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5版:第一健康·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爱树立行业典范 慈心铸就生命之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大爱树立行业典范 慈心铸就生命之魂
——走进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阅读提示

实力铸就百年名院,爱心树立行业典范。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创建于1905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该院已发展到830张床位、40多个临床科室、1000多名员工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拥有泌尿、血液、肿瘤、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等一批省市重点专科。特别是2004年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求真务实,凝聚人心,奋力拼搏,以其光辉的历史,一流的专家队伍,过硬的技术实力,获得省会医疗行业多项第一的殊荣,成为有口皆碑的医院品牌。

同时,该院心系困难群众,建立惠民机制,唤真情,献爱心,塑造和谐新医患关系,2008年10月16日,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在该院挂牌成立,为三院人救死扶伤、服务社会、慈心为民、善举济世的服务宗旨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晚报记者 董亚飞 杨须 通讯员 邵德欣 高铭鑫

慈心关爱为人民 百年名院新典范

有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拥有城乡低保人口397万多人,城乡五保户48万多人,残疾人703.3万人,孤儿5.7万多人,这些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需要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

为此,2008年10月16日,河南第一慈善医院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冠名。此举绝非偶然,这是因为,近些年来该院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慈善服务项目,2006年7月,该院被中华慈善总会批准为“微笑列车”定点医院,至今已为2000余名唇腭裂患者实施了修复手术;2007年5月,该院被指定为“郑州市争创白内障无障碍市”定点医院,目前已为2000余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手术。

此外,该院还开展了多项便民、优惠措施:推行亲情化管理,建立“惠民门诊”、“爱心病区”、“爱心小屋”,在门诊等窗口科室开展迎、问、导、扶、帮、送的服务活动,实行一站式服务,为低保人群开展免费健康体检等活动……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困难群众的爱心家园。

“慈善事业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高尚事业,不仅体现了人类最美好的道德感情,而且是社会文明化进步的重要标志,慈善医院更是一项关注民生、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爱心工程。” 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王志余说。医院要站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将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贯彻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慈善意识,大力发展慈善医疗事业,与时俱进,做好、做大、做强慈善医疗事业,为百姓带来福音,把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真正办成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用一流的服务回报社会。

慈心为民,善举济世。近几年来,市三院全体医务人员怀着满腔热情,在“帮困、助医、赈灾”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秉承“以人为本、确保质量、细心服务、降低价格、构建和谐新医患”服务理念,牢记“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服务宗旨,坚持以高超的医疗技术、富有特色的医疗专科和优质的服务措施,不断提升医院知名度和公信力,提高医疗救助标准,推出更多的优惠项目,培育慈善理念,把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温暖直接体现到为困难患者的医疗服务上,办实事、献爱心,对每一个困难患者都给予特别的呵护和关怀,用真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心之歌。

通过慈善活动的开展,医院不仅为群众送去了温暖,其形象也得到提升,2007年,在河南省开展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省第一慈善医院)荣获卫生系统第一名的好成绩。2008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又授予该院“郑州市助残先进集体”称号。

中华慈善总会再递援助项目 “健行天下”落户市三院骨科

采访中,记者获悉,不仅河南第一慈善医院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挂牌,2009年8月26日,中华慈善总会健行天下——股骨头坏死患者大型医疗援助中心又落户该院骨科。这对于帮助郑州市乃至周边地区的贫困股骨头坏死患者缓解治疗难等问题,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华慈善总会此次开展的“健行天下”——股骨头坏死患者医疗援助为什么将目光“锁定”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省第一慈善医院(郑州市三院)骨科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现有专业医师8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形成了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骨科梯队。同时,骨科病区是一个环境好、设施齐全、条件优越的科室。拥有C形臂X光机及骨科专用手术床,及骨质疏松治疗仪,经皮微创激光治疗椎间盘突出仪,骨创伤治疗仪等。该科主任刘新江介绍:“我们科对常见骨病治疗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管肿瘤、脊柱结核、各种骨关节病等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早在1978年我们即开始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1990年开展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郑州市较早开展脊柱短节段内固定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近年来重点开展骨折的微创治疗及骨折的生物固定治理模式,使许多患者重新站立起来。”

特别是自健行天下股骨头坏死救助项目启动以来,已经有多名患者摆脱了痛苦,重新站了起来。患者寇先生是这次救助项目的第三位受益者,在手术的当天下午,不顾主治大夫的劝阻,就自行下床活动,开心得不得了,连称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快如此好的效果,感慨地称省第一慈善医院(郑州市三院)的骨科医生为神医!62岁的患者胡老爷子以前多次做关节置换手术,效果都不很理想,这次在省第一慈善医院(郑州市三院)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自己下床了,他的家人激动地说,以前的手术时间长,伤口大,还要大量地输血,手术后整个腿都是肿着的。这次花的钱最少,手术伤口很小,没有输血,手术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据刘新江教授说,这次被救助的患者都是用的最新型无柄人工关节,具有创伤小、副作用低、应用时间长等优点,以前的人工关节俗称“骨包铁”,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给病人造成的伤害也大;目前这种被称为“铁包骨”,是比较先进的人工关节,对病人的创伤小,基本上不会产生并发症等不良后果。

刘新江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患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约有3000万人,我国有4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在10万~15万人。股骨头坏死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他解释道:“股骨头坏死全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引起骨细胞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据了解,众多患病的青壮年因此丧失劳动与生活能力。河南是人口大省,受股骨头坏死疾病煎熬的患者很多,由于病情重、病程长,治疗费用高,很多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健行天下’——股骨头坏死患者援助中心项目的建成并落户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郑州市三院)骨科。作为定点医院,会对需人工关节置换者并且极度贫困的50名患者按进价的50%给予优惠。同时该科将充分利用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医疗资源,为广大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更多、更完善、更优质的慈善医疗援助服务,帮助患者走向健康人生。近期,我院的肿瘤内科还将引进香港中美仁爱肿瘤救助项目,成立微创治疗中心,借助全国著名专家技术支持,使我省肿瘤患者不出省即可享受国内顶级治疗水平。”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郑州市三院)院长王志余说。

股骨头坏死患者援助中心咨询电话:66905471、15238093120

挥洒雄心谋发展

大步跨越创一流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在王志余院长为首的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该院追求卓越,成就梦想,坚持服务创新,融入人文关怀,在“诚信、质量、服务”上一直在不断追求新的高度,从“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出发,提出医疗服务创新,“以人为本”研究制定了《全员全岗优质服务流程》,对院级领导、门诊、病区、行政、后勤各个岗位、各类人员的服务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将现代化的人文文化融入医院管理中,营造高层次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现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科室之间合作精神不断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机遇意识、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内部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深化服务理念,推行亲情化管理方面,医院开展了“三化、五心服务,”即设施管理正规化、服务标准化、病房亲情化,用真心、爱心、关心、细心、诚心关怀病人。同时,用实际行动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该院设立24小时医疗咨询电话,坚持对每一个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开展“六送健康”活动,坚持定期社区义诊,增加单病种收费项目,在病区为患者配备微波炉方便患者就餐。一系列便民措施的落实,共同塑造了医院的品牌,实现了人性化医疗服务的延伸。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成功往往始于高起点。1981年,该院泌尿科(河南省特色专科),在全省首家开展肾移植手术;截至去年已实施肾移植手术1500多例,患者最长成活26年,5年以上成活率达82%以上。血液科致力于提高白血病病人的长生存率,1985年,血液科在全国第三家成功开展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至今已有700多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经验。1988年在全国首创“双次自体骨髓移植术”。1998年,成功开展脐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如今,5年以上生存率达70%。20多年来,该院救助了上千名血液病患者,经过移植的有些患者已结婚生子,有的考上了大学或研究生,许多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励精图治迈豪步,一路征程写辉煌。”多年来,三院人在以王志余院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肩负着保障人民健康的责任和使命,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以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点,突出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广泛性,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力促日常工作更加贴近民心、更加符合民意。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辉煌盛世,相信以王志余院长为首的三院人将继续发扬敢想敢干、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气魄,以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继续为全省乃至全国人民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明天更加辉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