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4版:第一教育·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初升高 冲名校
“龙班”老师做得到
名校“小升初”竞争热
家长提前选“龙班”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教师节,归向荣老师走进晚报与全市近200名教师探讨教师子女的教育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教师的子女应该是十分优秀的,因为教师本身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他在自己子女的教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现实中却并非如此,很多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一筹莫展。“我在学校可以教好别人的孩子,回到家里却教不好自己的孩子”成了大多教师的困惑。

9月13日,在第25个教师节之际,本报联合睿源外语共同邀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郑州新东中学校长助理归向荣老师走进晚报,与全市近200名教师共同探讨了“教师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归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总结出教师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些误区,教教师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孩子。

晚报记者 吴幸歌

问题孩子

多因家庭教养模式不正确

上午9点半讲座准时开始。一开场,归老师就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以及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把孩子送进清华大学的。紧接着归老师又为在座的教师们列举了目前大多数孩子以及教师子女身上最容易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厌学、网瘾、自我、浮躁等。

归老师介绍,我们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和自身的懒惰有关,但最重要的是家庭教养模式的不正确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单一。家庭教养模式不正确,造成孩子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导致孩子“学习能力低下”。 学校教育模式单一,则抑制了孩子个性化发展,导致孩子逆反厌学。

讲座现场,归老师列举出不同教师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几种错误。如:极力地把自己的理想转嫁给孩子,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只要是自己认为对孩子未来发展有用的就不惜一切代价强行让孩子吸收接纳;在教育孩子时要求很高,过于急躁,要么替代孩子做事,要么指责孩子;只注意学习内容,而忽略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及个人兴趣;还有平时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么挑剔,要么抱怨。

归老师介绍,教师家教知识的不足以及教师“盲目自信下的执着”都是导致孩子学习能力差的原因。她当年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但每当发现这个方法存在问题时,她都能及时的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天天天向”她希望在座的教师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学习能力

直接决定孩子学习成绩

“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直接决定他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培养孩子学习能力方面,归老师也与在座教师们分享了经验。归老师介绍,她的孩子之所以能顺利的考入清华,很大程度上和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有关,而在儿子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她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

归老师介绍,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她就非常注重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读写能力的培养,如:放学后,让孩子回顾一天发生的事情,停电日,让孩子做一分钟的演讲;其次是倾听能力,让孩子保持安静,认认真真的看一会儿电视,听别人把话讲完等;再有就是专注能力的培养。归老师介绍,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不够专注。为培养儿子的专注能力,归老师在孩子上小学时就根据他的兴趣为他买了一架手风琴,通过几年的练习,不仅使其掌握了一门乐器,更培养了孩子的专注能力和坚持能力,这为他今后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归老师还提醒在坐的教师,要注重对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归老师介绍,家教需要赏识教育,也需要挫折教育,因为没有赏识的挫折对孩子是摧残;没有挫折的赏识对孩子是溺爱。培养孩子耐挫能力方面她建议家长不妨为孩子选择一项体育运动,不仅能训练孩子的意志品质,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此外,在培养孩子各项能力的过程中,归老师还提醒家长和教师朋友们要特别注意,对于孩子合理的要求要满足,不合理的要求要引导,对待孩子的培养要像根雕一样,顺势塑造。必要时要给孩子设立一个弹性目标,不要排名,不要孩子能达到目标就是胜利。

归向荣老师精采语录

●家教需要赏识教育,也需要挫折教育。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1克的自信大于1吨的知识。

●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

●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现在的问题解决好未来就没有问题。

●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过去的问题,是我们多年不正确的教育观念给他们带来的问题。

●所有孩子的问题要想改变它,要让孩子在您的眼里看到希望,您才有机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家庭教育不单单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心态和境界问题。做父母的不需要对孩子厉声教训,不需要刻意的催促,需要得到的是天然的、悠然的、自然的在乎,是无意识的、潜意识的、下意识的关注,是无声的、细声的、柔声的诱导,是单纯的、长久的、遥远的牵挂,是偷偷的、悄悄的、默默的祈祷。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