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半年,袁腾飞讲课的视频被学生放到网上,几个月时间内,点击率超过2500万次,他“无法挽回”地出了名。今年9月中旬,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袁腾飞终于下决心换了新手机号。此时,他已被视为比易中天蹿红速度更快的《百家讲坛》“学术新星”,还有一大批名叫“藤枝”的粉丝。同时,他被指部分讲述有抄袭之嫌,更有娱乐界人士称他为“文化版郭德纲”。近日,记者几经周折才找到他。对于迅速成名,袁腾飞说:“我不是学者,更不是明星,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我只有一个爱好,就是历史本身。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把历史讲精彩。如果没有网络,我出不了名。”
基本上是个活在古代的人
袁腾飞最初只是在网上很火,后来他在《百家讲坛》这个“学术明星”制作平台上取得成功,真正成了名。2008年年底,袁腾飞正式录制《百家讲坛》。今年8月11日,由他主讲的《两宋风云》播完最后一讲,创下《百家讲坛》近两年来单集收视率和系列节目平均收视率两项新高。他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一书数次登上畅销书榜首,宣传语中写道:“在如同听相声般的快乐中汲取庞大的历史知识。”
对于迅速成名,袁腾飞说:“我不是学者,更不是明星,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明星要靠观众,老师则要靠自己,我不赞成别人叫我‘学术明星’。老师靠正常渠道出不了名,如果没有网络,谁也不认识我,所以我是‘非正常出名’。”中山装,四方步,流利的京腔——这成了袁腾飞的标志。如今,他每天不得不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应付各种社会工作,结果“睡眠严重不足,恶性循环”。近日记者见到他时,他给自己现在的生活评价是:“乱套了。”
对于网上的各种争论或非议,袁腾飞基本不回应。“我上网就是看新闻、发邮件。”袁腾飞说,他很少上网,基本上是个活在古代的人,“以对现代社会的无知为骄傲”。
幽默是被逼出来的
袁腾飞曾说拿破仑是个“很够爷们儿的人”,他还用“蛤蟆吞恐龙”来比喻“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不过,他说自己的幽默在最初是无奈之举。
1994年毕业后,袁腾飞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历史课常被安排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一节。“都是学生最饿最困的时候上历史课,如果一本正经地讲课根本没人听。”于是,袁腾飞在课堂上会先来一段别开生面的开场白,“在我的课上,你们有作业可以写作业;肚子饿可以吃面包;无聊可以听音乐,但别跟着哼哼;困了可以睡觉,就是不许吃口香糖,否则别怪我翻脸!”学生们听后一下子就乐了,袁腾飞第一个学期的教学效果就非常明显。
为了保住饭碗,袁腾飞的幽默段子一个接一个,十几年下来,光是网上总结的语录就有几百条。其实,在袁腾飞的课堂上,故事都是穿插在知识和习题中间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好听的故事却让整个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学生爱听了,什么都好办,这和应试教育并不矛盾。”袁腾飞并没有忽略各种考试。
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是中学讲台
张骞通西域,意义当然重大。可这一史实已过去上千年,学生总觉得没劲。“张骞从西域带回来很多好吃的,这些东西中有些就是我们现在最喜爱的……”袁腾飞说,幽默背后掩藏着无奈。“这是学科的悲哀,不是学生或学校的问题。教无定法,现在历史教育还是传统教法,这不是不好,做到极致一样可以达到效果。我也是传统教法,以讲授讲述为主,只不过更贴近学生而已。”袁腾飞还说,“在中学历史老师中,比我看书多的、比我牛的有的是。很多老师的课都教得栩栩如生,只不过我被搁到了网上,其实把谁放到网上都能火。”
喧嚣过后,袁腾飞说最适合他的岗位还是中学讲台。
有人说,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应该是能够进行积极引导的老师,好的引导会开启一扇伟大的门,在孩子懵懂的记忆中埋下可爱的种子,而这粒种子会在多年后开出美丽的花朵,成就一个孩子幸福的人生。
也许,这才是教育的根本。袁腾飞一再强调,他只是教师,殊不知教师比“学术明星”、“文坛新秀”责任更加重大。后者带来的只是大众短暂的欢娱,而前者却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开了一扇门,更何况这扇门必须能通向美好的人生,至少要让学生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袁腾飞经典语录
1.骑兵打步兵,那不跟德国队踢中国队似的,想进几个球就进几个球。北京奥运会,给你留点面子,5分钟进一个球,如果不给你留面子,半分钟就进一个。
2.齐国原来的国君应该姓姜,例如齐桓公,名叫姜小白,那会儿起名还不太讲究。
3.我们中原人的打扮是峨冠博带,老高的帽子,老长的大袖子。一走路帽子当避雷针,袖子当拖把,既省电又干净。
4.李自成百万大军,不到一年就土崩瓦解了。他逃到湖北九宫山,被一个叫程九伯的农民拿锄头给刨死了。那哥们以为他是贼呢。
5.孔子是最倒霉的,死了几千年永远不得安宁,谁有点什么事就把他拽出来,要不然就烧香,要不然就上板砖。
6.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老了就踏踏实实过几年吧,别和人动心眼了。为什么少不读《水浒》?目无法纪,从小看这个,就是培养少年犯。李逵这样的,放今天枪毙400回了。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