回国,秘密与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取得联系,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后,他任第二军军长。随后,他奉命率部东征,力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哈尔省境。后蒋介石以破坏国策罪令何应钦率领16个师围剿抗日同盟军,他惨遭失败后,潜回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法租界工部局逮捕,并引渡给北平军分会。24日,经蒋介石下令,他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刑前,他赋诗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015.危拱之(1905~1973)

女,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

危拱之,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子队,接着参加广州起义和海陆丰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1929年,她被中央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曾因反对王明宗派主义,被戴上托派嫌疑帽子,受到开除党籍一年的错误处分。1931年回国后,她被派到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宣传科工作,是红军戏曲运动的开拓者,当年恢复党籍。后又因反对王明“左”倾路线,被宣布永远开除党籍。她蒙冤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央红军中闻名的32名女战士之一。1935年底她重新恢复党籍。

抗战爆发后,危拱之回河南工作,先后任省委秘书长、信阳抗日挺进队政治部主任等职。抗战初期,她先后在《风雨》周刊和《行都日报》上发表《动员河南的妇女保卫家乡》等文章,号召全省妇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办孩子剧团,到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9年11月,在“竹沟事变”中,她和省委书记刘子久等一起指挥战斗,突出重围。1940年她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942年任河南省委组织部长。她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并在“抢救运动”中受到错误打击。解放战争时期,她随军赴东北工作,先后担任中共赤峰市委副书记、书记,冀热辽中央分局妇女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她因病长期休养,1973年在北京病逝。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