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7版:郑州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于国庆报道的报纸,他家有2吨多
生日这天
理个国庆头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关于国庆报道的报纸,他家有2吨多
20年前开始收藏,花了13万元,多是当废品收的
▶在杨先生家中,全国各地难得一见的10月1日国庆日的报纸,应有尽有。
这是1964年国庆节的《郑州晚报》。
在杨先生的一份藏品中,有1954年国庆节,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报道。

“我这里收藏有新中国成立以来100多家报纸,关于国庆节报道的报纸就有2吨多。”昨日上午,家住丰产路的杨翔飞先生与本报联系,称收藏国庆报道的报纸,他就花了13万元左右。

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

实习生 邢梦琪/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家里的收入都贴给“红色收藏”了

昨日上午,在杨先生家,屋内到处都是老照片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经济方面的杂志。阳台上,杨先生正在整理报纸。

“这些报纸多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全是每年10月份的报纸装订本,上面都有当年国庆的报道。”杨翔飞拿出一沓1952年10月2日的上海《大公报》,封面有毛泽东和孙中山的肖像。

在一份1954年国庆节的报道上,有毛泽东与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站在天安门城楼的合影。当日报道写着“这一天,首都7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游行,欢呼5年来的伟大成就,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字样。

“国庆方面各类报纸就有2吨,多从要搬家的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废品收购站购来的。”杨翔飞说,收藏国庆报道的报纸,他花了13万元左右。

随后,杨翔飞又拿出一沓装订好的、1948年的报纸,有《辽宁日报》《群众日报》《苏北日报》等。

杨翔飞说,从20年前开始,他以红色报纸杂志和人物肖像为主题开始收藏,至今报纸就收藏数吨,家里的收入都贴到这上面了,但他乐此不疲。

好几家图书馆都想买他的藏品

“这些报纸特珍贵,辽宁的几家图书馆想把这些报纸购走,我都没同意。”杨翔飞说着小心翼翼地拿出了1948年10月24日的《辽宁日报》。当日封面上写着:“中原我军解放郑州,控制陇海平汉两路枢纽,守敌向北逃窜正被我包围歼击中。”

杨翔飞说,前不久,他在北京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红色藏品展。十一期间,郑东新区将举办《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文化展,他的红色藏品将作为一个展区参加。“我要利用展览,让群众了解历史,发愤图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