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政策末班车”一词风靡地产圈,也就是说,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底临时出台了多项房地产优惠政策,截止日期多锁定在2009年12月31日,包括契税、公积金在内的多项优惠政策将停止,很多人看到了这一预期,都纷纷抢搭机遇。随着消息的传递和影响的逐步深入,全国各大城市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市场抢贷潮、商品房价格上涨、二手房抛盘业主开始接受议价等,提升了市场成交量,也成就了金九银十的“先抑后扬”。
在此时间节点,购房者该“主动出击”还是待最终定音敲响后再行动,成为困惑人们的一道难题,关于“最佳买房时机”的争论也此起彼伏,实际上,购房最主要关注的还是四个字“适合、合适”,如果已到了买房的时候,又碰上适合自己的房源,还能幸运地搭上“政策末班车”,是为合适。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上诸房企面对未来政策的不可预知性,借着这波反弹行情加速推盘,就在楼市成交量冲高之际,对拿地的热情出人意料地低了下来,呈现出急推盘慎拿地局面。对于普通购房自住的市民来说,优惠政策可减轻几千至上万元不等的税费负担,但相对于当下动辄五六十万甚至七八十万一套的房子,应从自身出发,没必要加负加压去突击购房。当然,应该学会在楼市中“捡漏儿”,选择一些开盘价位相对较低的楼盘,或者跟随城市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在项目刚面市时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