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2版:第一教育*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红旗数学教学每一步,家长“看得见”
寻找对学习有用的“记”法(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寻找对学习有用的“记”法(二)
国内著名心理、学法和数学研究专家、上海第三方教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赵红旗

我在以前讲了,目前书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记忆书籍,社会上有林林总总的记忆课程,让家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如果大家仔细看,就会发现,书籍内容基本相似,课程主要内容相近,真正对学生学习有用的非常少。从这些记忆课程的介绍、记忆书籍的说明就可以看出,“学员、读者是老少皆宜”,都适合,多数就是都不适合。至少对我们孩子的学习帮助,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记”的目的是为了“忆”

主要原因是这些书籍和课程,说的是“记忆”,其实是“记”,没有“忆”。真要“忆”用这些“记”法“记”的东西,就会发现是不现实的,很多是负担。同时,这里的“记”突出是“短时”,虽然它们的目的是想“长时”,但很难实现。而对学生来说,恰恰是需要能够很好“忆”的“记”法,因为没有了“忆”,考试好也就没有了基础。

我们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先看自己过去。对于学习来说,“用熟悉的知识认识不熟悉的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其实前面谈到的各种记忆方法,也遵循了这些原则。这些方法不能够帮助我们学习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依托熟悉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转换方法进行“转换”,虽然暂时记住了,但等使用时“再转换回来”就困难了。还有就是“记”部分可以,如果多了,就“乱”了。

“记”要先找到“记的根”

对于学生学习考试,主要内容其实并不多,那为什么学生总是“记不住”,主要是学生“记乱了”。乱的原因,是记的时候,没有寻找“记的根”,所以等回头“忆”时,发现自己找不到了,又开始新的“记”,多次重复这样无效劳动,大脑更加混乱,最后索性放弃。

对于英语学习,记单词是大家常做的。很多学生每当考试之前,就开始翻看书本最后的单词汇总,你会发现,这个时候怎么记,效果都很差。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家没有注意,这些单词的“根”不是在课本的最后,而是在课本的每一个单元中。本来英语这门语言,我们就不熟悉,组成它的单词就更陌生了,这些陌生的单词离开“有血有肉”的课文,记起来难,用起来更难,也就很正常了。这样讲,大家会认为我说的“记的根”是课文,其实我讲的“根”不是课文。我这里讲的“根”是“背景”。

“记”需要有合适的“背景”

由于篇幅的原因,我这里不再讲述“背景记忆”深层原因,但大家可以做一个小实验。你现在闭上眼睛,回忆你最熟悉的人,让这个人的图像出现在你脑海中。你会发现,这个人在自己脑海中的图像很难“被抓住”,看的不是很清晰。但你如果让这个人出现在一个背景前,比如在沙发上坐着,在照片中与你的合影等,你就会发现,这个人图像比刚才清晰多了。

这就是一个知识在大脑中,如果放在背景上,就比较容易被“抓”出来。还有,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每当考试结束,我们在议论考试题答案的时候,经常会说“这道题目答案在课本的某某地方”。其实这个时候,我们是不自觉运用了“背景记忆”的方法。

“背景”为“忆”做好了铺垫

回过头来,再看前面提到的英语单词复习,这些单词分散在课本的不同单元。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注意这些单词在各自单元位置,这个位置指课本的页面位置,比如在某个单元的第三页上面,或者整个课本第几页上面,或者在书本的左面的上面等。让这些单词“生存”在这些课本中,与整个单元的其它内容“生活”在一起,就会发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也启发大家,以后,背诵其它科目的内容,比如公式等,可以依托这些内容所在的课本,或者可以把这些内容抄写在纸上,而这些“纸”就成为要记的内容的“背景”。当自己记的时候,注意某个公式在某张纸的某个位置,这样,大脑中就会映现出来整个记忆的图像。但要注意,这样的方法只是解决了“忆”的问题,但真正要记住、记牢,从“短时记”变成“长时记”,还需要有“忆”的方法,我以后给大家讲解。

同时,采用这样的方法,主要是我们学习的内容并不多。记的内容有限,什么周考、月考、单元考、期中考等,多数题目都是课本上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够采用这样的方法,对于课本客观题的考试,也就是需要记的内容考试,成绩肯定不会差。至于主观题,也就是需要学生自己发挥题目,那不是这篇文章的内容,在以后的解题方法介绍中再进行详细说明。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