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44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无标题
佟彤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人活着,各个器官组织处在有机运动中,那就是“火”的作用,中医正规的叫法是“元阳”或“阳气”。“上火”分虚与实。“阳”超过了,人就“火”大了。而虚的人“上火”,是“阴”低于正常水平了,把并不壮实的“阳”显了出来,是“阴虚”。健康的人体应该有火力而不上火。本书从人体器官分门别类介绍方法,以期建立人体阴阳平衡的完美机制。

性欲亢奋多是虚火导致

上火就是身体里有了超出正常的、使用不完的能量,要发泄出去。上火,从一个角度说明生命力尚可,也预示着对生命力的消耗。比如年轻人的性欲亢进,也似一种能量发泄,那就未必是好事了,很可能是无欲或者性欲淡漠的前奏,往往被诊断为“相火妄动”。

正常的人体之火是元阳,是“君火”。君子之火,有贵族气,守规矩,有度,只发挥生理效应,适可而止,不会为非作歹。和它相对的,中医称之为“元气之贼”,就是“相火”,是一种贼火。

肾的“相火妄动”时就会出现性欲亢进、月经提前、手脚心热、失眠等问题。要用归肝肾经的苦寒药物降火,否则那种亢奋的虚火就要耗竭身体,最后进入性冷淡、性无能状态。

性欲亢奋的发展过程也和重病时的回光返照相近。性冲动是通过一节一节神经的接续来完成的。神经和神经之间有个结构叫神经突触,受到刺激后会放出一种叫做神经递质的物质,神经递质会从前一节神经进入到下一节,传递冲动。如果突触长时间传递兴奋,使人持续保持亢奋状态,它内部的递质就会被很快用光,或是合成递质的原料会减少,被耗空,慢慢地,神经的冲动就传播不下去了,就是我们常说的耗竭,有心无力,心有余力不足了。人就会从亢奋的阴虚转为消极的阳虚,由原来的好色纵欲变成坐怀不乱,从性欲亢奋变成阳痿了。

为了防止性能量被耗竭,这个时候中医会用黄柏、知母之类的苦寒药清泻浮越的“相火”,抑制一下病人的虚性亢奋。在地黄丸系列的中成药里有个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黄柏和知母,是地黄丸系列里清虚火力量最大的,最能去虚火。

男性去火要慎用黄柏、知母

中国中医科学院有个老中医,经常接治妇科男科不育不孕病人,他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的都是孩子照片,那些都是经他治疗后生下孩子的患者送来的,是他的成果。他每次给年轻人开黄柏、知母时都会迟疑一下,因为这两个药入肾经,他担心过分地泄肾的“相火”,会给年轻人带来副作用,使他们失去正常的性欲。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经络归属:黄柏、知母入肾经,治中医所说的肾的问题;黄连入心经,治中医所说的心的问题;黄芩入肺经,当归入肝经;黄芪、大黄入脾经。不同的归经就是药物治疗时的不同定位,药物对自己所入经的疾病治疗起来更对症,效果更好。

同样是去火,心火盛时用黄连就比大黄对症,牛黄清心丸吃了就不会腹泻,因为药里没有入脾胃经的大黄;肺火盛时,用黄芩就比黄连对症,黄连上清丸虽然说是清上,肺和胃都属于上,但治肺火盛的咳嗽就不得力,更适合的是胃火盛的口疮。同样,肾阴虚导致的“相火妄动”时也可能长口疮,用黄柏就比黄芩、黄连对症,吃知柏地黄丸就比吃牛黄清心丸好。

中医去“贼火”,降“相火”的同时也很珍惜人体的正常之火,懂得投鼠忌器。特别是开去火药时,忌讳苦寒性质药物,使用入肾经的黄柏、知母更是注意,因为中医的肾和生殖、性有直接关系。

从西医理论说,入肾经的去火药,比如黄柏、知母,确实会影响人体的下丘脑(性腺)这个内分泌轴的功能,从而影响人的性欲。欲望也是一种火,但是正常之火,是用元阳做基础的。火去得太狠,就伤到元阳了,人就没欲望了。

中医对去火药很讲究,称“中病即止”,就是病好了马上停药,不为别的,就是怕伤人体珍贵的阳气。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