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恢宏,如诗如画,如梦如幻。人们通常用这样的字眼儿形容近年来风靡一时的大型实景演出。10月22日至24日,国内有关专家齐聚古都开封,在首届中国旅游演艺文化高峰论坛上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
晚报记者 郑学春
刘箐荔
业界关注——
旅游演艺文化渐成热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产业的提升和转型,旅游演艺市场也日趋繁荣。从“印象”系列到大型实景演艺,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一批大策划、大手笔、高水平、高规格演艺项目在各地迅速兴起。2007年以来,我省也先后推出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截至2008年底,各地推出的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已有200多个。
与会专家认为,旅游演艺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认为,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就缺乏活力。旅游和文化的结合将成为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一个标志性概念。
《中国旅游报》社长陈志学也表示,旅游演艺文化增加了旅游产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宣传了城市、景区,提升了旅游产品的档次,同时对延长游客停留天数、增加目的地城市旅游收入等也具有积极作用,这是旅游演艺格外“受宠”的主要原因。
省内反应——
《东京梦华》将打造精品项目
作为论坛承办方之一,开封清明上河园推出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自然成了论坛热门话题。与会专家在对其给予高度评价的基础上,也给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河南省发展与改革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郑泰森认为,《大宋·东京梦华》气势恢弘、雅俗共赏,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如果能够在风格表现上再到位一点儿,对个别细节问题适当调整一点儿,演出效果会更好。”
中国文化报社总编卜键也认为,《大宋·东京梦华》场面宏大、令人震撼,场景也很美,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实景演艺项目,但遗憾的是没有在“梦”的意境上进行更好的诠释和提升。“场面过于宏大、参与人员太多,一闹就破坏了意境”。他提议景区着手探索如何实现“四季化”演出的问题。
在论坛现场,清明上河园景区总经理周旭东对这些精辟评价和中肯建议表示了感谢,他表示将尽快根据专家建议对演出适当调整,力争将这一深受游客欢迎的水上演出项目做成精品中的精品。
当天,云台山、栾川旅工委、京华园、青岛奥帆中心等省内外景区及部分演艺单位负责人也与会聆听了专家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