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5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想看看郑州的玉米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李登海、吴金印、魏青刚、吴新芬……
“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想看看郑州的玉米地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执著追求、矢志报国的科学家李登海,用真情和爱心撑起了幸福天空的好军嫂吴新芬,扎根荒漠建设油田的青年榜样秦文贵,爱民如子的太行山区“村官”吴金印……21名“双百”人物和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会聚郑州,在第六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激起了阵阵涟漪。晚报记者 孙娟 李萌/文 马健/图

在中国只有3只股票是以个人名字命名的:1994年上市的兰生股份,2000年以袁隆平命名的隆平高科,再就是2005年以李登海命名的登海种业。在资本市场衡量出的身价,他的纸上财富超过袁隆平,已成为我国科学家首富。

9月22日上午,记者找到了在房间休息的李登海,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地道的山东口音,一眼看上去就是典型的北方农村汉子。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而李登海被称为“中国杂交玉米之父”,他们合称为“南袁北李”。由于一向低调,李登海似乎少为人知,但提起他培育的“掖单”系列高产玉米种子,却是家喻户晓。

虽然刚到郑州一天,但他也没闲着,在河南朋友的带领下,准备下午就赶赴郑州的玉米地看看,了解中原地区玉米的培育和种植情况。

1972年,李登海开始走上了玉米高产攻关道路。1978年深秋,他背着玉米种子来到了海南三亚,从此30多年间,他就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山东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有人将他称之为“现代夸父追日”。

从1972年开始至今,李登海实现了玉米单产从100多公斤到1400多公斤的突破。世界玉米目前有两个高产纪录:一是美国人保持的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另一个就是李登海保持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最多的时候,中国土地上每3棵玉米里,就有一棵是“登海造”。

对于未来的打算,李登海说:“要以只争朝夕的速度培育出更多超级玉米新品种,我打算再用15年,让超级玉米为国家再增产1000亿公斤。”

吴金印:我就是个普通的乡村干部

在第六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一名头戴老式绿军帽的老人在会场格外引人关注,会议结束后,还不时有参会人员与他合影留念。这位老人就是有名的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干部,做的都是为咱老百姓谋幸福的事情。”这样一句话,已经成为吴金印关心群众的心声。记者了解到,吴金印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职务,就是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在做官,就要做一名普普通通、毫无官架的官。”吴金印说,只有做关心人民、爱人民的干部,才能对得起身上的担子。“关心人民、爱人民,就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魏青刚:社会就是这样一个你帮我、我帮你的大集体

“我只是一个在外打工的河南人,别人需要帮助时,我就尽力去帮助了。”面对记者的采访,朴实的河南小伙魏青刚对于“见义勇为好青年”这样的称号,回答是如此的坦诚。“你去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社会就是这样一个你帮我、我帮你的大集体。”

21名道德楷模感动郑州

许昌好军嫂吴新芬的经历就讲述着一个关于爱与守望的故事。吴新芬认为,家庭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家庭好了,整个社会就自然和谐了。“国家给我评为道德模范,我觉得我没有做什么,大的事情我也不会做,我就是想照顾好他。”“如果要从大的方面讲,爱国要从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家人开始。”吴新芬说话很朴实。

周国允:我身上的性格是咱们河南给的

提起周国允这个名字,有人可能不清楚,但是说起小汤山非典医院、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航站楼、国家体育馆以及鸟巢等闻名世界的建筑,都有他的建筑队伍作为主力参与建设。“我把质量与信誉看得比生命还重,在家代表着个人,对外咱代表的就是河南,跟咱打交道的人,没有说咱河南人差的,而我身上的性格也是咱们河南给的。”周国允对记者说。

秦文贵:我们现在需要这种铁人精神

秦文贵曾被称为“新时代的石油铁人”。“我们现在需要这种‘铁人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秦文贵说,新时代的青年人应该更具有这样的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成绩。

李登海

吴金印

魏青刚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