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1版:郑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杨红樱:每人心中都有座梦幻城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杨红樱:每人心中都有座梦幻城堡
“跟着马小跳,不跳也会笑”

她创作了“马小跳”,她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马小跳到底是何方大圣?相信全国的小朋友都会说个一二三,如果你是不认识他的大朋友,那么问一下百度吧。搜索“马小跳”关键词,相关网页就有261000篇。更让人惊奇的是,网上到处流传着“淘气包马小跳”的读后感,这些读后感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小朋友们无一例外地都在抒发着自己对马小跳的喜爱。

当然,如果你了解马小跳,那你也应该很熟悉本期的主人公、写出马小跳这个人物的儿童作家杨红樱,她的走红程度和马小跳的名气也是成正比的。小朋友们,想知道《笑猫日记》第十本会写些什么内容吗?想知道马小跳会长成一个什么样的小伙儿吗?读完这篇文章,也许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名人这个身份,带给我的伤害很大”

杨红樱,这位拥有无数孩子粉丝的作家,从最初的第一部畅销书《女生日记》,到火爆的“马小跳”系列,再到一出世就打响图书市场的《笑猫日记》,这一路走来跌跌撞撞——遭人谩骂过,也有读者的深深喜爱;有过纠纷,也频频拿获各类奖项;有过烦恼和泪水,也有过快乐和微笑……

但在这个过程中,杨红樱一定是得比失多。最大的收获,是她和她的孩子们一起成长。而那些像“最畅销的作家”、“改写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最喜爱的作家”、“童书第一人”的名号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就像杨红樱说的那样: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座梦幻的城堡。只有保持着一颗童心的人,才能进到这座城堡中。

与孩子为伴,杨红樱无疑是快乐的,但她并非没有烦恼。所以,有媒体让她在母亲、老师、名人三个角色之间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杨红樱毫不犹豫地说:“我肯定不会选名人,因为名人给我带来的伤害太大了。”

那么,杨红樱的“快乐”在哪里呢?

在她的作品里。

来看一段马小跳的趣事:

“‘马小跳,你来说说,地球像什么?’

‘地球像……像……’

马小跳又一时神经短路,想不起地球像什么……毛超的头发昨天被他妈剪了,剪得长长短短,乱七八糟。马小跳看着毛超的头,一下子有了灵感。

‘毛超的头,像地球,有山有水有河流……’”

这样的幽默和诙谐,连大人看了都忍不住扑哧一笑,更何况小孩子呢?

有小读者说,杨红樱的书理解他们,说了他们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的确, “马小跳”在中国“横行”了六七年,爱耍酷的马小跳,爱扮帅的马小跳,爱恶作剧的马小跳,都让孩子找到了教科书之外的另一种阅读快乐。

不是有句顺口溜这么说嘛:“跟着马小跳,不跳也会笑。”

对此,杨红樱说,如果有什么成功,也许这才是她最大的成功。

说说马小跳——调皮捣蛋的马小跳,现在优点越来越多啦

记者:最初创作马小跳是个什么样的机缘?马小跳这个人物似乎和日本动画形象蜡笔小新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喜欢漂亮女老师、爱恶作剧等,但是他很诚实。您如何看待马小跳身上的那些缺点?

杨:我在写的时候,是没有想到蜡笔小新的,像喜欢漂亮女老师、调皮捣蛋,其实是很多男孩子的共性,只能说我是真正写出来了。在中国,孩子的天性可能会受到压抑,像马小跳这样的孩子是从来没有过的。要说相似,那可能也是所有男孩子的一种共性吧,正所谓“童心无国界”嘛!

孩子有缺点,是很正常的。但这么多人喜欢马小跳,还是因为他身上的许多优点:诚实、善良、正直和幽默等。这也是马小跳的一个特质。

记者:马小跳的父亲马天笑在和马小跳相处的过程中,似乎有些粗心,也有些纵容,也可以说您是有意塑造这样一个家长形象,马天笑在您看来是一个模范家长吗?

杨:我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个“模范”,因为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个性,比方说也有像丁文涛那样中规中矩的家长,从小规划孩子的人生计划,教育孩子怎么样不吃亏,他才是中国家长的模范和代表,而马天笑则不是。

说到“纵容”,我是不认同的。现实中,我们的家长不能容忍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而马天笑就不是这样。当孩子犯错误时,他能够对比自己的一些成长经历,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马天笑是一个能够理解孩子的家长。

记者:马天笑和马小跳的父子关系,以及他们一家轻松幽默的家庭氛围,是不是您构建的理想家庭模式?

杨:我是比较喜欢这样轻松的家庭氛围的。马天笑其实也是一个爱玩的家长。在马小跳出生前,马天笑其实是个吊儿郎当的人。自从马小跳出生以后,就带给了他灵感,事业也跟着上升。所以他在影响马小跳成长的过程,马小跳也在带着他成长。就像我跟我的女儿一样,我们是一起成长的,是我的女儿让我成为今天的我。我觉得最重要的,家长其实不是一个教育者,而是一个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共同体”。

我们经常讲,家长和孩子有代沟,就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而家长没有随着一起成长。

记者:有没有想过通过您的作品,让家长从中借鉴一些比较好的教育方式?

杨:没有。对于我的作品,我从来都是希望大家带着愉悦的心情阅读,不会期待太高。如果家长从中找到了一些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或从中了解孩子的心理,老师从中反思一些自己的教育方法,这可能是意外的收获,会让我感到很惊喜。

记者:从第一部到第二十部,马小跳也一直在成长。他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杨:从第一部到第二十部,马小跳的确一直在成长,虽然年龄是模糊的,但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只是后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以及寻找大熊猫,这些都是社会大事件,这些素材也是后来才补充进去的。这些事件,对马小跳的性格也起到了启发作用,让他懂得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之前,秦老师在给马小跳写“鉴定”时,是苦着脸写,好的很少,而坏的却是一大串;而马小跳经历过大地震后,秦老师给他的评语则是笑着写,坏的方面很少,而好的一面则是一大串。这就说明马小跳在渐渐向好的方面发展。

谈谈笑猫——用“笑”来表达思想

记者:“笑猫系列”是以“笑猫”为主人公,以它的眼光和内心世界来看人和事,虽然是一只动物,但您还是以孩子的模型在刻画,是吧?为什么用“笑”?

杨:我觉得“笑猫”就是一个生活的观察者、智者,是一只很有哲学思想的猫,它还非常幽默。其实还有一个智者,就是那只“老老鼠”。它们两个之间的对话不乏精彩的、精辟的内容。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笑猫”这个系列的,我觉得,它应该是我艺术创作的一个顶峰。

“笑猫”是一只会“笑”的猫,它用各种各样的“笑”来表达它的不同思想。“马小跳”走的过程稍微长了些,成熟得也比较慢,它是以情节取胜的,阅读节奏比较快。但让我感到很惊奇的是,“笑猫”作品一出来,就很快被孩子们接受。其实,“笑猫”系列是以描写取胜的,里面很多涉及对大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描写,阅读节奏就比较慢。

“笑猫”被翻译成德语出版后,德文翻译家评价说《笑猫日记》是一部哲学意味和文学意味都非常浓的作品,她担心这样的作品在中国有孩子读吗?我告诉她,这部作品刚一出版,就非常热销,而且一直高居中国少儿畅销书榜上没下来过。这位德文翻译家为中国的孩子有这么高的阅读品位而感到惊讶。

记者:“笑猫”系列里的那个“老老鼠”形象和我们的印象有些反差,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老鼠偷吃粮食,让人讨厌,但您作品里的这只“老老鼠”不仅聪明,还非常善良。这和传统观念会不会有冲突?

杨:(笑)因为这只“老老鼠”在年轻时也是作恶多端,还无比狡猾,但后来和笑猫做了朋友以后,就慢慢良心发现,有了很多的人生感悟。在传统里,我们教给孩子们的就是,要么好、要么坏,而其实生活当中是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所以,在我的作品里有很多像“老老鼠”这样的角色。我塑造人物喜欢更富生活性的,让他们有血有肉。

记者:有位小读者看完《笑猫日记——樱桃沟的春天》之后写道:“读到最后,老老鼠说:‘笑猫老弟,快逃命吧,世界末日要来了!’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希望杨红樱阿姨能再写一本后续。”相信这也是很多小读者的想法,您会满足这些小读者的要求吗?

杨:是的!这本书出来之后,很多小读者都在猜想,猜想“世界末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就是第十本我所要写到的主要内容,书的名字就叫《那个黑色的下午》。故事是用笑猫的眼睛去看在惊心动魄的地震灾难中发生的故事,去感受在地震灾难中人间的真爱等。我写的时候自己都哭得一塌糊涂了。这本书最近就会出版,大家很快就会看到了。请继续阅读C02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