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6版:郑州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巩义有座近二百年的古戏楼
冒充老龄委给老人送药,假的!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巩义有座近二百年的古戏楼
保存完整,近日将恢复使用

巩义市米河镇高庙村有一座古戏楼,传说与北京颐和园内一戏楼一模一样,多次被强拆时,村民自发起来保护,最危急之时,村民用砖把戏楼门窗封死,让拆除者无法进入。今年7月开始,该村创建文明村时,村民上报文物部门。近日,他们把戏楼封堵的门窗拆开,准备继续把它当戏楼用。

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

实习生 邢梦琪/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古戏楼与颐和园戏楼很像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高庙村的古戏楼前,只见这座戏楼门窗都被砖墙堵死,仔细看时,能看出该戏楼门朝北,虽然砖和水泥把门窗堵死了,但该楼的两副对联还存在。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成介绍,村里老人说,这座戏楼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近200年了,清朝末年毁了一半后,有人照着北京颐和园内的慈禧太后常看戏的那座戏楼重建,“样式和风格一模一样,只是比北京的戏楼矮了一砖,因为北京的那座是皇上们看的,咱们这里是老百姓看的,不能和皇上用的一样”。

为保戏楼,村民们想尽办法

张全成介绍,他们村的村民对文化的喜好有悠久的传统,这座戏楼属于庙宇戏楼,戏楼北侧有一广场,广场北侧原来是关帝庙。上世纪20年代,冯玉祥在河南开始拆庙建校,把关帝庙拆了,有人提出把戏楼也拆了,被村民以当成孩子健身厅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大炼钢铁时,外村有人提出把戏楼拆了用房梁当柴烧炼铁。几位村民当夜一商量,把戏楼当成村代销点,也没有拆成。之后,红卫兵提出拆戏楼,10多位村民连夜用砖把戏楼的门窗都封死。次日,外来的红卫兵无法进入,戏楼保存下来了。“如今在建文明新村,我们要把封了几十年的门窗拆开,再让它当戏楼。”张金成说。

村民要恢复古戏楼作用

昨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普查队队长汪松枝也跟随记者到了现场,他对戏楼的现状进行了仔细研究。他说,这座戏楼因为保存完好,在郑州市应该是数一数二、文物价值比较高的戏楼,只有郑州城隍庙的戏楼可与之相比。

“中国戏曲表演,汉代到宋代多在地摊上演出,元代兴建永久性戏台,清代是戏楼的鼎盛期。清宫戏楼吸收了民间的神庙戏楼,借鉴了当时的戏园建筑兴建,对戏曲艺术的成熟发展起了重大作用。高庙村的戏楼与颐和园内的戏楼是否一模一样,需查证后再作结论,感谢该村村民对这座文物的自发保护,我们马上给该戏楼定下保护等级,让政府参与保护它。”汪松枝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