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8版:国际军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反卫星激光武器“被上岗”
fgh091136
fgh091135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中国空军司令称将发展空天一体作战能力
美国媒体说太空战武器就部署在西北某省
中国反卫星激光武器“被上岗”
美军找借口拉抬军费中国将领讲话频遭误解

中国空军司令称将发展空天一体作战能力

美国媒体说太空战武器就部署在西北某省

在新中国空军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11月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空天的军事化是对人类和平的挑战,中国空军在“空天领域”也同样面临挑战。此外,许其亮还展望了中国空天战略的未来走向。对此,西方媒体和军方人士立刻“闻风而动”,纷纷对其进行解读,更有媒体借此炒作中国“太空威胁论”。

美国媒体3日刊发题为“中国另外的ASAT(反卫星武器)”的文章,文章通过一些卫星图片和相关资料猜测称,中国不仅已在研制反卫星激光武器,而且一种自由电子激光反卫星武器很可能已经部署西北某地。文章还提到,美国政府承认其卫星飞过中国上空时曾遭中国激光器系统的瞄准。

● ▶

● ▶

【先看一下外媒如何造势】

外媒曲解我空军司令讲话,称中国要搞太空战

指责中国搞太空军事化

近日,许其亮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对中国空军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他表示,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趋势来看,军事力量竞争正在向空天领域转移,军事力量建设不断向空天方向拓展。这种“转移”是大势所趋,这种“拓展”是历史必然,这种发展不可逆转。现在,不仅世界主要大国空军正加紧调整军事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空军也在不断推出战略转型的新举措,积极抢占这一新军事变革的战略制高点。

上述这番讲话,本是中国军方将领对当前空天领域现状的客观描述,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却开始借机炒作“中国太空威胁论”,指责中国要发展太空战的武器装备。

英国媒体3日文章以“中国将军预测太空军备竞赛”为题,故意歪曲许其亮的讲话意图。其文章称,中国空军司令称太空军事竞赛“不可避免”,这违反了中国过去坚持太空非军事化的意愿。该媒体还进一步推测,许其亮的讲话提醒人们,未来中国和美国存在潜在对抗风险。

法国媒体4日报道称,中国之前一直支持和平利用外太空,反对在外太空部署武器。此外,中国还曾寻求建立国际条约来约束太空军事竞赛。而2007年1月中国在一次试验中击落了一颗本国的气象卫星,美国和其他国家可能将其看作是太空军备竞赛的导火索。

美军找借口拉抬军费

就在西方媒体炒作中国“太空威胁论”的同时,美国军方也表态称,中国在空天领域取得了不小进步,美国对此感到忧虑,为确保优势,应加大在太空领域的资金投入。

美国媒体此前发表文章称,自从中国2007年成功进行导弹打卫星测试后,美军便对自己卫星的安全忧心忡忡。美军高官日前频频警告称,鉴于南半球上空是美军卫星的侦测盲区,如果在未来的冲突中解放军从南半球对美卫星发动攻击,美军将难以拦截。

另有美国媒体4日报道称,在过去20年间,中国在空间领域的飞速发展十分令人担忧,对此,美国军方表示,美国需要加强在南半球的卫星部署,以便更好地监控亚洲航天活动,还应该加强中国在此领域的官方交流。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凯文·希尔顿指出,美国想进一步了解中国提升空天和卫星能力的意图。

此外,美国太空联合任务指挥官拉里·詹姆斯准将也表示,“我们在南半球已经出现卫星空缺,我们急需应对。”希尔顿和詹姆斯都表示,美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提升技术,加快太空计划。此外,希尔顿和詹姆斯还表示,美国应持续提升卫星跟踪能力,避免卫星在拥挤的太空中相撞。

其实,美国军方渲染中国太空能力提升,无非是想为本国发展太空战力提供借口,更希望借此获得更多的预算和拨款。

中国将领讲话频遭误解

西方媒体一直热衷于“过分解读”或是曲解中国军事和战略意图,尤其喜欢对中国军方高级将领的讲话意图进行“充分想象”和“无限延伸”。

此前,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的表态就曾引发有关中国航母的种种猜测。

9月21日公布的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的一份讲话表示,中国的第三代主战坦克、预警机、新型战略核导弹等高新装备已在部队列装,而且不少装备的性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一中国军方高层的表态同样引来西方的关注。

美联社等媒体就指出,这是中国军费增长的产物,并暗示中国“炫耀武力”。此次,西方媒体更是将中国军方高级将领的表态曲解为“中国要进行太空军事化”。

有分析人士指出,西方媒体热衷过分解读和曲解中国军方高级将领讲话意图,就是想炒作“中国威胁论”,制约中国发展自己的军事战略。

对此,中国应该坚持独立自主,不断提升在空天和远洋作战等领域的实力。

● ▶

● ▶

【中国表态】

中国外交部: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层空间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层空间。

马朝旭在回答有关提问时重申了中方关于利用外空的原则立场。他说,中国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中方这一立场没有改变。

“中方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外空军备竞赛。”他说。

据新华社电

● ▶

● ▶

【外媒分析】

宣称有图片显示部署反卫星武器

搞激光武器拦截弹道导弹

文章说,中国对激光武器系统的兴趣始于上世纪60年代,该项目打算生产一款高能激光器,用于拦截弹道导弹,另据一些消息源说,用于拦截高空飞行的飞机。

自由电子激光器的真正研究始于1985年,中国的首部自由电子激光器命名为SG-1在1993年研发成功。

“剑指”三个“可疑”地点

文章说,中国于上世纪90年代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中国已经为追踪卫星而研究了很多种激光测距系统,也可能用作其他用途。

文章还评论说,激光武器的研究或许还有助于中国弹道导弹的研发项目。

文章接着说,2009年内可见的公开报道表明,中国已经在西北某省份部署了一款反卫星激光武器。

为发展一款可以实际部署的陆基激光反卫星武器系统,现有的假设是:已经研制成的自由电子激光器与安徽某所的光电设备两相结合、共同打造。这两家研究单位分别在四川和安徽。这两个研究所都有一套大型的配备了滑动式屋顶的方形建筑物,这表明,这些设施的设计目的是便于通过屋顶观察太空。

西北某省设备有迷彩涂装

文章接着说,2009年的报告中提到的在西北某省部署设备更有吸引力。这里的设施与安徽某地和四川某地的都很类似,但是它们迷彩的涂装和严密的安全防卫措施表明了军事用途的特点,在它的内部很可能是反卫星武器。

有一张图表展现了上文提到的三处地点的同比例设施对比效果,可以看出大型建筑物的规格是相同的,都配有滑动式屋顶,表明它们都是上述两个单位进行以自由电子激光器为基础的反卫星设备研发的相关设施。

美国卫星曾遭激光器瞄准

文章继续说,在2006年8月和9月,美国政府承认,当美国卫星飞过中国领土上空时遭到中国激光器系统的瞄准。

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可以看做是中国反卫星武器系统的一种低能量状态下的展示,但也有人认为,这仅仅是激光测距仪进行的对卫星轨道的一次精确测定而已。

综合《世界新闻报》《东方早报》等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