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成8级伤残,住宿的大厦该不该担责?
法院:房客紧急避险方式不当是受伤主因,大厦标志不清担责20%
去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来郑州开会住在河南安钢大厦的黄烁突然感到异常,逃至2楼和3楼拐角处发现安全通道被大黄锁锁着,他情急之下从3楼窗户跳楼逃生,导致8级伤残。昨天,黄烁告安钢大厦“通道不畅”要求赔偿20万余元案开庭。法院最终判决,安钢大厦安全通道标志不清,赔偿黄烁3.3万余元。黄烁不服,当庭提出上诉。他认为,安钢大厦应承担全部责任,而自己不存在过错。晚报记者 鲁燕 实习生 赵梦龙
遇地震跳楼逃生致残
去年5月12日下午,信阳的黄烁来郑州参加会议,并住在了安钢大厦507房间。当日14时30分左右,在房间午休的黄烁突然听到外边有人喊“地震了”,他只觉头晕,并看到桌椅摇摆,赶忙和其他旅客冲出房间,按照“安全出口”的提示,他朝东跑,在跑到2楼和3楼拐角处,迎面看见安全通道被一把大黄锁锁着。后来,他看见旁边有个楼梯通道,正想往下走时,“发现楼梯口有很多水,往里看一片漆黑。我以为是地下室”。当他着急着不知如何是好时,一转身看见3楼有个窗户,“我看了一下,从窗户处跳到下面的平台也不过两米的距离,平台下面就是停车场。”黄烁觉得这是个最佳的逃生通道。随后又是一阵震感,情急之下,他从3楼窗台跳了下去,结果头部先着地,下去后什么也不知道了。
被送往医院后,黄烁被诊断为颅骨粉碎性骨折,全身也多处骨折,司法鉴定机构认定为8级伤残。
安钢大厦:是他自己逃生不当所致
法庭上,安钢大厦党支部副书记张先生专门放了一段大厦内部的录像。录像里,他示范了一下“旅客”逃生的路径,最后轻松地从黄烁所在的507房间走出了一楼。录像里多个地方都有安全出口标志。“黄烁所称的安全出口的门被黄锁锁着,实际上那是我们大厦的设备层,这个设备层里面放有管道、管网等设备,并非出口。”
张先生说,他们对黄烁的遭遇非常同情,事后他们还组织职工募捐,捐款1万多元,但是,同情不代表法律,黄烁是慌乱中把2楼和3楼之间的设备层的门当成了安全出口,“是他自身的错误认识,再加上又采取了错误的跳楼逃生方法,才导致了不幸的发生”。因此,安钢大厦没有任何过错。
“当时我走的2楼和3楼拐角处的安全出口的门,就是一把黄锁锁着,上面根本就没写‘设备层’3个字,这个都是出事后才有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黄烁也向法庭提交了10多张照片。他说,提交的很多照片都清楚地说明了当天他认定的2楼和3楼拐角处的安全出口不通,而安钢大厦认为的楼梯通道,实际上长期没有粉刷,设备破旧,灯光昏暗,没法让人觉得是“安全出口”。
黄烁的代理人指出,安钢大厦后来标示了“设备层”,这正说明了安钢大厦在管理上是存在瑕疵的。“即便是从刚放的录像上看,楼道的卫生仍不好,灯光依旧昏暗。”如果设备符合要求,就不会出现这种意外了。
安钢大厦设备层标志不清,担责20%
法院认为,在地震发生过程中,黄烁为紧急避险,情急之下沿安钢大厦东楼梯往楼下跑,当跑至3楼至2楼之间的设备层时,因该设备层标志不清晰,致使黄烁误判而跳楼致伤,并由此造成各项经济损失。黄烁受伤和安钢大厦设备层标志不清晰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同时,在5楼至1楼的安全通道确实通畅的情况下,该损害后果的发生,黄烁误判且采取紧急避险方式不当是主要原因,黄烁应负主要责任。法院最终判决,安钢大厦承担20%责任,赔偿黄烁医疗费等3.3万余元。
伤者:“我都不明白,我有啥过错?”
“让我承担主要责任,我都不明白,我有啥过错?”判决后,黄烁情绪有些激动,当庭提出上诉。他说,地震来了,大厦的安全通道堵了,他跳楼逃生摔伤咋会承担主要责任?他说,安钢大厦的内部结构很不合理,从3楼到2楼要拐几个弯,往上走大门锁着,往下走是个“地下室”,“当天如果是一个很悠闲的人,最后是可以走出大厦的,但如此惊慌之时,我怎么可以知道,‘地下室’还可以走。”
同样,张先生对判决结果也不太满意,判决说大厦的设备层标志不清晰,他是不认可的。他说,任何酒店和高楼都有设备层,“我们大厦的房屋结构是合理的,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建筑的竣工,都必须通过消防建设验收”。线索提供 曹永 吴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