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利箭
西北射天狼
1959年10月7日上午,一架RB-57D高空侦察机从台北起飞,凭借其高空优势,肆无忌惮向北京逼近。12时04分,3枚导弹从北京郊区的秘密基地发射,敌机瞬间化为灰烬。仅仅成立1年的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地空导弹用于实战的先河。岁月荏苒。这支昔日战果显著的防空“铁拳”将如何续写传奇?
红-9是如何发射的?
配合
雷达车和导弹发射车齐上阵
地空导弹某师的英雄营,是一支战功卓著的部队。在该营停放的红-9导弹发射车,是一款国产的重型车辆。
地空导弹武器组成有6大系统,包括导弹及地面目标搜索、跟踪制导、导弹发射和支援保障系统等。
在执行作战或演练任务时,装有红9导弹的导弹发射车要和雷达车一起协同作战。
发射红-9导弹时,操控人员是在雷达车上完成操控,而不是在导弹发射车上。
在对导弹进行检测时,只需要2到3人即可。检测时,车上的数据电缆会与导弹连接,战士在检测平台上即可实现对导弹的电源、引信、引导头、弹上计算机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等重要部位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测试一枚导弹大概需要3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战士介绍。
装填
十几分钟自动装完导弹
装配到导弹发射车发射架上的红-9导弹,都是由自动装填车来完成的。这个车辆的车斗中间部位,有一个大型的机械臂。据负责维护该车的战士介绍,在装填红9导弹时,是由战士们控制机械臂将导弹运到发射车上。
一般情况下,给一辆发射车装备红-9导弹,需要5个人左右,大概十几分钟就能完成。记者注意到,装有导弹的装填车就停放在露天环境中。该营党参谋长介绍,由于导弹装在筒内,且有适应恶劣天气的技术设计,因此这个车辆在露天环境下也不会使导弹受损。
据介绍,地空导弹是有一定服役期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导弹本身的加电次数。一般情况下,地空导弹部队每半年会对导弹进行相应的检测,由筒弹测试车来完成。
筒弹测试车并不大,车内装有专用测试设备,还有一根数据电缆。
发射
精确打击只需按发射钮
“从操作难度上来说,由于红-9更为先进,难度要比以前的地空导弹降低一些。”该营党参谋长介绍,越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在操作上实际越“傻瓜”,战士们训练时很容易上手。“上一代的地空导弹,主要靠手控,一般操作人员要学习半年以上才可以上手,而红-9等新一代装备在操作上要简单多了。”党参谋长介绍,红-9导弹实施作战或演练任务时,先是由雷达搜索,发现目标后会自动跟踪,观察员确认目标后只需按一下鼠标就可锁定目标,待目标进入射程后,只要按发射钮,导弹即可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不过,据介绍,越是操作简单的装备,其系统就越复杂,就越需要战士具备很高的专业技术能力。
防空“铁拳”
中国地空导弹部队
中国地空导弹部队成立之后不断发展壮大,并在国土防空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截至1969年10月28日打下最后一架U-2美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共击落美制各型有人、无人高空侦察机9架。由于装备和任务的特殊性,中国的地空导弹部队曾长期处于高度保密的状态中,外界将他们称为神秘的“543”部队。
岁月荏苒。这支昔日战果显著的防空“铁拳”将如何续写传奇?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延庆的空军地空导弹某师实地探访。
任务: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一支担负首都西北方向防空作战任务的英雄部队。
“中国地空导弹部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初创阶段、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壮大阶段和如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师长刘明豹说。近年来大力开展的信息化建设,使这支部队打造首都防空“铁拳”的步伐不断加快。
——先后对部分团营指挥所进行新建,自主研发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大大提高了作战指挥效能,实现了师、团、营三级指挥自动化系统联网。
自主研发3种训练干扰器
——自主研发了3种武器系统在营训练干扰器,为部队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提供了较为逼真的战场电磁环境,提高了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质量。
——与院校共同研制了某型地空导弹制导雷达仿真训练系统,为部队训练提供了一个与实战环境相适应的模拟训练平台,有效提高了部队的训练水平。
研究空天一体作战
——大力推进情报预警系统信息化。通过信息共享,使军区的雷达成为全师部队的“眼睛”,预警范围拓展到纵深千余公里。
——坚持理论先导,围绕信息化作战、空天一体作战、防空反导等前沿理论,共撰写战法、训法研究文章80余篇,其中《开发近地空间信息作战新领域》获全军优秀奖和空军优秀论文三等奖。
“信息化为部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地空导弹部队已经形成一、二、三代多代防空武器装备并存,高、中、低空衔接,远、中、近程混合部署,以国产新型武器装备为主体的局面,构成了强大密集的火力网。”刘明豹说。据新华社
【地空导弹历史】
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中国空军从苏联引进了“萨姆-2”地空导弹,地空导弹兵由此诞生。1959年10月7日,诞生仅1年的地空导弹部队就在首都北京防空作战中首战告捷,一举击落美制RB-57D高空侦察机,震惊了世界。
空军地空导弹兵诞生初期,全部以第一代中高空、中程地空导弹为主。引进“萨姆-2”导弹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仿制生产。从1965年开始,国产“红旗一号”、“红旗二号”和“红旗三号”地空导弹相继装备部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改进并自主研制出三种新一代地空导弹。上世纪90年代初,空军从国外引进了某型地空导弹装备部队。
此后,中国改进并研制出包括红-9在内的几种新型地空导弹。在今年国庆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红-9、红-12两型国产防空导弹,是我国防空武器装备的主体和重要作战装备。两型导弹陆续装备部队,形成了规模战斗力,进一步优化了空军地面防空力量的整体装备结构,弥补了原来高低两端,即高空远程和低空近程的防空火力不足,提高了防空反导的综合抗击效能和整体防御水平,基本实现了地面防空力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