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9版:中国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雷人公园请来“芙蓉姐姐”“范跑跑”
高锟忘记了,我忘不了
长假过后,宅在家里当“围脖”
“复旦大学校长履历有假”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伪科学斗士”方舟子写博“开炮”
“复旦大学校长履历有假”

有“伪科学斗士”之称的方舟子又“开炮”了,这次被方舟子质疑的是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10月10日,方舟子发表博文称,杨玉良根本没有获得过德国最高科研奖莱布尼兹奖,属于履历造假。对此,复旦大学近日表示,方舟子的说法缺乏证据。

方舟子:杨玉良窜改了莱布尼兹奖的性质

在名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第一桶金》的博文中,方舟子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杨玉良是否获得过莱布尼兹奖上。方舟子说,10月7日,一名复旦大学教师向他举报说杨玉良的履历有假,这才引起他注意的。他通过查阅网站资料进行了核实。

在上海《杨浦区志》中,对杨玉良的介绍中提到,1988年杨玉良曾获得莱布尼兹奖。但方舟子发现,莱布尼兹奖获奖者名单中并无杨玉良的名字,当年获得莱布尼兹奖的是“Spiess教授研究小组”,杨玉良当时只不过在该研究小组做博士后研究。“杨玉良为了沾光,愣是窜改了莱布尼兹奖的性质。”方舟子指出,虽然杨玉良在该研究小组做研究,不过其第一篇论文却是在1987年8月底才发表的,此时距离Spiess获奖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应该早已过了提名期限。“按常理推断,不难认定Spiess教授获得莱布尼兹奖的成果应该是在杨玉良加入其研究小组之前就已经做出了,和杨玉良一点关系都没有。”方舟子认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杨玉良课题组关于“杨玉良的研究成了获奖的主要内容”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

复旦大学:不会予以回应

12日,记者致电复旦大学宣传部。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方舟子的质疑没有实际证据,比如Spiess教授的确认等,更多的是一种推断,所以校方不会予以回应。该负责人说,《杨浦区志》对于杨玉良的介绍,内容并没有经过复旦大学的核实。而在复旦大学所有和杨玉良有关的简历,包括人事处杨玉良的早期档案中,并没有提及任何杨玉良获得莱布尼兹奖的内容。至于杨玉良的研究成果是否和“Spiess教授研究小组”获奖有关联,方舟子应该自己去求证,而不是靠简单的推断。

对于方舟子认为杨玉良能“发迹”和他在德国的留学、“获奖”经历有直接关系,该负责人表示“可笑”:“杨玉良校长有许多研究成果,根本不需要靠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成果来说事,而且还是求学阶段的一个成果。”

【对话方舟子】 地位越高,造假危害越大

记者:在许多人看来,你似乎专门和地位高的人“过不去”,是吗?

方舟子:近年来学术造假泛滥,我不可能每个都去关注,只能是有选择地把地位高的人作为重点打击的对象。地位越高,造假的影响就越恶劣,而且因为这些人掌握的资源多,他们造假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记者:伪科学斗士、公共知识分子、一个有良心的华人……哪一个才是你的标签?

方舟子:我不喜欢被贴上标签,我喜欢说自己是自由人。

记者:因为打假,你也没少惹官司,会不会觉得有压力?

方舟子:压力不能说一点没有,至少对自己的行踪会更加小心了。但是如果因此而害怕,不敢再打假了,那么那些人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记者:你打假已经10年了,期间最大感受是什么?

方舟子:这10年来,虽然学术界的状况还没有根本的改观,但也有一点进步。例如,学术造假问题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一些胆子比较小的人不敢再造假了,许多学生也受到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这些还是让人感到些许欣慰的。据《华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