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达人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魏鹏:追求“笑果”累累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魏鹏:追求“笑果”累累
一脸喜兴的魏鹏很有观众缘
魏鹏和师亚峰在表演自己创作的相声《新论捧逗》

“人生就得快快乐乐,快乐能赶走烦恼和寂寞。我要是闲着去哪儿找乐?我们来为您加工快乐。听段相声也是时尚的生活,比洗澡和按摩还要爽得多,传统和现代巧妙结合,我说出来准保挠你心窝……”

上面这首歌出自一位相声演员之手,他的名字叫魏鹏。

今年7月25日,河南首家青年相声社——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欢喜虫”笑料团初试啼声,近400名观众在国际会展中心太室厅见证了这个由一批青年相声演员撑起来的相声团体的首演,一个半小时的演出时间里笑声不断,许多观众表示:票价不贵,笑料百出。当天的首演由省内知名笑星于根艺主持,十几位“欢喜虫”笑料团的“员工”轮番上阵。“欢喜虫”笑料团不但有相声,还有坠子、快板、双簧等多种曲艺形式。而积极促成这个笑料团,让省会也有了真正的固定相声专场的,就是魏鹏。

晚报记者 苏瑜/文 张翼飞/图

在相声方面,1999年他拜德高望重的河南省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余文光为师,正式入门,学习传统技艺,又注重把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巧妙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从小就是校园小明星

今年刚满而立之年的魏鹏从小就有文艺细胞,小时候他就爱捧着收音机听相声,听得着迷就跟着学,然后就开始在四邻面前大胆地进行表演。当时最火的相声段子是李金斗、陈涌泉荣获全国相声大赛一等奖的作品《武松打虎》。小魏鹏没有搭档,就一个人串两个角色,既捧又逗,但居然表演得惟妙惟肖,听得大人孩子捧腹大笑,乐不可支。

十一二岁的时候,魏鹏已经是校园的小明星,不过,魏鹏可没想到以后会把相声作为自己的职业,他嗓子好,并且受过周闽海老师的专业指导,更想成为一名歌唱家。魏鹏知道光唱歌不行,于是又开始了练嘴皮子,暗下苦功。1998年为了演好自己的第一个小品《记忆》,他利用舞蹈排练厅,每天从夜里10点练到凌晨3点,早上6点还要起床,一个月的时间里衣服磨烂了几身,缺吃少睡,瘦了一圈。小品演出后引起了轰动,从那时起他成功转型为以说为主的多面手。

2000年8月开始,魏鹏利用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把自己打磨成一个能写、能唱、能说、能演的“立体式”演员,利用这3年的时间,他像一块饥饿的海绵,贪婪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勤学苦练,一个月300多元的伙食费每月都要挤出几十元钱买书、磁带和光盘,以至于他月底最后几天都是馒头就咸菜。在相声方面,1999年他拜德高望重的河南省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余文光为师,正式入门,学习传统技艺,又注重把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巧妙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接过姜昆先生的字,魏鹏顿时感到豁然开朗,一片光明。2009年5月18日,“中原求乐相声俱乐部”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当晚在余文光先生的带领下举行了首场演出……

“中原求乐相声俱乐部”

正式成立

2007年底,魏鹏来到了人才更为集中、舞台更为广阔的省会郑州寻找机遇,谋求发展,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活跃在舞台上,深入观众中的相声演员,用笑声愉悦别人,也提高自己。但是对于人生地不熟的魏鹏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美好的理想不能当饭吃。当时,除了电视上偶尔有相声节目,郑州文化市场上根本没有相声表演,倒是各种戏曲茶社鳞次栉比,热闹非凡。市场不成熟,魏鹏只好暂时通过其他途径安身,凭借着创作才能,他成为河南电视台几个栏目的特约撰稿,并多次参加《梨园春》《华豫之门》《世说新语》《你最有才》等节目的录制,慢慢使一些人熟悉和记住了这个天生一副笑脸的小伙子。

在这段漂泊忙碌的日子里,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相声艺术的追求,除了苦练技艺,他还到处寻师访友,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他们在一起切磋交流,并尝试着在大学校园巡回演出,推广普及。看到郭德纲的德云社在北京的火爆,他们也在想,难道郑州人就不需要笑声,不喜欢相声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虽然河南豫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河南的曲艺也是深受大家欢迎的,只不过人们已经习惯了从电视上看相声,认为那是距离自己比较远的形式,却不知道相声的根本在剧场,而不熟悉在剧场看演出的观众是可以培养的。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消费、文化需求的日渐迫切,推出剧场相声的时机已经成熟。

2008年10月,平顶山承办规模盛大的全国曲艺节,魏鹏的师父余文光带着他前往观摩。当时,师徒俩已经有了成立一个相声俱乐部的打算,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求乐”,但究竟能不能成,他们心里都没底。魏鹏听说姜昆也亲临现场,就决心“赌”一把。他想去请素不相识的姜昆给俱乐部题字,如果姜昆题了,那证明这个俱乐部有希望,就坚定信心去实施;如果姜昆不写,那就说明时运不济,机缘未到,等等再说。没想到,苦苦等待之后,听说是成立相声剧场,日程排得满满的姜昆专门见了魏鹏,“中原求乐相声俱乐部”跃然纸上。接过姜昆先生的字,魏鹏顿时感到豁然开朗,一片光明。2009年5月18日,“中原求乐相声俱乐部”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当晚在余文光先生的带领下举行了首场演出,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于根艺亲临现场祝贺,并即兴登台演出,赢得满堂喝彩。

俱乐部成立后,魏鹏和一帮师兄弟浑身是劲,积蓄已久的创作热情和表演激情空前爆发,他个人和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绩:2009年3月第七届CCTV小品大赛河南选拔赛暨省第八届相声、小品电视大赛中,他和师亚峰表演的《新论捧逗》获得相声大赛一等奖,一共14件参赛相声作品,有求乐俱乐部的演员参加的就占了7件。魏鹏和师亚峰还获得相声决赛最佳逗哏奖和最佳捧哏奖。不过由于场地所限和宣传力度跟不上等原因,求乐相声俱乐部的演出还是不能做到固定和经常,观众着急,他们更着急。

魏鹏知道,不管是仍在探索出炉的求乐相声俱乐部也好还是刚刚坚持出一些名气的“欢喜虫”笑料团也好,只有融合百家之长、突出中原特色才能兴旺发展,“笑果”累累。面对未来,他满怀信心,同时也很理智……

舞台就是他的生命

魏鹏的名片很有特色,大红的底色上是他憨态可掬的漫画像,名字下面没有太多介绍,只有一行黑体字:只是一个演员。

是的,他是一个希望带给观众笑声的演员,他就是为舞台而生。在俱乐部遭遇瓶颈之后,他一直在寻觅新的经常性的演出机会。2009年7月,他和搭档裴佩经人介绍了解到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负责人有把晚上闲置的剧场用来推广演出的想法,而魏鹏和渴望有舞台来历练自己的年轻人,需要的就是这样一方天地。他们到剧场参观,国际会展中心太室厅,真是一个声光俱佳,高档舒适的好剧场,而且会展中心负责为他们宣传和推广,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万事俱备,只欠相声,为什么不演?

在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副主席于根艺、相声表演艺术家余文光等老师和前辈的大力支持下,以青年相声演员为主的“欢喜虫”笑料团宣告成立,魏鹏要负责协调演员、审核剧本、组织排练、内外联系,还要参加每周六的演出并且经常压轴,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只要能有地方说相声,能有观众看相声他就乐此不疲,何况是在郑东新区的核心区域,每场都有三四百人,掌声如雷,笑声如潮,他非常满足。

前不久,姜昆应邀来到河南电视台参加《梨园春》“范军专场”的特别节目,而魏鹏正好与姜昆同台演出,魏鹏见缝插针,不失时机地请姜昆再为“欢喜虫”笑料团题字。姜昆了解到求乐相声俱乐部和“欢喜虫”笑料团的具体情况后,很为他们的坚持而感动,他不仅再次挥毫泼墨,还语重心长地说:“一帮年轻人在做这个事情,不容易,我相信你们会越做越好,相信你们中间会出现新的表演艺术家。”

当前,带有地域色彩的喜剧艺术依然在各地升温:东北,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红红火火;北京,郭德纲的德云社风头不减;上海,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场场爆满……魏鹏知道,不管是仍在探索出炉的求乐相声俱乐部也好还是刚刚坚持出一些名气的“欢喜虫”笑料团也好,只有融合百家之长、突出中原特色才能兴旺发展,“笑果”累累。面对未来,他满怀信心,同时也很理智。

他说:人生最难的是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在做,我可以不成功,但至少可以不后悔。一本正经地说完这句话,他又露出了带着一丝坏意的笑容,那是他在舞台上常见的表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