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4版:郑州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5个半小时,摘掉4.5公斤畸胎瘤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5个半小时,摘掉4.5公斤畸胎瘤
麻醉后的小梦如在手术室准备接受手术。她不知道有众多好心人正为她揪心。 (摄于医院监控录像)
手术成功的小梦如被安置到特护病房。
14日中午时分,小梦如腹内的恶瘤被成功切除。 (摄于医院监控录像)
小梦如被医护人员推出手术室,妈妈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欣喜不已。

这几乎是术前小梦如体重的二分之一

希望宝宝能扛过术后72小时,我们为她祈福

昨天8时20分,省人民医院如期为大肚女童小梦如进行了切除畸胎瘤的手术。这台持续5个半小时的手术,历经重重艰险——术前预料的最凶险的情况,随着手术的进行,逐一展现在医生面前。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闯过了一道道难关。13时50分,手术终于顺利完成,医护人员和手术室外守候的小梦如的父母,终于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手术剥离的巨大畸胎瘤,重达4.5公斤,这几乎是术前小梦如体重的二分之一!目前,小梦如已经被送进普二病区的抢救间,接受24小时监护。能否扛过术后72小时,至关重要。晚报记者 邢进 实习生 孟丽君/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8时20分 宝宝进手术室

麻醉难度大,专家采用“有创监测”手段全程监控心脏、血压

为了实施这台难度极高的手术,9月13日晚,医护人员就已经开始作准备,为小梦如灌肠。昨天7时许,再次为孩子灌肠。两次灌肠让小梦如极为不适,在进手术室前,无论母亲怎样拍哄,小梦如都哭闹不止。以至于8时20分手术室来接孩子时,只能由护士长将小梦如抱在怀里送下电梯。

手术室里,参与手术的专家已做好了所有准备。省人民医院外科专家、副院长翟保平坐镇手术室,全程指挥手术。普外科主任张学东担任主刀,第一助手是小儿外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王旭辉,妇产科主任张菊新随时候命,麻醉科主任孟凡民主持麻醉。

对于成年人来说,只需要进行“袖带监测”,即可监控术中生命体征。但由于梦如只有一岁半,且手术异常凶险,麻醉难度很大,必须对手术全过程中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麻醉科主任孟凡民采用了“有创监测”的手法,分别在孩子的桡动脉和中心静脉进行穿刺,以检测术中梦如血压、血容量及心脏的细微变动。一岁半的幼童血管非常细小,比针头粗不了多少,所以相对成年人来说,穿刺难度也大得多。

9时30分,麻醉顺利完成,手术即将开始。开腹后,人的体温会随之下降,为了保证术中孩子保持正常的体温,减少出血,护士长给孩子盖上了保暖的温毯。

9时40分

开腹后遇上最坏结果:瘤体长在腹膜后肠系膜根部,连接多个脏器血管

9时40分,主刀的普外科主任张学东绕开孩子的肚脐,在肚子上打开了一个长达30厘米的纵向切口。随着表皮层、脂肪层、肌肉层、腹膜的层层被打开,一个足有榴莲大小的巨大肿瘤呈现在眼前。这个畸胎瘤的外壁很光滑,可以看到纵横的血管,就是这些血管保持了它的丰富血供,使它在梦如体内迅速生长。之前的检查显示,瘤体内有4/5都是液体,所以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肿瘤呈半透明状。

腹腔的打开,让参与手术的专家们心里一沉,他们遇上了之前预料的最为凶险的情形——这个瘤体是生长在腹膜后肠系膜根部的,那里有连接各个脏器的血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出血,危及梦如的生命。

见此情形,参与手术的护士长立即将可能需要的备血放在了手边。

随着张学东主任用电刀一点点剥离瘤体,大家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里。经过约半个小时的忙碌,瘤体的上半部已经基本剥离。然而,接着呈现出来的,仍然是最坏的情况。

10时10分

瘤体与十二指肠、胃、输卵管等部位的粘连被逐渐剥离

瘤体的底部,与十二指肠、胃、胰腺、输卵管等多个脏器粘连。最为严重的是胰腺,已经被压扁,有两截露在外面,看不清压在瘤底部分的情况。

胰腺是人体至为重要的器官,稍有不慎,即可能损坏,造成胰腺功能损害和坏死,直至丧命。

手术台上的主刀医生张学东、第一助理医生王旭辉手心都捏了一把汗。10时10分,该院大外科主任、著名国管专家薛焕洲闻讯赶来,协助指导手术。随着张学东灵巧的双手,电子刀、止血钳上下翻飞,瘤体与十二指肠、胃、输卵管等部位的粘连被逐渐剥离。在最重要的胰腺部分,医生们切除了粘连严重的胰尾部分,不至于影响胰脏功能。

12时

巨大的瘤体被放进手术盘内

然而困难并未就此结束,瘤体基底部位的剥离,更为关键。这一部位紧紧联结着肠系膜上静脉,这是一根大血管,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另一个关键部位就是血管丰富的肠系膜根部,瘤体是从这里生长的。这两个部分的剥离,是手术的关键。由于上静脉与瘤体联结过于密切,医生无法既不损伤血管,又能完整剥离瘤体。

几经权衡,专家们决定切除与瘤体紧紧联结的那部分血管,然后将两端血管再重新吻合。采用这个方案,瘤体顺利从肠系膜上静脉剥离。在多位专家的密切合作下,随后,瘤体又从血管丰富的肠系膜底部成功分离。

巨大的瘤体被放进手术盘内,由于在剥离中手术刀碰破了瘤体薄薄的外壁,里面的液体随之渗了出来,原本鼓胀透明的畸胎瘤瘪了下去。此时,时针已经指向了12时。

13时50分 手术顺利结束

如果梦如能够扛过术后72小时,康复机会就会越来越大

由于瘤体巨大,各脏器都被严重压迫,成功剥离之后,医生们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各个脏器情况是否良好。经过仔细观察,一切完好无损之后,13时30分,开始缝合关腹。20分钟之后,手术顺利结束。

主刀医生、普外科主任张学东说,虽然手术成功结束,但是仍然不能过早乐观。术后康复的难度,一点也不亚于凶险重重的手术。由于孩子年龄太小,而手术创伤大,这对于孩子的身体来说是个非常严重的打击和损伤。术后还可能有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比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等,每一项都足以致命,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下了手术台之后,小梦如被送进了普二外病区的抢救室,接受24小时的严密监护。张学东说,接下来的72小时至关重要,如果梦如能够扛过来,康复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大。

13时55分,孩子哭出了声

能够达到目前的效果,大家都很欣慰

我省著名专家、麻醉科主任孟凡民说,这是一台极为复杂艰难的手术,在长达5个半小时的手术中,术前预料的种种最坏的结果全都发生了。幸好术前做过周密准备,这些难关被一一化解。最终顺利完整地剥离瘤体,保持了肠道和各个器官的完整。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儿的血压始终维持在120/60,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数值。孩子的肺功能也恢复得很好,在不吸氧的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也维持在正常数值。

13时55分,孩子已经从麻醉中清醒,开始哭出了声,大家对这个结果都感到非常欣慰。

手术成功了,孩子妈妈笑了

以后孩子不用再挺着大肚子走路了

手术室外的5个半小时,梦如的妈妈焦急万分地在门外徘徊等候,嘴里时不时地念叨着什么。她还专门上楼拿出给小梦如买的新衣服给记者看。“这是给梦如买的新衣服,家里还专门给她做好了棉衣,等梦如好了穿上它一定很漂亮。”

“早上5点多,护士就开始给孩子做术前准备了,看着给孩子灌肠,我心里也很痛苦。”梦如妈妈说,这几天他们夫妻俩都没怎么休息,心里总是忐忑不安,“想到孩子这么小就要做这么大的手术,我很不放心,有时候听着孩子哭,我揪心得难受。”但是想到有这么多人关心孩子,又给了她无穷的信心,坚信手术一定会成功。

当在手术室门口接到孩子,知道手术成功的消息,她欣慰地笑了:“以后孩子就能跟正常人一样有个健康的身体,不用再挺着大肚子走路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