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3版:2009年诺贝尔奖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年“诺贝尔”奖还是“集体项目”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今年“诺贝尔”奖还是“集体项目”
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得主共有9位

今年“诺贝尔周”10月5日拉开序幕:5日,3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6日,华人科学家高锟和两名美国人分别以光导纤维和半导体研究拿下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详见A14版)。7日,一名以色列女性和两名美国人以各自独立从事的核糖体研究摘取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8日,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获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9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公布和平奖获得者。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公布经济学奖得主。今年的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3.6万美元)。

生理学或医学奖

成果解读

他们揭开衰老与癌症奥秘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释了端粒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如今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简单地说,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

化学奖

成果解读

生命体就像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精密的仪器,不同“零件”在不同岗位上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而这一切,就要归功于仿佛扮演着生命化学工厂中工程师角色的“核糖体”:它翻译出DNA所携带的密码,进而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分别控制人体内不同的化学过程。

基于核糖体研究的有关成果,可以很容易理解,如果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菌就无法存活。在医学上,人们正是利用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的核糖体从而治疗疾病的。评委会说,三位科学家构筑了三维模型来显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体功能的,“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减轻人类的病痛,拯救生命”。

文学奖

“以诗歌的浓缩和散文的坦率描绘了遭剥夺者的风景”

德国女诗人赫塔·米勒8日获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2名女性获奖者,也是今年继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之后再次出现女性获奖者。

米勒将获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3.6万美元)奖金。

瑞典文学院说,米勒“以诗歌的浓缩和散文的坦率描绘了遭剥夺者的风景”。

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女性获奖者包括赛珍珠、托妮·莫里森等。今年截至8日,已有4名女性获本年度诺贝尔奖,女性获奖人数创历年诺贝尔奖之最。值得注意的是,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等不同,文学奖大多归属一名获奖者,而非多人。自1901年首次确定文学奖获奖者至今,这一奖项仅4次由两人分享。

继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申博尔斯卡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米勒是又一名以诗歌摘取文学桂冠的女性。

米勒1953年生于罗马尼亚蒂米什县一个农民家庭,所在村庄以德语为通用语言。她1973年至1976年在蒂米什瓦拉大学学习德国社会文化和罗马尼亚文学,毕业后当过工厂翻译、幼儿园教师等。米勒1982年出版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作品包括小说、诗歌和随笔等。米勒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迁往西德,现常居柏林,持德国国籍。

均据新华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