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在9日广州举行的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等认为,中医药对治疗甲型H1N1流感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快开展传统医药现代研究。
2/3的甲流病人接受中医药治疗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历史上传统医药为人类的生存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面临甲型H1N1流感等新老疾病的威胁,需要更加重视如何发挥传统医药的作用,合理认识和挖掘传统医药的科学内涵,使这个人类文明的宝库重新焕发出应有的价值和新的生命力。
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表示,中医药在2003年非典防治、去年汶川大地震伤员救治、伤残康复和灾后疫病预防,以及今年甲型H1N1流感防治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内地2/3的甲型H1N1流感病人接受中医药单独治疗或参与治疗。他说:“实践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轻症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中药与达菲合用对于重症病例的救治具有潜在价值。”
他表示:“我们愿意与各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实施策略,分享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经验。我们也期望传统医药在应对各种新发突发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传统医学具有整体观念,以及“治未病”观念、个体化治疗等特点,可以弥补现代医学的缺陷,应该继续坚持发扬。他说,他对传统医学转化的理解,是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从循证医学再到基础,从基础再到临床。
西安中医推荐防流感保健操
每天花几分钟时间进行面部按摩,可有效预防流感。专家日前向公众推荐了简单易行的防流感保健操。
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成员杨震告诉记者,中医认为各种疾病都有来源,中医叫做“瘟邪上受,首先犯肺”,也就是指疾病易从口鼻吸入,因此保证口鼻健康可以有效防控流感。
杨震推荐的预防流感保健操共有4节:一是开天门,用双手大拇指内侧,从眉心推到发髻线,推100次,可以动员阳气上升,提高免疫力。二是推坎府,大拇指从眉心推到眉梢,可以调整正气,增加免疫力。三是揉太阳穴,双手顺时针揉太阳穴100次。四是保鼻通,用双手大拇指交替揉鼾唇沟的上端,可缓解轻型感冒的鼻塞等症状,有通气的作用。
杨震说,除了进行面部按摩外,成人还可以将夏枯草、桑叶、菊花三味中药各15克煎服,连续服用5天,也能有效预防流感。
我国共报告30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
据新华社电 卫生部通报,截至9日,我国累计报告近6万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重症病例242例,死亡30例。
另据卫生部通报,截至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累计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批签发235批次3960万人,全国已完成疫苗接种870余万人。
近期,我国一些地区开始大幅降温。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主任冯子健指出,随着天气变冷,不仅会使流感病毒更加活跃,而且还会使公众发病情况趋向复杂,从而使医疗机构面临防治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疾病的双重压力。为此,他一再强调,公众应做好个人预防,尽可能减缓疫情传播。此外,针对“防甲流口罩”,专家指出,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合格的医用外科口罩即可满足个人防护需求。
我省出现首例甲流死亡病例
□晚报记者 邢进 实习生 孟丽君 李恒
本报讯 经省市专家组全力组织抢救无效,开封市一例甲流重症患者于11月9日上午死亡。这是我省出现的首例甲流死亡病例。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指派副厅长黄玮带领厅应急、疾控、医政等部门负责同志和省疾控、临床专家,立即赶赴开封调查处理。
经初步调查,死亡患者为男性,18岁,系尉氏县的一名高中学生。一周前,该患者因受凉出现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在当地医疗机构治疗效果不佳。因病情加重,于11月7日晚10时左右入住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病情持续加重,于8日上午病危,经市级专家组会诊,怀疑甲流重症,后经实验室检测为阳性,会诊结果为甲流重症、重症肺炎。省卫生厅于8日当晚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省级临床专家组赴开封指导救治,认为诊断正确。后虽经积极组织抢救,治疗无效,于11月9日上午死亡。
北京考虑为外来人口接种甲流疫苗
据新华社电 自16日开始,北京所有市民可免费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于北京市推出的这项新举措,有网民质疑此项计划有失公平。北京市卫生局9日对此回应,北京开展的全民接种疫苗计划,并非完全排除非京籍市民,未来视疫情形势发展,将考虑推进在京的外来人口接种甲型流感疫苗。
北京市卫生局表示,受疫苗供应量限制,当前甲流疫苗接种仅限于北京市户籍居民,但随着疫情发展和人们接种需求的变化,未来北京市会考虑推进在京工作或居住的所有外来人口的甲流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北京市已储备了近400万人份甲流疫苗,未来随着数量不断增加,可以应对在京人员接种甲流疫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