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日本大选 上一版3  4下一版
麻生太郎输了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麻生太郎输了
麻生语录 “自民党和公明党联合政权的经济政策没有错误。希望(你们)继续把政权托付给我们,让我们完成恢复经济的工作。” “与储蓄不同,炒股在乡下地区会被视为不正经。”

麻生太郎输了

输掉首相宝座,输掉自民党半世辉煌

8月30日的这场大选,自民党和麻生太郎面对的是一个空前强大的对手,一旦输掉,很可能意味着自民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法翻身。作为自民党总裁,麻生太郎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出现这样一个结果。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麻生太郎30日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选举失败,并表示将为败选承担责任。

自民党丧失长期执政地位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对40万名左右选民进行出口民调。结果显示,全部480个众议院议员席位中,日本执政的自民党总裁、首相麻生太郎领导的自民党仅能赢得大约100个席位。

这意味自民党丧失1955年以来长期执政地位。这50多年里,自民党仅有11个月处于在野党地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本问题研究专家格里·柯蒂斯说:“这意味日本战后政治体系终结。这是除自民党外,首次有政党在众议院取得多数席位。它标志一个漫长时代结束,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开始。”

麻生将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

麻生太郎30日晚在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的节目中承认自民党在当天的众议院选举中失败,并表示将辞去总裁职务。

麻生说,选举结果非常严峻,自民党将认真倾听国民呼声,在反省的基础上重新开始。他对民主党的胜利表示祝福,对民主党政权表示期待。他说,相信民主党上台后会执行其“政权公约”中的各项政策,希望民主党能认真应对日本所面临的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严峻形势。

麻生说,自民党在选战开始就处于劣势,各候选人作出了最大努力,但最后是这样的结果,他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他未能消除国民对自民党的不满,他感到自己必须对此负责。

出身政治世家

1940年9月20日,麻生太郎出生于福冈县的一个政治世家:其曾祖父麻生太吉是贵族院(相当于现在的参议院)议员,父亲麻生太贺吉是自民党众议员;外祖父是日本著名政治家、曾任5届首相的吉田茂,岳父是前首相、自民党第二代领导人之一的铃木善幸。

这样的家庭氛围似乎注定了麻生太郎的宿命——政治。麻生太郎也许尝试过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念完大学后,他进入了商界,把家族在九州的产业搞得红红火火。他也热爱体育,1976年,曾代表日本参加了蒙特利尔夏季奥运会的射击项目。可3年后,他还是进入了政坛——1979年,麻生太郎当选众议院议员。

由于家族在政坛颇有势力,所以麻生太郎在这条路上走得比较稳当。30年里,他干过政务次官、经济企划厅长官、国务大臣、总务大臣、外务大臣,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家底已被败光

2006年9月,已担任5年首相的小泉纯一郎交出“相权”。他留给了继任者一个丰厚的“家底”——众议院480个席位,自民党占296席。这些席位加上自民党执政同盟公明党的31席,便是日本改宪势力所梦寐以求的2/3的关键绝对多数。

可随后的几年,自民党不断遭遇打击:无法恢复日本经济往日的繁荣,又遇上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让老百姓失望到了极点;接二连三的内阁腐败丑闻,让安倍晋三和福田康夫在两年内相继下台;在外部,新兴的民主党正逐步扩大“地盘”……

2008年9月,麻生太郎出任首相,试图以强硬姿态扭转颓势,但自民党已兵败如山倒。

2009年6月,自民党相继在名古屋市和琦玉县地方议会选举中失败。同月,麻生太郎的亲密战友、总务大臣鸠山邦夫辞职。

2009年7月,自民党丢掉了静冈县;同月,自民党苦心经营了半个世纪的东京都也失守了。

坚持到最后一刻

日本国会大厦坐落于东京的永田町,是一栋有着73年历史的德式建筑。7月13日,在野党民主党向国会提出对麻生内阁不信任案。

也就在当天,麻生太郎宣布,解散国会,提前大选。麻生和自民党愿意相信,选民在最后时刻会选择他们:想想吧,是谁领导着日本的战后重建?是谁领导着日本成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是自民党。换一个政党,你们放心吗?

但这种想法很可能会落空。8月18日,日本媒体曾做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自民党的支持率比7月份又下降了1个百分点,为21%,麻生太郎的民望也只有19%。而民主党则气势如虹,支持率高达40%。日本舆论普遍认为,自民党和麻生太郎获胜的概率很小,除非出现奇迹。

就在30日投票站开放前10多个小时,麻生太郎和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结束各自在外地的选战活动,回归首都,共同选择东京一座火车站搭台演说,麻生在东,鸠山在西,作最终回合的战前比拼。

虽然支持率曾经历史性暴跌,但首相麻生依旧在当晚演讲中作最后一搏,恳请选民“认清形势”,重归自民党支持阵营。

麻生太郎,还有执政了54年的自民党,为了这场大选,已放手作最后一搏,但是已无力回天。 李勇

[读一送一]

爷爷辈的恩怨 孙子辈来了结

有媒体报道说,麻生太郎与鸠山由纪夫的这场对决,也可以看成是鸠山一郎与吉田茂60年前那场较量的延续。

1946年,当时的自由党在总裁鸠山一郎的带领下成为日本第一大党,获胜的鸠山一郎踌躇满志,就等着被任命为首相了,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剥夺公职”的处分,因为他“曾辅助军国主义政府”。无奈之下,鸠山一郎将权力移交给当时自由党二号人物吉田茂。吉田表示,一旦鸠山的处分取消,他会归还权力。

1951年,鸠山一郎的处分被取消,而此时,吉田茂的势力已深入日本政坛,他本人也无意把自由党总裁的位置交还给鸠山。

至此,两个曾经的伙伴成了对手。1954年,鸠山一郎联合吉田茂手下大将岸介信,成功扳倒吉田茂,出任首相。

鸠山由纪夫与麻生太郎的人生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人都是“半路出家”的政治家,而且都是在39岁时才成为国会议员。

鸠山是一个读书人,一直读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学的是经营学。回国后,他在东京大学等学校当教师,一心想成为学者。麻生虽然也在斯坦福大学和伦敦大学留学,但都中途退学,没有读出学位。从海外游学归来后,他继承了家业,当上了麻生产业集团的社长。

鸠山从政后,为人一直诚恳,甚至有不少的书呆子气。而麻生因为当社长出身,晚上没有夜生活,会感觉到日子太没劲。也许因为认真读书不多,经常要读出一些错别字让世人笑话。

麻生在经济领域里要比鸠山懂得多,考虑问题也更实际。鸠山则比麻生在政策制定上更加具有远见和思想。因此,两人当首相,是各有千秋。但是,在日本国民的眼里,鸠山似乎比麻生更诚实更可信。徐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