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桂步蟾(1904~1929)
男,汉族,河南省新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6月,桂步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第二大队党代表。他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把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贯穿到部队的政治工作中去。他十分注重培养部队坚强的群众观念,严格执行群众纪律,使部队团结统一,有战斗力。不久,国民党军对鄂豫边根据地发动了三次“围剿”。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他率第二大队和兄弟部队一道,采取避强击弱的方针,连续五战五捷。其中大胜三次,毙敌100余人,缴枪40余支。第二次反“围剿”中,他率部迅速向外转移,大胆地跳到敌人的包围圈外,在运动中歼敌,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敌人的两次“围剿”失败后,又发动了更为疯狂的第三次“围剿”。他率部埋伏于铁子岗一带阻击敌人。敌人先头部队向我发起进攻受阻后,大部队即向我疯狂反扑。部分敌人冲向铁子岗。他冒着敌人机枪、手榴弹的密集扫射,沉着镇静地指挥部队,打退了敌人数十次冲锋,激战终日,始终坚守阵地,保证了大部队的安全转移,最终因中弹牺牲,时年25岁。
067.桂干生(1911~1945)
男,汉族,河南省罗山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9月,桂干生参加罗山桂店起义,任赤卫队中队长。1929年底,他参加红军,在红四军第十师先后任班、排、连长。1932年秋,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转出鄂豫皖根据地,后调到红七十三师二一七团,先后任营长、营政委,红三十一军九十二师二七四团政委。1934年夏,在反敌三路围攻的斗争中,率部奋战,获方面军总部授予“夜袭常胜军”锦旗及总部嘉奖,后调任二七九团政委。1935年春,他任红九十一师政委。他参加了红四方面军艰难曲折的长征。1937年2月,到红军大学学习。全国抗战爆发后,他随八路军一二九师教导团挺进晋东南前线,不久,转到晋西,任昔阳县战地总动员委员武装部副部长。9月,又先后被派到邢台沙河地区和晋西地区开展工作。不久调任一二九师太行独立支队支队长。1940年春,他任冀南新九旅旅长兼冀南军区五分区司令员,后任一分区司令员,率领新九旅打击日本侵略军,反击敌伪“扫荡”,扩大抗日统一战线,为巩固和壮大冀南根据地作出了突出贡献。1945年4月,他出席了党的“七大”。4月底,中央决定从中央党校各部抽调干部以充实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力量,他任南下干部队副队长。7月7日,南下干部队在祁县和平遥县之间,通过同蒲铁路时,遭敌截击,他不幸中弹英勇牺牲。
068.党继新(1906~1932)
男,汉族,河南省济源市人 。
1920年,党继新在沁阳省立第十三中学读书期间,开始接受五四运动新文化影响。1923年他考入省立开封第一中学,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后,被党组织安排在省总工会宣传处工作,后奉命回济源开展地下活动。1927年6月、1930年8月、1931年11月,他先后领导创建了中共济源支部、特支和县委,均任书记。在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里,他以卓越的组织才能,使济源党的活动蓬勃发展,革命形势如火如荼。中央、省委巡视员均盛赞“济源党在河南是比较健全有力的党”。1932年2月至4月,他先后调任河南省委巡视员、中共焦作中心县委书记,领导豫北西区党的活动。1932年4月和9月,他按照中央和河南省委的部署,先后组织发动了声震豫北的黄背坪起义和沁济农民武装暴动,组建了晋豫边红军游击队,开始了以原大寨为中心,方圆百里的红军武装割据斗争,成立了晋豫边苏维埃政府。10月27日,他赴郑州向省委汇报游击战争情况,返回途中被捕入狱,受尽敌人的百般酷刑,依然坚贞不屈,大义凛然。12月1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枪杀于济源县城马号运动场,并被枭首示众,时年仅26岁。
069.郭景尧(1903~1941)
男,汉族,河南省睢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郭景尧任武汉国民政府战区农民运动委员会随军政治工作大队豫中工作组组长,负责京汉沿线的工作。5月,他在汝南韩庄学校开办了农民运动训练班,培训青年学生和积极分子60多人。1929年秋,中共睢县县委成立,他任县委委员,并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工作。1935年,他组织了睢县声援“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大游行,掀起了睢县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7年秋,他在睢县发展抗战力量,发展党员20人。1938年1月,他协助中共河南省委在睢县的工作,以“睢县抗敌后援委员会”的名义,举办了第一期抗日青年干部训练班,培养了抗日积极分子近200名,并组成了睢县流动话剧团。7月,在豫东抗日第三游击支队负责后勤供给。10月,被分配到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1939年初,他随游击支队到达永城,作为工作组负责人在书案店发动和组织群众。12月,他当选为永城县农救会主任。1941年2月 ,他带着工作队和保卫排到永南小李庄筹备军粮,由于叛徒告密,遭到敌人二三百人的包围,不幸牺牲。
070.贾兼善(1918~1942)
男,汉族, 河南省宁陵县人。
1931年,贾兼善考入商丘河南省立二中。他在学校发起组织了“读书会”,创办校刊《洪钟》,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三省的暴行。1934年,他考入河南第二省立师范。1936年春,因领导参与驱逐反动校长李风章活动被学校给予留级处分。1937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组织了以淮阳师范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军”前往西华,被留在豫东特委组织部任秘书。1938年9月,他以小学教师的公开身份为掩护组建了中共沈丘县委,任县委书记。到1939年底,沈丘的党支部发展到20个,党员100多人。1940年5月,他任中共永城县县委副书记,并先后在商丘县的郭村、宁陵县的小路庄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42年4月23日,由于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日军对他严刑拷打和金钱美色引诱不奏效后,5月底,将其移送济南日本宪兵总部。是年秋,被日军秘密杀害,年仅24岁。
071.海观澜(1911~1933)
海观澜,河南省郾城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夏,河南省委调海观澜到省委技术机关(即印刷机关)做领导工作,从事党的宣传活动。1932年夏,河南省委技术机关从开封转移到郑州花园街。7月,河南省委遭受空前大破坏,省委书记吉国桢,秘书长兼妇委书记杨斯萍等相继被捕,省委技术机关同省委失去了联系,经费也断绝了。当发现了预定的“危险”信号,他即刻将技术机关连人带物迅速转移到孝义山区一个工人家中的窑洞里隐蔽起来,躲过了敌人的疯狂搜捕。在全省党团组织不复存在的情况下,他以其特有的机警和敏捷保全了省委技术机关。1933年元旦,河南省工委建立后,组织上派他到许昌建立起了省工委印刷机关,他重新投入紧张战斗之中。为迎接党中央关于“红五月”宣传任务,他昼夜刻钢版印刷河南省工委《关于红五月工作决议》等纪念传单。国民党河南当局派遣特务到处探查,很快便认出了他的字体。发现敌人跟踪后,他立即焚烧了文件及各种宣传品。 他被捕后,严守党的秘密。1933年秋,在开封被敌人杀害,年仅22岁。
072.效信趁(1912~1946)
河南省舞阳县魏庄村人。 1939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中共舞阳县委成立后,效信趁根据中共豫中地委和舞阳县委指示,加入国民党政权系统中,担任舞阳县第三区区长,暗中掩护革命同志。1941年春,效信趁担任了国民党地方行政人员训练所教育长,继续进行党的工作。1944年4月,效信趁联合地方进步士绅张茨山等,通过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总部的关系,以国民党“方宝动员区抗日游击纵队”的番号,组成了一支抗日武装,效信趁任支队长,掌管纵队的军事大权。1944年5月10日,日军侵占舞阳后,效信趁带领抗日游击队 ,开展了武装抗日斗争。在新四军五师的支持下,坚持在舞(阳)、方(城)、叶(县)三县交界处的老翟山东麓,以刘沟为中心的一带山区积极进行游击活动,打击敌人,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1945年4月 ,效信趁支队正式改编为“豫中游击兵团叶舞支队”,效信趁任支队长。1946年9 月,效信趁在保康地区的一次战斗中,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4岁。
073.徐玉诺(1894~1958)
男,汉族,河南省鲁山县人,中国现代革命诗人与小说家,河南著名民主人士。
1915年,徐玉诺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受“五四”新文化影响,开始文学创作。1920年至1924年,他先后写了300多篇作品,陆续登载于《小说月刊》、《晨报》副刊、《文学周报》、《诗》等报刊。1922年,他出版的诗集《将来之花园》和《雪朝》等优秀作品,在揭露社会黑暗方面,凸现了强烈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受到鲁迅、茅盾、叶圣陶等名家的称赞,被誉为“替社会鸣不平,为平民叫苦的人”。1926年至1937年,他先后在洛阳师范、吉林毓文中学、山东曲阜师范、厦门集美师范等20多所学校任教,曾担任厦门大学校刊编辑部主任及《思明日报》编辑。1938年6月,回到家乡出任民众教育馆馆长,创办了鲁山《民众日报》, 组织成立了“鲁山县抗战巡回宣传队”,自任主编和队长。他带领队员跋山涉水,宣传抗战,在鲁山县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7年鲁山解放,他积极参加家乡建设,把全部心血献给社会主义事业。1958年4月9日,他病逝于开封。
074.晏永香(1901~1936)
女,汉族,河南省固始县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著名女烈士之一。
1929年,晏永香随丈夫张泽礼参加革命活动,担任中共杨山煤矿支部秘密联络站交通员,为党组织发动杨山煤矿工人起义做了大量工作。并在起义胜利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配合工会在矿区开展妇女运动,支援矿工斗争。1930年春,她被中共商城县委派到第四区担任区委委员、区监委负责人。为了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维护党纪政纪,她铁面无私,秉公办事,敢于斗争,被当地群众称为“女包公”。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晏永香为维护党纪政纪而斗争的革命精神,四区党委曾专门发出了通知,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她参加了赤城二区游击队,活动于商固边境。1935年夏,随游击队转移到金刚台。商南游击队和妇女排在金刚台编成后,根据商南县委安排,她协助袁明做妇女排的政治工作。在坚持金刚台游击斗争的艰苦岁月里,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她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下山为伤病员和妇女排的战友筹粮,共同渡过一次次难关。1936年冬,在一次反敌雪地搜山的战斗中,她把十几位体力不支的女战士隐蔽好以后,自己冲出去,在山中奔跑10余公里,舍身吸引敌人,掩护战友脱险。至傍晚,在大板沟一带,在前后受敌的情况下,她毅然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075.黄樵松(1903~1948)
男,汉族,河南省尉氏县人。
1920年,黄樵松考入淮阳河南省立第四中学学习。1922年秋,他弃学从戎,投奔冯玉祥举办的西北军学兵团,曾任排长、连长,冯玉祥的卫队营长等职。1927年,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后在西北军高树勋部当团长。“七七”事变后,任第二十六路军第四十二军二十七师旅长。1937年9月,在娘子关战役中,率部毙伤日军数千人,获得“宝鼎”勋章一枚,升任二十七师师长。1938年春,率二十七师参加台儿庄战役,重创日军,获得反法西斯国际勋章一枚。1942年,他调任六十八军一四三师师长。1943年,河南大旱,他号令全体官兵每人每天节约2两粮食,自己拿出每月三分之一的薪饷,在南阳附近的石桥村和方城县赵河村分设两个舍饭场救济灾民。1945年3月,他在南阳率部与日军血战10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犯。抗战胜利后,他任三十军副军长。1948年6月,他升任国民党整编三十军中将军长。由陕西渭南奉调太原后,目睹战乱迭起,民不聊生的景象,他无心打内战。同解放军前线最高司令部政治部主任胡耀邦面洽投诚起义事宜。起义前夕,因部下二十七师师长告密,被阎锡山诱捕。1948年11月27日,与同时被捕的晋夫、王震宇一起被秘密杀害于南京江东门外伪中央军人监狱中。1949年4月,太原解放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076. 曹靖华(1897~1987)
男,汉族,河南省卢氏县人。
1919年,在五四运动中,曹靖华与他人成立“青年学会”。次年1月创办《青年》半月刊。1921年,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读书。1925年~1926年,受李大钊派遣,他先后赴开封、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任苏联顾问团翻译和国民革命军总部总顾问布留赫尔元帅翻译,并随军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他先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任教。1933年,他回国后,先后在北平大学、东北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1938年,被国民党教育次长以“宣传马列主义”的罪名解聘。1939年春,他到重庆,当选为抗敌协会第二届理事,并任《中苏文化》编委。1940年初,他在重庆受到周恩来的会见,由周恩来直接提名,任中苏文化协会理事,主编《苏联抗战文艺丛书》。曹靖华以自己的翻译成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当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苏友好协会全国理事会理事兼北京分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1956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世界文学》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l987年8月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他苏联各国人民友谊勋章。同年9月8日,曹靖华在北京逝世。
077.董天知(1911~1940)
男,汉族,河南省荥阳县人。
1929年,董天知参加由山西旅京共产党员李舜琴、肖镇卿等人组织的党的外围组织鏖尔读书会。193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他任北平团市委组织干事兼儿童局书记,同时做河北省左联、互济会的工作。1931年7月13日,他去一个秘密机关开会,因事先未得到该机关已遭破坏的消息,一到那里便被逮捕,关押在东北宪兵司令部看守所 。在日寇侵占华北、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党组织的多方营救,他与薄一波、杨献珍等9人,于1936年9月14日第一批走出了监狱。在北方局的领导下,薄一波主持“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的全面工作后,他参加了“牺盟会”总部的领导工作。1937年2月,“国民兵军官教导团”成立,为后来的“决死队”奠定了基础。1937年9月,太原失陷后,成立了山西青年抗敌第三总队,他任总队政治部主任。1937年底,抗敌第三总队发展为七、八两个总队,又将驻运城原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六团和第七团一部分改编为第九总队,他为政治部主任。在党委领导下,他不断亲率部队打击日本侵略者。1940年8月20日拂晓,他在潞城县北王郭庄西石坪战役中英勇牺牲,时年仅 29岁。
078.理 琪(1908~1938)
男,汉族,河南省太康县人,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理琪领导太康人民积极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同年秋,他奉命离开太康,到开封冯玉祥部队任电务员。他利用电务员职务,在国民党的部队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以后,他随国民党部队开驻江西。在那里,他一面做瓦解敌军,策动国民党士兵哗变的兵运工作,一面搜集敌人的军事情报,用无线电密码提供给红军,为帮助根据地军民粉碎反动派的军事“围剿”,作出了重要贡献。后因被敌人发现,他离开国民党军队,到了中央苏区。在瑞金,他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无线电技术为我党、我军和根据地通讯事业的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1934年,他肩负着党的重任,被派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他担任中共山东省胶东特委书记期间,领导胶东人民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天福山起义,在胶东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1938年2月,他亲率部队,一举攻克了牟平城,在胶东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但不幸在战斗中牺牲,时年30岁。
079.彭雪枫(1907~1944)
男,汉族,河南镇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彭雪枫曾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军团二师政委、新四军六支队司令员、四师师长,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家和优秀指挥员。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他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他率军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过草地,是红军时代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抗战爆发后,他奉命到豫、皖、苏等地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为创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新四军抗日力量作出了杰出贡献。1938年至1940年,他率部挺进豫东,开辟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42年至1943年,他与邓子恢、张震、吴芝圃等在洪泽湖地区坚持敌后抗日战争,取得了著名的33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1938年至1944年,他麾下的新四军第4师进行了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8万人,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利。1944年,日军发动中原战役,大举向中原腹地进攻,中共中央决定向河南敌后进军,收复失地,彭雪枫奉命西征。9月11日,在河南夏邑东八里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殉国,时年37岁。
080.彭之久(1910~1947)
男,汉族,河南省镇平县人。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彭之久先后担任过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旅参谋长,团长,团政治委员,太岳军区卫生部长、政治委员等职。1940年8月20日,在任五十四团政委时,与团长涂则生参加“百团大战”,负责指挥部队破击白晋铁路沁县城至固亦镇段的铁路,阻止了敌人的行动。1941年3月,党组织为了加强对部队卫生工作的领导,适应在根据地内坚持抗战的需要,把彭之久从前线调到太岳军区和太岳纵队卫生部做领导工作。1941年他创建了太岳军区卫生学校和制药所,创办了《医政》刊物,使部队卫生进一步得到全面发展。1947年4月,在解放晋南战役中,他带领医疗手术组在随作战部队前进中,与指挥部失去联系后,与敌人便衣谍报组遭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彭之久沉着应战,顽强迎击敌人,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7岁。
081.韩达生(1905~1941年)
男,汉族,河南省杞县人。
1922年,韩达生考入开封第二中学。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向往民主,追求真理,与吴芝圃等一起创建青年学生进步组织“读书会”,后改为“社会科学研究会”、“河南青年社”。1925年3月,他组织创办了会刊《我们的通讯》。同年5月,他经马沛毅、彭振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任中共杞县地委委员兼团地委书记。1927年,为配合北伐军北上,他参与领导和组织了杞县农民暴动,并一举攻克和占领县城。1927年,他奉命到团河南省委工作,并于1928年2月,当选为团省委常委。1929年初,他到信阳从事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1932年之后经党组织介绍先后到偃师中学、辉县、伊阳县等地以教书为名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7年,他任中共洛宁中心县委书记。1939年秋调水东地区任睢(县)杞(县)太(县)特委书记,殚精竭虑,舍生忘死,对水东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41年4月,在杞县南梁寨战斗中不幸被国民党军队八十一师所俘,后被秘密杀害。
082.韩 钧(1912~1949)
男,汉族,河南省新安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韩钧担任“牺牲救国同盟会”军政训练委员会政治部干事。抗日战争爆发后,西盟会组织“青年抗敌决死队”,他任政治部主任 ,在洪洞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4年日军侵占豫西,八路军渡过黄河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他与豫西的太岳军区刘聚奎部一起一面打击日伪和土顽,一面收编志愿参加抗日的地方武装,迅速打开了抗日局面。1945年1月,他任中共豫西区党委委员兼豫西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5月26日,原收编的渑池上官子平部突然叛变,残杀在该部的中共党员和八路军干部。他作为平叛总指挥,调动主力,很快平息叛乱,稳定了局势。抗战胜利后,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太岳四纵队副司令员。1947年8月,他随陈赓、谢富治兵团南渡黄河,转战豫西。次年春两次参加解放洛阳的战役,接着进军豫南,他被任命为四纵后方司令部司令员兼党委书记,负责筹建河南军区。12月参加平津战役。他随叶剑英在北平西山前线指挥战斗,并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参加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北平解放后,他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市委秘书长,兼军管会秘书长。1949年病逝。
083.鲁雨亭(1899~1940)
男,汉族,河南省永城市人。
1920年,鲁雨亭毕业于开封宏威军士官学校,到河南陆军暂编第二混成旅任职。1925年初,他向孙中山上书建议“整军、购械、筹饷、出丁、肃政、安民与对内、对外、容共、联饿”等10策,深蒙孙中山嘉许。1926年1月,他去职返乡。“七七事变”爆发后,他任永城县县长,兼永城县民众抗日救亡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1938年5月,日军进犯永城县城,他指挥军民奋力抵抗,后被迫转移到芒砀山区。为组织抗日武装,他变卖家产,购买枪支弹药,在永夏砀萧交界竖起了抗日大旗。1939年8月,其部被彭雪枫新四军游击支队正式编为游击支队第一总队,他任总队长。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回师芒砀山区,开辟并巩固了夏永砀抗日根据地。
1940年2月,日军大举进犯芒砀山区,他指挥部队与日军连续作战10余次,连获胜利,歼敌300余人。4月1日,数千日军分4路合围一总队,他和所率特务连被敌人围困在李黑楼,他率部死守阵地,歼敌300余人。正值突围成功之际,在担任掩护突围中他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084.谢台臣(1884~1936年)
谢台臣,濮阳县人,革命教育家。1905年入保定高等师范读书,毕业后先后在保定、大名、天津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在大名创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任校长。提出“以作为学”和“师生打成一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行教育民主。1926年,受中共党员冯品毅影响,倾向革命,大力支持党所领导的革命活动。次年春,经赵纪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自觉把学校作为培养革命人才的阵地,废除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审定的教科书,亲自拟定教育大纲,聘请中共党员王冶秋等讲授马列主义课程,选用李大钊、鲁迅及高尔基的作品为国文教材。还鼓励和带领师生参加革命活动,为革命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1930年4月,中共直南特委提出以第七师范为核心,组织武装暴动。他从实际出发,提出并坚持正确意见,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帽子,开除党籍。后仍坚持为党工作,于1936年逝世。次年,第七师范广大师生为其建立了“谢台臣纪念碑”。1979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085.楚 博(1908~1939 )
男,汉族,河南省荥阳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楚博任西华县县长。1938年他和豫东特委合作,在县城内先后办起了三期抗日干部训练班,为西华和附近各县输送了大批抗日骨干力量。为发展抗日力量,他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为革命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撤掉了县政府及各区、联保的反动工作人员,全县58个大联保的联保主任大多数换成了共产党员,使县、区政权大都掌握在我党手中。1938年5月,豫东特委根据中央和河南省委发展和壮大抗日武装的指示,迅速组建起了一支约6000人的抗日武装,命名为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他亲任司令。他的爱国行动,激怒了国民党反动当局。国民党西安行营以让他到洛阳“述职”为名,将其扣押,后押送西安行营监狱。1939年国民党将楚博秘密杀害于西安。
086.詹谷堂(1883~1929)
男,汉族,河南省商城县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的创始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詹谷堂应邀到商城县笔架山农校讲学,同该校教师共产党员罗志纲等人一起,在进步师生中发展10余人入党,建立了党支部。之后,他又在家乡南溪詹氏祠创办商城县第二模范小学,团结一批进步师生,以南溪为中心,在四乡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在进步师生和贫苦农民中发展了20余名党员,分别建立了数个支部。党的“八·七”会议后,为了发动农民武装起义,他积极领导农民运动,开展“春荒斗争”和“均粮斗争”,在南溪、胭脂、大埠口、白沙河等地,组织群众分发了地主豪绅10多万斤粮食,增强了农民的斗争勇气和革命信心。1929年5月6日,商罗麻特别区委领导商城起义,他率南溪的武装农民和进步师生200余人参加了起义。商城起义胜利后,他参加了红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和商城临时革命政权的组建,担任商南临时办事处副主任,具体主持工作,参加领导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9年8月中旬,国民党反动派对商城红色区域发动“会剿”,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红三十二师主动转移外线作战。商城红色区域被敌占领,詹谷堂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087.蔡训明(1905~1928)
男,汉族,河南省唐河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蔡训明任京汉铁路信阳段工会秘书。同年夏为加强党的城市工作,河南省委调其到郑州组建中共郑州市委,并任宣传委员。9月,他任郑州市总工会主席,领导郑州工人运动,配合北伐军进占河南。大革命失败后,他转入秘密活动。1927年9月底,他调任中共豫南特委委员、特委驻确山办事处主任,具体指导汝确边党政军工作。他参加组织发动豫南确山农民暴动,迅速开辟了以刘店为中心,纵横百余里的汝确边红色游击区,成为土地革命战争中豫南第一块革命根据地。1928年成立了豫南革命委员会,他任主席。随后,将确山、信阳农军改编为豫南工农革命军,他任政治部主任。豫南特委和豫南革命委员会领导工农革命军南北转战,东征西进,将四望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扩大到信阳县的大部,形成方圆百里、人口近百万的红色游击区。1928年2月,在反动武装的“围剿”下,豫南游击战争失败。他辗转开封、许昌与省委接上关系。省委派其再到确山,恢复组织工作。他和李鸣歧、马尚德等人,暗筹枪支,重组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并任重建的豫南特委常委。同年3月,他在豫南袭击豪绅的战斗中牺牲。
088.漆德玮(1908~1931)
男,汉族,河南省商城县人,鄂豫皖根据地红军创始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漆德玮受党组织的派遣,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8年2月,中共商南区委成立,他当选为委员,不久,受区委派遣打入县民团开展兵运工作。1929年5月,商南党组织发动商城起义,成立红三十二师,他趁县民团前往商南围剿红军之机,带领秘密发展的党员和“兄弟会”成员,携带武器加入红军,就任红三十二师副师长,协助师长周维炯率部征战,为创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同年12月,中共中央派刘英接任红三十二师师长,他协助师长刘英捕捉战机,首克商城县城,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1930年初,他率一○○团进剿顾敬之民团,随后又转战商西、商北地区,扩大了根据地。同年3月,中央决定将红十一军改编为红一军,他任红一军第二师师长,率部与红三师并肩作战,先后攻克霍山、英山、罗田、光山等县城,歼敌万余人。同年10月中旬,由于“左”倾错误在鄂豫皖根据地的推行,他被免职,调中央接受整训,后到中央苏区任红一方面军指挥员,率部转战江西、福建等地。1931年,他率部在赣闽根据地兴国县高兴圩地区与敌作战时,英勇牺牲。
089.熊厚发(1914~1937)
男,汉族,河南省罗山县人。红四方面军著名青年将领之一。
1929年,熊厚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4月参加罗山地方武装,193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他随部编入红军,任红四军第十三师三十九团营长。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在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斗争中,他先后参加了解放江城、巴中城等战斗。1933年6月,他任红八十八师二六六团团长,此后,率部参加了仪南、万源、宣达战役和反敌六路“围攻”作战,屡建战功。1934年3月,任八十八师副师长,9月任师长,在反敌六路“围攻”的最后阶段,他率部歼敌两个旅,受到四方面军总部的嘉奖。1935年3月,他奉命率部强渡嘉陵江,强占剑门关要隘,参加土门战役,为红四方面军西进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师作出重要贡献。在长征途中的包座战斗中,他协同兄弟部队歼敌四十九师大部,毙伤俘敌万余人,打开了红军北上道路。1936年10月,红军实施“宁夏战役计划”,他率红八十八师担任前卫师,西渡黄河,并控制沿岸阵地,保证了大军的顺利渡河。11月,他担任红三十军副军长兼八十八师师长,率部参加西征,历经恶战。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他因负伤,经组织决定留在祁连山打游击,后不幸被捕牺牲于青海西宁。
090.魏凤楼(1896~1978)
男,汉族,河南省西华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魏凤楼任鹿邑县长,“归德保安第四总队”总队长。1939年鹿邑二次沦陷,中共党组织派尹景湖到魏凤楼部工作。1942年,国民党怀疑魏凤楼部有共产党人在此活动,将其调到陕县张茅守河防。不久,他在淮阳柳林组织武装,队伍发展到几百人时,冀鲁豫军区先后派中共党员杨木林、杨春芙与他联系,并在此部工作。半年时间,队伍发展到3个团,一个独立营,约三四千人。在新四军与张岚峰的交战中,他不向新四军发一枪一弹,还掩护与张部作战撤下来的新四军部队。1945年8月18日,他率部起义,编为“冀鲁豫豫东纵队”。1945年冬,豫皖苏军区建立,他任副司令员兼二分区司令员。1947年调到华北党校学习。1949年1月,他到北京工作,任军委军政物资接管部副部长。年底,他申请从事农业工作,任天津芦台农场场长。1950年,他任华南垦殖局机务处长。1978年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