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8版:阳光地带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四好男孩”的快乐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四好男孩”的快乐生活
姓名:陈诗哲 年龄:9岁 学校: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三年级1班 爱好:书法、跆拳道、小提琴、朗诵、写作、英语演讲 阳光档案

学习认真、上进心强,这是老师们对他的评价;乐于助人、热情友好,这是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积极锻炼、勇于挑战,这是爸爸妈妈对他的评价;富有爱心、古道热肠,这是叔叔阿姨对他的评价。

这就是陈诗哲,一个9岁的阳光男孩,一个有着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诸如“有点小调皮、有点小固执、有点小贪玩和有点小任性”的男孩。

瑕不掩瑜,学习好、人缘好、身体好、心眼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好男孩”陈诗哲真实而快乐的生活。

南睿 文/图

阳光聚焦

一颗充满感恩的童心

现在很多教育机构在对孩子进行辅导的时候都提到要教会孩子,学会感恩。陈诗哲的感恩教育几乎是从他牙牙学语时开始的。

陈诗哲小时候在一群小朋友中间“大方”出了名。在入幼儿园之前,经常在妈妈的牵引下和本院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妈妈会告诉他,要懂得与小朋友、阿姨、爷爷奶奶们“分享”。只要他手里有的东西,任何人要他都不会拒绝。由于爸爸经常到外地出差,所以会经常带一些小食品回来。他总是不忘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在幼儿园上学期间,老师们经常夸他的话就是“听话、守规矩、很大方”。

在家里,陈诗哲也从来没有“多吃多占”的习惯。夏天家里经常买些西瓜,妈妈切好之后,第一块西瓜他一定会拿给在书房工作或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爸爸。

陈诗哲还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孩子。三四岁大的时候坐公交,总是有好心的叔叔阿姨或哥哥姐姐给他让座。如果爸爸或者妈妈不坐下来,他会主动把爸爸妈妈手上的包包接下来放在自己的怀里。6岁的时候,他在公交车上第一次主动把座位让给了一位刚上车的老奶奶。

有一件事情一直以来都让爸爸非常感动。下雨的时候,爸爸不想让他走路弄湿了鞋子,经常会抱着他走。他总是用小手紧紧地护着爸爸的头,为爸爸遮挡风雨,从刚刚懂事到现在一直如此。

“他是个小绅士。”爸爸公司新来的会计姐姐则这样评价陈诗哲。有一次,爸爸有事忙,让会计姐姐带了他一晚上。他的彬彬有礼,他的大方懂事,给会计姐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餐即将结束,他还主动请求姐姐把没有吃完的东西打包回去,第二天可以当早餐。他很认真地告诉会计姐姐,爸爸经营公司很辛苦,我不能浪费。

很懂事的陈诗哲很讨人喜欢,前几年的时候,他经常应新人们邀请去做花童。正装一穿,领结一戴,活脱脱一个小绅士。在一片喜气洋洋中,陈诗哲面带微笑,和女花童一起在红地毯上撒着象征爱情的玫瑰花瓣引领新郎新娘步入幸福的殿堂。虽然时间很短,但每次之前,他都会很认真地向爸爸妈妈询问婚礼的细节,生怕因为自己的失误影响流程,有必要的时候,他也会要求彩排一下。我想,那个时候,他的内心一定氤氲着一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丽情怀吧。

留言板

如果你想登上这绚丽的舞台,担当让人羡慕的“主角”,请你联系我们!《阳光地带》期待校园里的你积极参与!联系方式:E-mail:zzwbcy@126.com或发短信至13838146051。——编辑大朋友

十张奖状背后的故事

“新的学期,我要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认真完成班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做老师的好助手,当同学们的服务员……”

新学期第一节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题为《新学期新打算》的作文。陈诗哲在作文中洋洋洒洒写了200多字,还在作文的最后郑重其事地写道:我要好好学习,争取把“三好学生”夺回来。

从进入小学开始,陈诗哲连续三次荣获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当上学期他正准备向“四连冠”发起冲击的时候,由于其他原因不得不和爸爸妈妈在临近考试前请假一个星期返回老家信阳。

虽然期末考试的成绩不错,但是由于“请假时间太长”而让陈诗哲与“三好学生”失之交臂。这让一向好强的他一个假期都“耿耿于怀”。

虽然在冲击“四连冠”的道路上受挫,但他“三连冠”一样来之不易。2007年9月,当他从郑州城开幼儿园迈入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的时候,6年多来和他几乎形影不离的妈妈则要到2000公里之外的广西读研究生。

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那是一段比“断奶”还要难熬的日子。白天和小同学一起学习玩耍还可以暂时缓解一下心中的思念。但一到晚上,躺在宿舍里窄窄的床上,揪心的思念立马涌上心头。

第一个学期里,他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在泪水中睡去的。第一次离开温馨的家,第一次开始独立的生活,第一次离开妈妈温暖的怀抱,这个坚强的孩子都挺过来了。

即便在这种环境下,陈诗哲也没有放松对学习的要求。作为领读生,每个周五早上他都要早早地来到教室,把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文再一遍一遍地温习;作为学习骨干,他热心地帮助同桌,使其一道成为了“三好学生”。

为了让妈妈早一点回到自己身边来,陈诗哲和妈妈打赌:得到了10张奖状的时候妈妈就不再去学校了!

凭着自己的聪明、勤奋、刻苦、认真,二年级上学期结束时,除了三张分量最重的“三好学生”奖状外,“英杰杯”数学竞赛、英语竞赛、写话(作文)比赛等多项竞赛奖项累加起来刚好达到了10张。

当然,妈妈虽然没有能兑现“不去上学”的承诺,但还是把他从每周只回来一次的“周托”,改成了每天晚上都能回来的“午托”。这让他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丰富的课余生活

9月5日早上7点半,床头的小闹钟准时响起。虽然是周末,但陈诗哲还是要按时起床。当天上午,他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否则就没有时间了,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全部都有“加餐”。和很多孩子不同的是,这些“加餐”是他自己心甘情愿主动选择的。作文、诵读、跆拳道、书法……都是他的兴趣和爱好所在。

虽然作文获过奖,而且曾经因为恰当地使用“虚弱”、“绿树红花”等词语而备受老师赞赏,但希望“更上一层楼”的他还是积极报名参加了作文辅导班、诵读班。

在辅导班里,陈诗哲永远是最积极的发言者。但由于特别守规矩,重程序,有时候总是被其他同学抢了先。他为此很愤愤不平了一段日子:回答问题先举手,幼儿园老师都教我们了,到现在还有很多同学不遵守。

为了让原本有些瘦弱的小诗哲身体更快地强壮起来,爸爸妈妈征求他的意见,“选择一个体育项目,锻炼身体”。从小就喜欢比画的陈诗哲当机立断:跆拳道。

说干就干!如今练了两个多月的陈诗哲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打出一套拳路,而且一个套路练下来,脸不红、心不跳、气不长喘。

这还不算,由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他的体重快速上升,个头也蹿了一截。曾一度困扰他的“德智体美劳”中的体育运动,如今已不再是问题。

现在他一三五晚上练习书法,二四六晚上练习小提琴。爸爸妈妈给他定的目标是从今年春节开始,家里的对联就由他承包了。陈诗哲感觉身上的压力很大:“我还得抓紧练习,现在写得还不太行,到过年的时候应该就差不多了。”

说起陈诗哲的业余爱好,还真不能不说他的琴艺。从4岁多拿起小提琴开始,到现在已经练了快5个年头了。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最近一年多基本上是自己练习。这也是爸爸妈妈比较发愁的一件事情。“不是太远了,就是老师不合适。现在到处都是辅导钢琴的,相对而言,小提琴倒成了少数派。”妈妈说。

不过,爸爸妈妈倒也是开明人,让孩子学小提琴的目的很单纯,就是陶冶一下情操,提升个人的气质素养。至于考级什么的,爸爸妈妈的态度很明确:不参与。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