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城市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抉择:“花”还是“存”的背后心理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三)抉择:“花”还是“存”的背后心理
晚报记者 苏瑜/文 花钱那些事儿

花钱还是存钱,对于钱还没有多到可以傲然视其为粪土的人来说,始终是一个大的困惑所在。

如果你很年轻就开始存钱,那时候挣得不多,于是为了存钱,你可能在吃午餐时,只选最便宜的搭配;你可能会因为避免外出花销,而减少和朋友见面。万一你在花光所有钱之前就已经死了,那些克扣和节省又是为了什么?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你要操办婚礼或者突然生病,你的账户上连1000元也没有,那时你会不会感到沮丧和绝望?所以,每一个想过好人生各个阶段的人都应该花点精力去思考如何用钱与时间博弈。

在花钱与存钱的观念上,有两种极端的人,其一就是“月光族”,因为此群体以女性居多,又有“月光仙子”一说。

“月光族”,是年轻人比较容易走入的“花钱误区”。他们通常无法区分不必要的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造成这种“无法区分”的心理误区,首先是年龄与经验的限制,其次就是在自我的形成上出了问题,他们需要更多彰显个性的消费品,比如带有特别功能的手机、另类服装等来帮助自我在融入社会时,不被埋没。

钱与我们的心理安全感密切相关,“花”还是“存”的问题,要看“你需要哪种方式来获得安全感”。因为钱意味着拥有更丰富的资源,钱可以换来食物、衣服、交通工具和艺术品,可以满足从生理到精神各个层面的需要。当我们的需要被充分满足时,我们会感到安心,会觉得自己是主动的,可以对周遭的世界有所控制,控制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心理学家曾做过调查比较,从小经济富足的孩子,安全感的确比穷困家庭的孩子要丰厚许多。因为他们从未失去过经济基础的保障感。

由于安全感的作用,使人们对钱的态度,分成了两大类,一类要在“花”的过程中,体验获取资源、享受快乐的安全感,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童年家庭富裕的人身上。而另一类,就是要在“存”的过程中,获得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感,童年家庭拮据,甚至饿过肚子的孩子,会比较常选择这种方式。“守财奴”就是这种情况的极端表现。

社会对男性责任的价值观体系,导致“守财奴”多发在男性群体中,“存钱”对他们意义重大,他们要为明天、为隐患存钱。因为未知的不可控性让他们有强烈的不安,这些都需要用“钱的累积”来逐渐平复。《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作者劳伦斯说过,一个男人,自从掘得一生中的第一桶金以后,他就懂得了攒钱,而攒钱也就成为他一生追逐的目标了。这样一直到死!

劳伦斯的这句话很是精辟。大多数守财奴是由心理上“过渡的责任感”造成的,一些男性,尤其是童年就承担了很多家庭责任的男性,会存在这样的心理问题,他们过早地就意识到要“承担好责任”就要用“经济积累”,也只有自己能“积累”时,才会被他人需要。所以他们往往克扣自己享受快乐的权利,来满足“责任”的要求。其实适度的积累,已经可以完成好责任了。如果可以让“守财奴”们感到周围的人在乎他,是出于爱而不是他的责任,这种“守财”的状态就会好很多。

(四)关键:搞清楚花钱到底是在买什么?

韩小姐是个典型的购物狂,并为此苦恼不已,不久前她找到了心理咨询师,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分析后,她才明白,原来她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花钱到底是在买什么,因此越来越深地陷入了花钱的误区。

“当你买了一部手机,表面上似乎是拥有一个高级的科技产品,但实际上,你购买的是更畅通的人际联系;当你买了一所房子,表面上是拥有一处固定资产,但实际上,你买的是一个‘温暖的家’。”潜能开发教练、心灵成长顾问、心理咨询师郝大鹏如是说。“也就是说,我们花钱买一个产品,并不是为了获取这个物品,而是为了获得它带来的心理满足。甚至花钱本身,也是为了达到一种心理满足。”为了更透彻地解释,郝大鹏向记者讲述了两个案例。

张先生因为工作出色而被提升,收入由原来的5000多元涨到了一万元左右,可令张先生苦恼的是,他总是控制不住地想花钱,结果每月存下的钱和没有涨工资之前不相上下。

“他花钱买的就是安全感。”郝大鹏一针见血,“当收入突然增加时,人的潜意识里会担心原来的生活遭到破坏,于是就会把这部分‘多出来的’、似乎‘不属于自己的’钱给尽快处理掉,以保持平衡,求得心理上的安全。”

心理学对购物的解释是:购买是对爱的渴求。小孩子买玩具获得伙伴,年轻人买数码产品获得个性,女性买衣服获得优越感,男性买股票获得成就感,中年人买全家的需要,老年人买身体健康……我们都是为了获得一个替代爱的心理必需品,而掏出自己口袋里的钱。这种需求正是我们花钱想要买来的那部分价值。无论是理性消费还是感性消费,你花钱买的都是你的心理需要。可见,想更多地了解自我,那就看看你都买了些什么吧。

郝大鹏讲述了一个更特别的案例。

小蕊,27岁,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虽然是个“月光仙子”,但一直以来消费都非常理性。但近几个月来,不知为何,小蕊时常有透支消费的习惯,直至最后严重透支,无法还款。

“她本人表述的原因是耳根子软,老是禁不住导购的软言温语,通过咨询,我发现,真正的原因是她与男友关系的不确定性。”郝大鹏进一步解释说,“为什么女人心情不好的时候特别喜欢疯狂购物,因为女人往往比男人对爱的渴求更强烈,而购物是能寻找到的最简单、最可控的方式。‘购买——获得’这个公式让人感觉幸福。”

“从小蕊后来的行为来说,购买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爱。而是要获得一种破坏。为什么会想要破坏呢?因为只有破坏才能打破现有的这种不确定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人通过自己虐待的方式来转移压抑的负面能量的一种自我调节。”请继续阅读C04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