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5版:河南省“双60”评选活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022.杨靖宇(1905~1940)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021.许冠英(1913~1942)
022.杨靖宇(1905~1940)
025.杨 超(1904~1927)

016.江梦霞(1888~1932)

男,汉族,河南省潢川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07年,江梦霞考入信阳师范学堂,1910年考入开封河南省立高等优等师范学堂深造。1921年春,他回潢川以教书为职业,宣传革命思想。1923年,他受聘到中州大学兼任国文教员。1924年,根据党的指示,他以个人身份跨党加入国民党,并协助筹建了国民党开封市党部,任执行委员。 1926年初,他任中共开封地委委员。1926年8月,中共开封地委改组,他任书记。他多次组织召开党的秘密会议,发动群众,迎接北伐。他一面从事开封地下党的活动,一面领导家乡的革命运动。帮助组建了中共潢川特支,并筹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党潢川县党部,利用合法身份进行革命活动,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6月,中共开封地委改称市委,江梦霞任书记。1928年因身份暴露,他受到国民党潢川县政府的通缉,被迫离开家乡,转往鹿邑县积极开展武装斗争。1929年冬,他任豫东南特委宣传委员。1931年夏,他任鄂豫皖边区经济公社社长,他经常派人秘密到武汉、信阳等城市和敌占区采购粮食、药品、纸张等急需品。1932年9月,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艰苦斗争中,他为掩护中央分局撤退,不幸牺牲,时年44岁。

017.吕顺保(1922~1989)

男,汉族,河南省内乡县人,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吕顺保曾被侵华日军抓去服苦役,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受尽摧残和压迫,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他历任班长、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组织干事、政治协理员等职。在解放战争中他作战勇敢,工作积极,立特等功2次、大功4次,荣获“战斗英雄”、“人民英雄”、“带兵模范”、“爱民模范”等称号。他视人民如父母。通过关心和解除群众疾苦,宣传党的政策,提高群众觉悟。每到一地,他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他待战士如兄弟,从关心生活入手,培养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技术。1948年冬,所在连队在风雪中向大同急行军,他处处做战士的表率,走在队伍前面。在他的带动下,全连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钢铁般的团结,昼夜风雪兼程,无一人掉队,胜利完成任务。他被树为全军“爱兵的旗帜”,所在连队被晋察冀野战军授予“尊干爱兵模范连”荣誉称号。延安《解放日报》号召全军向他学习。1957年9月他转到河北省武清县师范学院,任院长,后调到沧州市中捷农场任场长,1989年9月病逝。

018.任 锐(1891~1949)

女,汉族, 河南省新蔡人 。

任锐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京津支部,并参加了孙炳文等人组织的革命党人暗杀团。 1913年她在北京与孙炳文结婚,之后与丈夫一起从事革命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孙炳文响应党的号召,旅欧回国从事党的工作。1925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随丈夫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4月孙炳文被国民党逮捕,后被杀害。丈夫罹难后,她辗转四川、北京、上海、河南教书为业,抚育烈士遗孤,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抗战暴发后,她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奔赴延安。在延安抗大学习时,与女儿孙维世同窗共读,分砚裁诗,一时传为佳话。1938年5月,她在延安抗大学习期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大学习时,任锐是一位资深的老同志,受到大家的尊敬。维世喊妈妈,其他学员也都亲切地叫她“妈妈同志”,连毛泽东在给她的信中也以“妈妈同志”相称。抗大毕业后,她分配到四川璧山第五儿童保育院工作,后调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图书馆工作。1941年秋她调回延安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鉴印。在延安工作期间,她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先后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送往抗日前线。1949年春,她 因积劳成疾病逝 ,享年58岁。

019.刘志敏(1908~1935)

女,汉族,河南省罗山县人。中央苏区优秀的妇女干部,著名女烈士之一。

大革命时期,刘志敏在开封省立女子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间,她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工作的中共党员李翔梧结婚。1929年底,经申请批准回国,她被分配到设在上海的中央军委机关工作。1931年,奉调到中央苏区,任中共建宁中心县委妇女部长。同年4月,于瑞金参加会议返回途中,为救遭受土匪抢劫的群众,她与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吴静涛力战群匪,战斗中,吴静涛牺牲,她负伤坚持战斗,直到红军部队赶来。战后,她被送进红军医院疗伤,出院后接任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同年秋,她调任中共闽赣省委常委兼妇女部长,后任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后,她奉命留根据地坚持斗争。在根据地形势极端恶劣的情况下,省委机关多次迁徙,她随军区部队在宁化、建宁、归化边区的深山中转战。12月底,部队于宁化县西北棠地区遭敌包围,在突围战斗中,她不幸被俘,被关进宁化监狱,不久,又转押到漳州绥靖公署监狱。在狱中,她遭受酷刑折磨,仍坚贞不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气节,于1935年6月慷慨就义。

020.刘道安﹙1905~1950﹚

男,汉族,偃师邙岭乡申阳村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1月,刘道安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捕,转移到北平,考入东北大学,当选为学生会代表。1936年3月,他担任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北平西北区区队长。1937年3月,他负责中共北平市委西北区委的交通工作。他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到河南。1937年10月至1938年他任中共偃师县委组织部长,1938年2月至7月担任中共偃师县委书记。1938年7月他调任中共豫东南特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39年他任陕州地委书记、豫东地委书记。1941年5月,他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到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党派他和一批干部到太岳区工作,担任中共豫西工作委员会副书记。1947年8月,他率中共豫西工委干部,随陈谢部队南渡黄河,任中共豫西工委书记,后任中共太岳区地委书记。豫西解放后,他任中共豫西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1948年12月他任中共郑州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在市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市总工会主席。1950年他当选为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同年9月病逝,时年45岁。

021.许冠英(1913~1942)

男,汉族,河南获嘉县楼村人。

许冠英1927年考入省立汲县第二师范学校,后转入开封省立第一中学就读,积极参加进步社会活动,曾当选学生会主席。1930年暑假,他考入北平市立一中高中部,同年10月加入共青团。1931年初,他从北平回到获嘉,应聘到新乡县大召营小学任教。他在学校成立了抗日救国“反帝大同盟”,发展学生团员,建立共青团支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3月任共青团新乡临时工委书记,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关押到开封监狱,次年5月被保释出狱。1936年12月,他因宣传抗日,又遭逮捕,西安事变后出狱。1937年10月,中共新辉获中心县委成立,许冠英为三人领导成员之一。1938年2月,在新乡沦陷的前一天,他带领获嘉楼村、刘桥等村的一批抗日青年,和李毅之带领的新乡县的队伍会合,组成平汉抗日游击队,他任支队政治特派员,李毅之任司令员。平汉支队在新、辉、获、汲地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日伪的气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信心。

1939年2月,平汉抗日游击队编入八路军一二九师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许冠英任支队宣传科长。1940年春,该部整编为冀鲁豫军区新三旅,他先后任营教导员、旅教导队教导员、旅部敌工科长等职。1942年3月2日,部队在山东巨野反“扫荡”作战中与日军遭遇,他奋勇杀敌,壮烈牺牲,年仅29岁。

022.杨靖宇(1905~1940)

男,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上,杨靖宇和张家铎等人领导了确山农民武装暴动。 1928年初杨靖宇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1929年奉命调东北工作,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他历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理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他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他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率所部6000余人在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发动西征,打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抗日战争。1938年5月,他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他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军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清剿,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他率第一路军一部1400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坚持斗争。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他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2月23日,他在吉林省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与敌遭遇,经过激战,壮烈牺牲,时年35岁。

023.杨介人(1899~1936)

男,汉族,河南沁阳人。

1919年12月,杨介人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他还创办《廉泉周刊》,向国内传播马列主义。1923年2月,他与赵世炎、周恩来等一起在巴黎召开临时代表大会,决定将旅欧少年共产党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年底,他前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底回国,他受中共北方区委和京汉铁路总工会党组织派遣,到安阳负责京汉铁路邢台至新乡沿线以及道清铁路汲县到博爱沿线的工运、农运、学运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六河沟煤矿、广益纱厂的工运工作得到迅速蓬勃发展。他还积极发动农村贫雇农组织“农民协会”与“抗袁联合会”开展抗捐抗税斗争。1926年冬,受上级派遣,他指挥林县农民武装天门会两次击溃奉军两个骑兵营和一个团,缴获大批枪支弹药,配合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先后任中共豫北特委委员、中共彰德县委书记等职,秘密开展地下工作。1928年冬,他不幸被捕解往开封,后经多方营救出狱,回到温县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33年因叛徒出卖,他再次在天津被捕,后押至国民党保定监狱。入狱后,他曾多次领导难友进行绝食斗争,身受酷刑,威武不屈。1936年12月,因组织越狱暴动失败他惨遭杀害,时年37岁。

024.杨厚益(1913~1939)

男,汉族,河南省罗山县郭家畈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红二十五军奉命长征后,杨厚益受党组织派遣,到罗南地区发动群众,配合留在根据地的红军部队,打击敌人,坚持游击战争。1938年8月,中共鄂东北特委决定建立罗南工委,任命他为工委书记,统一领导罗(山)南、孝(感)北地区的抗日活动。12月,中共罗(山)礼(山)(黄)陂孝(感)中心县委成立后,将罗南工委改建为罗南县委,他担任书记,并兼任罗南县抗日游击队队长。1939年2月,罗南县游击队编入新四军第六游击大队,他根据中心县委和六大队指示,率领10余人武装,继续留在罗南地区开展地方工作,发展抗日武装。同年4月,中心县委和六大队在罗南杨店设立通讯处,作为公开机构,一方面指挥地方党的工作,一方面与驻当地国民党第四游击大队保持联系,协商有关抗日事宜。同年5月,当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之际,驻罗山的国民党第四游击纵队黄瑞华部大搞反共摩擦,抄袭杨店通讯处,无理扣押通讯处全部人员,并置新四军第六游击大队的多次交涉与抗议于不顾,对被扣押人员严刑拷打,百般侮辱。杨厚益等人英勇不屈,义正词严地揭露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战的罪行,被黄瑞华下令砍断腿筋,用铁丝将手脚捆住,于6月16日活埋于罗山县潘新店九龙河南岸,时年26岁。

025.杨 超(1904~1927)

男,汉族,河南省新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杨超利用寒暑假回江西从事革命活动,并于这一年冬组织了德安最早的一个工会——德安柴炭工人工会。1926年夏,党组织派他回江西工作,任中共江西地方委员会委员。12月,中共德安县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他为县委书记,领导群众积极策应北伐军进军。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全国陷入白色恐怖中,大批共产党员被杀害。他领导德安人民进行了坚决的反蒋斗争。1927年7月21日,他出席中共江西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当选为省委委员。7月25日,他组织召开了中共德安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贯彻省委精神,讨论应变策略,采取紧急措施,从而使党的革命力量未受到严重破坏。南昌起义之后,国民党反动当局疯狂反扑,德安陷入更加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他遭到通缉,但他继续率领德安农军开展武装斗争。1927年10月,他奉党组织之命到河南开展工作,参与组织领导革命斗争。12月23日,他出席党的武汉会议后返回江西,途中被国民党特务发现。为了引开敌人、保护同行的战友,他不幸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企图从他的口中得到党组织的秘密。面对凶恶的敌人,他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宁死不屈,忠于党的崇高气节。敌人无计可施,于1927年12月27日残酷地将他杀害, 牺牲时年仅23岁。

026.李鸣岐(1905~1931)

男,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

李鸣岐1923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五卅惨案”后,他积极投身学校的反帝爱国运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秋,他由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党组织推荐,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北伐战争时期,他被党组织派回河南。确山农民暴动胜利后,1927年4月下旬确山临时治安委员会成立,随后成立了县治安总队,他任总队长。确山刘店秋收起义胜利后,他任农民革命军党代表、确山县农民代表大会主席。1928年1月,他任豫南革命会宣传部长和财政部长、豫南工农革命军党代表。1月下旬,在中共河南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河南出席中共六大的五名代表之一,不久任中共驻马店市委书记、中共河南省委委员。5月他前往莫斯科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河南省出席六大代表团书记,代表河南省委向党中央详细汇报了豫南的政治、经济、武装斗争、党的组织、农民运动等方面的情况,并在6月25日的全体会上作了发言。1928年冬河南党团省委遭到严重破坏,他被捕入狱,1929年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任团省委常委兼秘书长。1931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他再次被捕入狱。在敌人严刑面前,他大义凌然,坚贞不屈。5月9日,他被敌人枪杀在开封北门外的刑场,时年26岁。

027.李翔梧(1907~1935)

男,河南省洛宁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 年10月,李翔梧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留学,1929年奉调回国,在中共中央军委工作。1931年夏,他进入中央苏区,历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红5军团第14军第41师政委、红3军团第14军政委、红5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红13军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第20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敌工部部长、赣南军区军政委员会书记等职。他参加了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时,他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 先后起草了《中共中央给中央分局训令的讨论提纲》《巩固我们的部队》等文件,教育部队在中央苏区坚持革命斗争。

1935年3月,留在中央苏区的部队和机关人员奉命分路突围,在天门嶂山受到国民党的包围合击,战斗打得很激烈,部队被打散。李翔梧等乘夜突出重围,又被“铲共团”包围。突围中,他身负重伤, 宁死不做俘虏。最后他举起手枪射向自己,壮烈殉国,时年28岁。

028.李素若(1905~1938)

男,汉族, 河南省濮阳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李素若任中共大名特支书记,中共濮阳特支书记。他根据形势的发展,筹建了国民党濮阳县党部,任书记,帮助北伐军筹饷,开展清算土豪劣绅罪恶的斗争。在工作上他和中共濮阳县委密切合作,使濮阳没有出现大革命失败后大量共产党员被捕杀的局面。1929年濮阳温邢固事件后,他以国民党县党部的合法身份,积极营救在温邢固事件中被捕的县委领导人,结果以“拥共左倾”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缉。他离开濮阳,中共顺直省委将其派往烟台刘珍年部从事兵运工作,任政训处主任,后任军事特支书记。他利用工作之便,内外联络,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至1933年,他辗转到了西安,任陕西省参议,后在西安高中学校任教,曾介绍一批进步教员到校任教。“七·七”事变后,为抗日救亡奔波在冀南、鲁西南一带,积极为中共直南特委领导的四支队筹措款项。1938年他被直南特委以托派的名义错杀。1983年9月,经上级组织部门批准,中共濮阳县委作出《关于李素若同志被错杀的平反决定》,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029.李毅之(1907~1955)

男,汉族,河南省新乡县人。

李毅之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天津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8年2月15日,日军进逼新乡近郊,李毅之、许雏生等集合新乡、获嘉、辉县三县学生和青年农民近百人,组成一支抗日武装队伍,3月正式命名为平汉抗日游击支队,李毅之任司令员。平汉支队利用熟悉的山区、丘陵地形,巧妙周旋打击敌人,配合八路军三八六旅开展破袭战。1939年2月,平汉支队编入八路军一二九师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赵基梅谭甫仁支队)。李毅之先后任赵谭支队民运股长、冀鲁豫军区新三旅民运科副科长、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七旅统战科长。1943年1月他调任冀鲁豫军区沙区办事处秘书长,圆满完成护送刘少奇、陈毅等高级领导干部通过封锁线的任务,保证地下交通线的畅通。1945年4月他调到太行行政公署第七专署,先后任副专员、代专员、专员。1948年11月,他任第五专署专员兼任新乡市长,成为新乡市的第一任市长。1949年9月他担任新成立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农林厅副厅长,后任省委委员、省农林水办公室主任等职,为湖南的水利发展做出重大贡献。1955年11月17日,他因病逝世,享年48岁。

030.李子纯(1900~1933)

男,汉族,河南省西华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子纯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辗转于开封、焦作、西华等地领导工运、农运和青运工作。他是西华早期青年学生运动领导人和中共西华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1929年春,中共党组织派他打入冯玉祥部做军运工作,担任11师政训处上校秘书,帮助师长吉鸿昌在该师主办进步刊物《铁军》。后来他又到国民党三十军做地下工作,是中共在该军的负责人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三十军教导队担任教官,积极向学员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并在该军组织了中共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1933年5月,吉鸿昌从国外考察归来,他积极配合吉鸿昌策划兵变。国民党三十军在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宣传发动下,抗日反蒋情绪日益高涨。就在起义工作接近成功之时,该军上层顽固分子提前行动,疯狂搜查、逮捕、杀害了大批共产党员,制造了闻名的湖北“黄陂惨案”。 他被捕惨遭杀害。

031.吴焕先(1907~1935)

男,汉族,河南省新县人,1925年入党,是黄(安)麻(城)起义领导人之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吴焕先根据 上级指示组织成立了常备农民自卫军,任总指挥。随后,他又与潘忠汝等组织领导农民自卫军参加黄(安)麻(城)起义,解放了黄安县城。1931年,吴焕先由地方调入部队,先后担任红25军73师政委、红25军军长、政委、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34年11月,他率红25军开始长征,在粉碎敌人4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后,长驱千里,进入陕南地区。1935年5月,吴焕先代理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为粉碎敌军“围剿”,他率部每天行军百余里,日夜与敌周旋,在袁家沟口伏击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1935年7月,为牵制陕甘之敌,策应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北上,吴焕先率红25军向西挺进,抵达甘肃泾河边上的白水镇。8月21日,红军冒雨渡河,部队刚过一半,山洪暴发,河水陡涨。这时敌35师208团1000余人,突然从西锋镇方向猛扑过来,企图把红25军后卫部队压在河边吃掉。形势险恶,情况危急,他临危不惧,当机立断,率一部兵力直插敌人侧后,此时敌人乱成一团,纷纷溃散。战斗即将胜利时,他被敌人冷枪击中胸部,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8岁。 

032.吴镜堂(1896~1929)

男,汉族, 河南鲁山梁洼镇鹁鸽吴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共鲁山党组织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烈士。

1921年,吴镜堂在陕西周至县做私塾教师期间,对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了兴趣,思想日趋进步,曾在北京《晨报》上发表进步文章,抨击时弊。1925年春,他投樊钟秀部,曾任总部秘书。1926年冬,升任建国豫军驻武汉办事处处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他因杀死国民党右派李道源事露,到朱宗朝部隐蔽,并在该部建立了党支部。同年9月,他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第三师党代表,并与潢川特别支部接上关系。1928年3月,中共豫东南特委领导发动的“大荒坡暴动”失败后,他积极营救被捕人员。1928年12月,受中共党组织的派遣,他肩负开辟伏牛山根据地的重任回到鲁山。1929年3月,他建立中共鲁山小组,任组长。4月,他组织成立城防局,并控制了鲁山48个区。9月, 中共鲁山特别支部建立,他任书记。中共鲁山地下党支部的建立,沉重打击了地方当局的统治,国民党省党部惊呼:“鲁山已经赤化!” 10月下旬,中共鲁山特支武装暴动计划遭受破坏,为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吴镜堂亲自除掉了策划破坏者黄明五。次日晚,吴不幸被樊钟秀部逮捕。在法庭上,吴镜堂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痛斥国民党残酷压榨百姓的行径。1929年12月31日被害,年仅33岁。

 

033.吴寿青(1905~1932)

男,汉族,唐河县昝岗乡小吴庄人。1919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考进省立师范学校。“五四”期间,他受新思想的影响 成为学生运动积极分子。

1925年秋, 他回到家乡,担任县立高等小学校长。1927年1月,他与唐河籍进步青年胡远大、赵绍廉等前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北伐前线搞农民运动。1927年8月,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后回到鄂北,被中共鄂豫边特委派往邓县任县立第一小学训导主任,1930年初任南阳宛南中学校长。他在两校期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发展党团组织。1930年7月, 他调任中共唐河县委书记。同年11月30日,在他领导唐河地下党组织配合红9军26师一举解放唐河县城。次日,唐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他被选举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6月~11月,他先后任红26师师长兼政委、鄂豫边临时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在局势险恶的艰苦环境中,他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每次作战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无论多么艰难困苦,对老百姓总是秋毫无犯,从不增加人民的负担。1932年春,他带领部队北上鄂豫边境打游击,后奉命回师鄂北苏区。6月15日,他率部行至枣阳南迎水寺时,遭国民党51师151旅包围,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

034.张星江(1907~1936)

男,汉族,河南唐河县毕店乡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张星江任中共唐河县县委委员、县委书记,参加领导鄂豫边农民武装斗争。同年11月,他率领地方武装配合鄂北红九军第二十六师攻占唐河县县城。不久任中共南阳中心县委书记,曾任红九军政治部主任。1932年1月,他任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驻唐河县领导当地开展秘密斗争,鄂豫边红军失败后仍独立坚持地下斗争。1933年7月,他主持成立中共鄂豫边工作委员会,任书记。同年底,经上海去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1934年1月,他列席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并出席中华苏维埃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会后,他听取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于4月返回鄂豫边,积极扩大党的组织,发展农民武装。1935年6月,他主持成立中共鄂豫边省委,任书记。翌年1月,红军鄂豫边游击队成立,他先后兼任政治指导员和党支部书记,是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和游击根据地主要创始人。1936年3月27日,他亲自指挥游击队潜入桐柏县平氏镇夺取反动民团枪支。3月28日,遭到国民党军包围,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035.张耀昶(1904~1935)

男,河南省确山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他与杨靖宇等人率领农民自卫军和红枪会举行确山农民暴动,消灭军阀第八军200余人,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农工政权——确山临时治安委员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确山国民党武装打进县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保护革命力量,党组织派遣他到汝南、遂平、上蔡、信阳等地设立秘密联系点,通过杨靖宇、张家铎同党组织保持联系。

1927年11月,他参加了刘店秋收起义,任确山农民革命军大队长。国民党县长高子元调遣1000余人向刘店进剿,遭到农民革命军的迎头痛击。同年12月,信、确农军会师,形成了以四望山为中心纵横100余里的红色根据地,建立了中共豫南革命委员会,并将确、信农军改编为“豫南工农革命军”。1928年,信阳民团团长熊绘幽集信阳、罗山民团及反动红枪会等1000余人,围剿四望山。四望山100余战士与敌英勇搏斗,终因兵力悬殊,战斗失利。张耀昶等人率领余部突出重围,在确山、正阳和信阳毗邻地区坚持斗争。1930年,他们先后在正阳中心庙、龚湾和确山柏沟庙领导3次武装暴动,组织400余人,与鄂豫皖苏区红一军配合消灭了国民党新编十二师补充团百余人。这支武装参加红军后与正阳、息县、罗山3县起义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先遣队。1935年,张耀昶在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31岁。

036.张漫萍(1910~1947)

男,汉族,荥阳县城西五龙寨村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张漫萍和冯基平、廖鲁言、徐子荣等同志,在北京天桥附近组织学生示威游行,散发传单时因叛徒告密被逮捕,关押在北平草岚子胡同狱中。1936年9月,北方局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营救薄一波、杨献珍、刘子久、张漫萍等同志出狱。1936年10月,北方局派刘子久、王其梅、刘聚奎、张漫萍和邱少山等五人到河南工作,任务是恢复、建立河南党组织。1937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成立,张漫萍任省委秘书长、开封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从1937年10月至1938年4月,在省委领导下,他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指示决议,在开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底,他奔赴豫皖苏敌后抗日根据地,跟随彭雪枫同志领导的游击支队(后改为第六支队),在豫皖苏做地方民运工作。1946年7月,他任蚌埠工委书记,并带领蚌埠工委的部分干部随部队在泗南洪泽湖边打游击。1947年他不幸被捕,被敌人杀害。

037.张之朴(1895~1945)

男,汉族,偃师市山化乡牙庄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4年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加入孙中山支持的革命党人领导的靖国军,1917年任靖国军军法处处长。1918年,他组建1万余人的革命武装,担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成为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锋。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他任北伐军宛洛别动队总指挥,因作战有方,被称为“北方的叶挺”。“四·一二”政变后,遭国民党通缉。1934年,他和夫人谷效颜到河南巩县南山圣水地区,以开煤矿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36年,他在北平参与组织领导中华全国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在黄河北岸组织抗日游击纵队,担任纵队司令,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44年,他在河南巩县组织抗日武装嵩山抗日义勇军,加入八路军的战斗行列,担任河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司令员,为开辟河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之朴率部留守嵩山坚持武装斗争。1945年10月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被敌人逮捕,于巩县夹津口南山姜背枣山岭被敌人杀害,时年50岁。

038.张家铎(1902~1929)

男,汉族,驻马店市人。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张家铎被党组织派回驻马店,成立了中共驻马店特别支部,任特支书记,具体负责领导确山的农民运动。1927年4月,确山农民暴动取得胜利,成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他任执行委员。北伐军进入河南后,他积极发展农民武装,发展党组织,密切配合北伐军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促进北伐,并亲自抽调60名农民武装骨干参加北伐军主办的农民自卫军政治军事训练班,抽调50名农民自卫军骨干组成向导队、侦探队,为北伐革命军服务。确山刘店秋收起义中,他是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1927年12月上旬,他在领导刘店起义部队同反动武装的战斗中英勇负伤。伤愈后,1928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调他任南五县特委书记。1929年初,他在商城县武庙集(今属固始县)被国民党商城县县大队逮捕,当即惨遭杀害,时年27岁。

039.张思贤(1916~1945)

男,汉族,洛阳市伊川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他筹资在县城开歇脚店,在吕店开杂货铺,由此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点,传递党的文件,安排过往革命同志的食宿并负责其安全。1941年7月,他在吕店创办了毓文中学,为党培养了一批年轻的革命干部。次年8月,他奉命撤退陕北,10月又返回伊川执行任务。此时,国民党在伊川开始大逮捕,张思贤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任务。1943年8月,他带领12个地下党员赴陕北,在陕西耀县附近被胡宗南部队抓了壮丁,他设法逃回。1944年4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5月,他从漯河回伊川,并经过周密准备,于7月在吕店竹园村正式建立了一支40余人的抗日游击队。9月,皮、徐抗日支队到伊川,他紧密配合为部队联系新区群众创造了有利条件。10月,他带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建立了伊川县抗日民主县政府及独立团,他任县长兼团长。1945年9月,张思贤率伊川县地方武装奉命随主力部队南下,途经临汝县焦村时,遭国民党特务黄万镒、焦道生部突袭,张思贤腹部受伤。因医疗条件限制,行至嵖岈山时,他不幸逝世。

040.张玉衡(1901~1935)

男,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信阳早期农运领导者之一。

1925年6月,张玉衡在省立信阳第三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先后在信阳蚕桑学校等地任教,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赴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9月,张玉衡奉命回信阳,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4月,他当选为信阳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政治部主任。5月,任中共信阳县委农工委员。同月,信(阳)罗(山)边界地区反动豪绅地主策动“柳林事变”,破坏铁路、拦截北伐军车,抢劫枪械物资。在平息柳林事变的斗争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东双河、朱堂店等地,向不明真相的群众揭露国民党右派和土豪劣绅的罪恶行径,澄清种种反动谣言,从而孤立打击了少数首恶分子,稳定了局势,保障了北伐军顺利前进。1927年7月,他在信阳遭通缉,遂赴汝南。9月,他任中共汝南县委书记。翌年初,根据省委指示,汝南县委决定组织农民暴动,建立革命武装。他同军事特派员周邦彩成功地领导了“智取白塔寺”、夜袭高平寺”的战斗。1929年春,他被派往东北,先后任中共满洲省委台安特支书记、吉林县委书记、磐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等职。1932年2月,他和杨君武等负责组建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他任总队长。1933年秋,他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东区区委书记等职。1935年8月,他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同月,在山区打游击时与日寇遭遇,他壮烈牺牲,时年34岁。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