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酷爱骑车探险的65岁郑州老人陆淡,没听3位朋友的劝诫,带了30升水,只身由西向东进入罗布泊沙漠去探险,本来3天就能走到沙漠中第一个保护站,但到昨日已经30多天了,陆老先生还没有音信,家人着急到本报求助(昨日,本报曾报道)。陆的妻儿也于昨日起程,赶往新疆,要进入沙漠找寻老人。
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 实习生 邢梦琪/文
晚报首席记者 贾俊生/图
老伴确认陆先生迷路的路段
这几天,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8点,陆淡先生的老伴习英梅,就不停地与新疆库尔勒市、尉犁县和若羌县联系。昨日8时,习英梅老人告诉记者,她刚刚买到昨日19时从郑州去新疆的机票,而她的大儿子陆雨辰,于昨日8时,已从北京乘机去了新疆。“我不停地与库尔勒市公安局联系,找罗布泊沙漠内的相关情况,也与尉犁县联系,找到老陆出发的营盘古城,证实了他从这里打点行李,先向南去了35团的甘草连,从甘草连向西去了太阳墓和楼兰古城方向,我又与若羌县文体局联系,因为他们在沙漠中心设有一个文管所,一是负责文物的收集,二是为过往迷路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保护,文管所也是一个流动的工作站,但那里的人根本没有发现老陆在那里出现过,在向西的罗布泊镇,老陆也没有在那里出现过。”
习英梅老人分析,陆淡老先生迷失的位置,应该在楼兰古城到文管所之间的这段大约170公里路段。
当地民警称这段路凶多吉少
若羌县文体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设立的文管所的位置,东边约100公里是楼兰古城,西侧近百公里正好是罗布泊镇,通过警方连续三日来查询的情况,他们发现陆先生8月9日到了营盘古城后,8月11日到了35团场甘草营,在此休整两天后,直向太阳墓方向去,因为那里有去楼兰古城的路,也就是说,从8月13日之后,就再也没有陆先生的相关信息了。
罗布泊派出所周民警介绍,从中原到罗布泊探险的人多是从东向西行走,从敦煌到玉门关后,再到八一泉,之后到罗布泊镇,那里有一个盐矿,有开矿的工人。探险者休整后到楼兰古城,再到营盘古城。但是这次陆老先生反其道而行之,是从西向东,想从玉门关走出来。“因为每年这段路上都有因为探险而遇难的人,我们发布告不让人进沙漠冒险,但还有很多人进来,但他们都是三五成群的探险者,以前极少有一个人进入这段路探险,因为那样凶多吉少,已知的只有一人单独进入过,他就是余纯顺。现在又多了一个,就是这位陆先生。”周民警介绍,一旦进入沙漠后迷了路,那就更难找寻了。因为罗布泊沙漠的面积是浙江省面积的两倍。
当年余纯顺就死于该路段
3年前,本报记者组团30余人,历尽艰难,穿越罗布泊沙漠,同时在沙漠中救出4位“弹尽粮绝”的探险者,其中带头的名叫钟林,他多次随团队进出罗布泊沙漠。昨日下午,记者与在乌鲁木齐的钟林先生取得联系,钟林先生一听老人在太阳墓—楼兰古城—文管所之间路段迷失后,大吃一惊。“当年余纯顺就是在这段路上迷路后遇难的呀!现在他的墓就在楼兰古城与文管所之间,离罗布泊湖的湖心(早已无水)很近。”
余纯顺完成孤身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线,1996年6月13日,余纯顺即将完成徒步穿越罗布泊全境时,在罗布泊西段遇难。而这个西段,就是陆淡老先生现在失去联系的这一路段。
“他承诺这次回来,带我去海南岛”
对周围环境熟知的钟林先生介绍,因为3年前郑州晚报以及好心的郑州人救过他的命,他这次一定会协助本报和习英梅老人,尽最大努力去找寻陆淡先生。昨日上午到下午,钟林已经与当地的警方以及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联系,重点放在文管所到楼兰古城段去找寻。“我分析,老人最好的结局,是他迷失方向后向南,因为向南直走就是孔雀河,现在河里还有水,只要有水或者水草,老人应该还活着。”我们也希望老人能迷失到孔雀河边。
昨日19时,习英梅老人登上去乌鲁木齐的飞机,她在那里与儿子会合后,12日一起去库尔勒,转道营盘古城。“我们一定要找到他,他去年骑自行车带着我,去了山东的海边,我们搭帐篷在海边住了一个月,之后,他承诺过这次回来,带我去海南岛,还没有兑现呢!”老人临行前,眼里闪着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