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7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官场风云
健康养生
婚恋
家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健康养生
佟彤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人活着,各个器官组织处在有机运动中,那就是“火”的作用,中医正规的叫法是“元阳”或“阳气”。“上火”分虚与实。“阳”超过了,人就“火”大了。而虚的人“上火”,是“阴”低于正常水平了,把并不壮实的“阳”显了出来,是“阴虚”。健康的人体应该有火力而不上火。本书从人体器官分门别类介绍方法,以期建立人体阴阳平衡的完美机制。

降大火吃药,清小火喝茶

高血压的病人中,属于肝火旺、肝阳上亢的最多见。肝火旺是高血压的重要起因,特别是北方人。他们往往人高马大,脾气急,脸红脖子粗的,容易口苦,两肋发胀,舌头两边红。他们吃盐多,口重,容易造成血管硬化。

人的血管硬化能从脉上摸出来,一般是很紧的弦脉,像琴弦一样,好像很有劲,特别是春天,更明显。春天是中医“肝”的季节,肝的各种特点在春天都会被放大。其实,真正有力气的脉,一开始摸上去并不那么生硬,而是很柔和;而这种绷得很紧的脉,大多是血管硬化而不是身体硬朗。

春天是万物复苏之季,人体的火力从冬天的潜藏变成了春天的升发,肝火借此时机更容易萌动,属于肝阳上亢的脑血管意外在三四月份也是高发的,所以,专门收治此类病人的神经内科在此时总是人满为患。脉像弦的人,脾气一般也特急,经常为点小事就面红耳赤,头脑发胀,眼睛会充血,很容易就急红眼了。

一般人在四五十岁时动脉开始硬化,每过一年血管都要狭窄一些,幅度在1%~2%。如果生气着急,可能在短短一分钟内动脉就能狭窄100%,比长年累月的慢性积累快得多!确实能出现“气死人”的悲剧,肯定都发生在肝火旺的人身上。

肝火旺的高血压,其早期没有到阴虚的程度,治起来相对容易,吃清肝火的药就行,泻肝火等于是在降血压。若选择中药,像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脑立清、天麻勾腾饮之类的中成药,都适合因肝火引起的高血压,去火的本事都十分了得。当然,你的高血压如果不是火真的很盛,用这类药还是要特别谨慎的。

如果属于肝阳亢的高血压尚不严重,喝苦丁茶或者枸菊清肝茶都可以代替药物,这两种茶是春天的专属饮料,可以清泻春天里特殊旺盛的肝火。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有肝火,苦丁茶也不要太浓,因为苦丁茶性质苦寒,多喝或者久喝会伤胃气。枸菊清肝茶就比较平和了,只是枸杞和菊花两种,在一般超市就能买到。买菊花时要分清白菊花、黄菊花和野菊花。白菊花性质甘凉,可以经常喝。坐办公室的人如果不爱喝茶或喝茶怕睡不着可以改泡白菊花。黄菊花就不适合长期喝了,因为它的性质是苦的,去火的效果比白菊花强,所以最好是有火时再喝,“和平时期”还是白菊花好。至于野菊花,寒的性质就更明显了,不适宜长期当茶喝。

动用你自身的降压穴

脾气大、血压高的人,可以让家人注意一下耳朵,生气时或感到血压突然升高时,耳后有一条静脉会很突出,那里是耳穴上和血压有关的部位,叫“降压沟”,它会随血压的突然升高而出现异常。这时可以自己用手轻揉,揉到它不那么怒张为止。如果可能,可以从医疗器械商店里买个“三棱针”——比我们用的缝衣服针的针头要粗,带三个棱——用它刺那个暴露的青筋,放几滴血,之后你会觉得头脑轻快一些,心情也会平静一点,血压会随之下降,可一定程度上避免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出血。

来势迅速的眩晕头昏,也多是肝火造成,泻这种肝火,耳朵上还有个穴位,叫“耳尖”。把耳朵竖着折叠一下,最高点的地方就是,同样也可以用三棱针放血的方法去火。此法对同是因为肝火引起、在春天最容易出现的红眼病、针眼之类效果更好。

这种放血疗法一般要先揉揉准备放血的部位,让它充血,然后用酒精消毒,之后用三棱针刺一下,迅速挤出三四滴血就可以了。

脚上也有“消气穴”和“去火穴”,就是太冲穴,这是肝经上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在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处,要捏骨寻经地去揉。手指甲要剪平,要能掐进去,指甲长就会掐破。掐进去之后你会觉得深层有问题,真正生了气的或者因为生气血压就要升高的人,那个穴位就会感觉很痛,甚至会摸到一个结节或疙瘩,这就是中医讲的“痛则不通”,说明经络不通了。

如果一个穴位按起来有异常感觉,就说明那个穴位所属的经络乃至经络连接的器官出问题了,按摩这个穴位就是对出问题器官的治疗,要按到那个结节逐渐消失,疼痛也不明显了,才达到治疗效果。

还有一个穴位叫阳陵泉,是胆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在小腿腓骨小头的下面。中医的肝、胆与情绪关系密切。前一阵时兴敲胆经来保健,是有道理的。首先,胆经位于身体的最外侧,最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当下又是个生活压力很大的社会,能干扰到胆经的因素非常多,胆经也最容易出问题。

阳陵泉这个穴位一定要多刺激,像拨动琴弦一样,会有电麻感,直接传到脚底去,这时效果才最佳。如果你经常能拨动这个,因为生气,肝火旺导致的胆经郁结之气就会被散出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