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飞准备建立一个私募让林康当总经理
林康实习结束后,富普林投资基金邀请林康毕业后到他们公司工作,并且提供足够好的条件:年薪二十万美元;林康博士毕业前所有的学费、生活费,公司全包;年底有一笔加入的花红;每年不少于两个月的带薪休假。这么优厚的待遇完全可以挖到一位有数年工作经验的基金经理。此时,徐冠飞来找林康,直截了当地问林康:“你认识赵云狄吗?”
林康全身一颤,这一段日子“赵云狄”这个名字只有在他梦里才出现,他不愿意想起,也不愿意提及,甚至一想到这个名字,心里就会痛得厉害。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为他报仇,这让他时时惭愧不已,也让他心痛不已。此时,徐冠飞突然地问及,林康才发现赵云狄这三个字并没有从他心里泯灭,相反已经化为血液流进他的骨子里,虽不曾看见,但一刻也不曾忘记。
“他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林康说道。“我听说了,你以前和他在金鼎投资公司一起做私募。后来,他跳楼死了,你出国了。”徐冠飞望着林康突然问道:“你想回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私募吗?”林康一振,感觉到自己的血液沸腾起来,那个叫赵云狄的名字,又在血液里翻起了波浪。
“你相信我的能力?”林康盯着徐冠飞问道。“我已经托人将你调查清楚。不说其他的,单凭你在纽约大学时选的那些股票就说明你有很敏锐的头脑和无比的洞察力。另外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我知道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本人才,也难怪你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富普林投行的投资部经理。怎么样,我们成立一个私募吧,我出两个亿,你一分钱也不用出,只要你答应出任公司总经理,你就可以占公司51%的股份。”
这么优厚的条件,在私募界从来没有过的。当初谭援朝和几个人成立私募,他个人也只占了40%的股份。而现在徐冠飞不用林康出一分钱,却让他占股51%,这说明人家完全认可他了。
“徐总,我不知道为什么让你这样信任我。另外一个问题,你刚才说托人调查我了,请问这个人是谁?”徐冠飞哈哈大笑,说道:“秦怡静是我亲侄女儿,我是他叔叔。”“哦,仅仅凭那几只股票,你就成立私募,让我当经理,做操盘手?”“当然不是开玩笑,我相信你的能力。”“这样吧,徐总,给我两天时间,容我考虑一下。”“好,我静候佳音。”
当天夜里,谭援朝来电话了说:“我有内部消息,国内沪深内地上市公司股改了。”“股改?怎么个改法?”
“就是那些非流通的股票,经过一定的兑价支付后,在市场内流通。也就是上市公司赠送给你一定数量的股票和现金,以换取他们那些不能流通的股份在市场上流通。”林康有些疑惑:“那些上市公司能答应吗?”谭援朝说道:“反对的声音当然有,不过高层对此信心很足,不然的话,国内A股市场是死水一潭,所以股改是一定会进行的。”林康精神一振,欣喜道:“如此说来,牛市快要来了。”“是啊,牛市就要来了。我现在拼命蓄存粮草,多备资金呢。”他顿了一下,说道,“你在富普林做得怎么样?想不想回国和我一起做?”“我想回国,但不能和谭大哥一起做。”
谭援朝皱眉道:“怎么烦大哥了?是不是当年我让你离开梁小婉,你还记恨着我?”林康一听他说梁小婉,心里一紧,说道:“是这样,谭大哥,你知道徐冠飞吧,无线灵通的董事长。他准备出资建立一个私募,让我过去当总经理。”
“啊?!徐冠飞可是实业界大佬,财富榜上的前几位人物,身家上千亿,单单个人资产至少也会上百亿,可惜不是我的客户。他出资让你组建私募?”“是。”“你答应他了没有?”“没有,我说考虑一下。”“还考虑什么?!这可是你在国内发展事业的机会。”“可是我怕像上一次那样——”“上次是赵云狄掌舵,而现在是你做主。再说,有我帮你,你怕什么?”“好,我听谭大哥的,我答应徐冠飞。”
林康的“鹏达”风投公司设在国贸中心的第五十五层。这天,调研部送来一份报告,报告中提到一条消息:“2005年秋季中国政府将推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
林康吩咐秘书让风投部经理吴大伟和证券部的秦怡静过来。吴大伟和林康同龄,是美国斯坦佛大学法律学博士,半路出家学的经济学。而秦怡静则是林康要求过来的。
“你们俩如何看管理层出台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这是管理层变相减持国有股即非流通股的另一种方式。”秦怡静说道。“哦,如何这般说?”林康呷了口咖啡,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