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6版:文娱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版《西游记》开机
“斗牛”丑化河南人?
碧沙岗下唱红歌
都怪小S太豪放?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观众呼吁抵制《斗牛》
“斗牛”丑化河南人?
片方回应 导演不会有丑化的意思专家说法 有些观众心理过于敏感

第六代导演管虎执导,黄渤、闫妮联袂主演的《斗牛》正在国内热映,还在刚刚闭幕的威尼斯电影节上赢得老外的称赞。昨天,《斗牛》在郑州却遭到有些观众的声讨和抵制,“导演为什么非得让难民说咱河南话,奶牛还差点被这些难民杀掉吃了,这不是故意侮辱我们河南的形象吗?”晚报记者 梁晨

观众声讨 难民说河南话惹来抵制

9月11日,《斗牛》在郑州上映。在波澜不惊地上映两天后,昨天,记者突然接到市民张先生的电话,他很气愤地投诉称,《斗牛》侮辱河南人的形象。

《斗牛》以抗战时期为背景,讲述黄渤饰演的村民牛二守诺保护奶牛的故事。其间,国民党、日本人、土匪、难民,纷纷打起了奶牛的主意。影片对白基本为陕北方言,其中逃荒要饭的难民讲的方言正是河南话。张先生表示他和朋友们看完电影后很气愤:“黄渤用奶牛的奶救下一群衣不遮体的难民,甚至挤奶都挤出血来了。可是难民为吃饱肚子,居然要骗走黄渤,杀掉奶牛吃肉。”

“导演为什么非得这样处理,一看就知道这些反面角色的难民是河南人。导演这不是侮辱河南人的形象是什么?”张先生和朋友们都难以压抑激动:“这样在全国放映,河南人的形象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被败坏了!”他们准备到网络上发帖呼吁人们抵制观看《斗牛》。

片方回应 导演不会有丑化的意思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斗牛》的发行方光线影业,发行方工作人员表示,“《斗牛》讲到很多地方的方言,我相信导演肯定没有侮辱河南人的意思,也不会有地域歧视的想法。”这位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个电影不涉及什么国民性格和英雄主义,只是讲在战争中如何活下去的问题,所谓丑化的说法完全是夸大其词。

不过,河南籍影评人顾小白称,台湾富商郭台铭找女导演姚树华拍《白银帝国》,其中有很大的一个理由就是姚树华也是山西人,郭台铭相信她的“电影中不会有侮辱山西人的剧情”。

专家说法 有些观众心理过于敏感

电影遇到部分河南观众的抵制,《斗牛》并非个案。《落叶归根》、《我叫刘跃进》刚上映,都有河南观众指责有意丑化河南人,甚至有网友批评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刘震云有“叛祖”嫌疑。

因为电影涉及地域而被扣上“丑化形象”帽子引起争议或抵制的还有很多,《天下无贼》的弱智劫匪范伟、《加勒比海盗3》里的周润发、《艺伎回忆录》里的章子怡,“一部电影让有的观众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或者说很不舒服,有时候很正常,但不能说就是丑化、侮辱。”顾小白认为,有些观众可能心理过于敏感,“除非导演有恶意,如果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河南观众没有必要想当然地贴上丑化、侮辱的标签。我们河南人不需要有自卑心态,也没有必要动不动就对号入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