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9版:中国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最危险的女人”胡舒立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中国最危险的女人”胡舒立

她是《财经》杂志的创始人

犀利的文章曾引发“证券市场大地震”

如今,她毅然离开媒体圈杀进教育界

7月20日出版的《纽约客》上有篇胡舒立专题,作者是驻扎中国的美国记者Evan Osnos。文章详细介绍了胡舒立在新闻领域的成绩,写她的新闻之路、《财经》之路,并且在结尾写出胡舒立对《财经》的看法——《财经》是一只啄木鸟,永远在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胡舒立,56岁,祖籍浙江上虞丰惠。因其领导的《财经》多次刊发揭黑报道,被称为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近日,胡舒立辞职的消息一传出,就有网友这样说:“刚续订了一年《财经》,后悔啊。”作为《财经》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十几年来,她领导《财经》获得“国内最好的财经类杂志”的美誉。业界普遍认为,《财经》的成功带着很深的胡舒立烙印。此次离开杂志界,杀入教育界,胡舒立能为中山大学传播学院带来什么颇令人期待。不过,多名媒体人士则认为,相对于媒体来说,高校中的条条框框或许更多,个性自由、不受束缚的胡舒立是否能适应高校环境,还是未知之数。

筹办新杂志和公司的事可能要搁置

此前有消息指,胡舒立及其采编团队从《财经》正式离职后,将会创办一本新的杂志,可能命名为《财经新闻周刊》。

据知情人士透露,胡舒立一度忙于筹备一个注册资本在百万左右的公司,该公司名为“财新有限公司”,将由《财经》30多位离职人员出资组成,包括《财经》管理层以及编采骨干。还有消息称,著名私募股权基金厚朴投资创办人之一的方风雷拟出资协助胡舒立另起炉灶,与浙江报业集团共同创办一家新的财经媒体。甚至有媒体报道,“小超人”李泽楷也将为胡舒立的新媒体出一部分资金。

原《财经》管理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说:“舒立是个有新闻理想的人,她总希望在国内办一本观点独立的杂志,一本纯粹的新闻性的杂志,并且这本杂志能够不受政府和资本的影响。此前有些媒体曾说舒立为了个人利益离开《财经》,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根本就是对她的攻击。”这位先生还提到,胡舒立接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后,“财新有限公司”就不一定能筹办起来了。

不过,《财经》一名记者9日却称,胡舒立在中山大学任职后,不会影响她对新的出版业务的领导。另外,有媒体报道,胡舒立已经为新杂志创刊在北京大望路的某写字楼租下办公区,目前有十几位员工已开始办公。但该消息目前尚未得到确认。

对于胡舒立在中山大学任职的同时是否会筹办其他杂志,中山大学传媒学院有关人士则含糊其辞。

揭“基金黑幕”引发“证券市场大地震”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胡舒立多次刊发黑幕报道,被《商业周刊》称为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比较著名的报道有:“基金黑幕”报道、“银广厦事件”报道等。在此前美国《商务周刊》评出的50位“亚洲之星”中,中国女性占6席,其中就有胡舒立。

据百度百科显示,胡舒立的大外公是中国新闻出版界的开拓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外公胡仲持也是新闻出版界的老前辈。胡舒立的母亲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工人日报》编辑。

1982年,胡舒立进入《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第一篇文章便是1985年关于河北省华北油田的揭露性报道。1987年,胡舒立获得美国事件新闻研究所(WPI)奖学金,赴美国做了历时4个月的采访,她的足迹踏遍美国25个州、40多个城市。1992年,胡舒立离开了任职10年的《工人日报》,到中国第一家民营报纸《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她告别了党报,选择了一个能对经济发言的小舞台,成为“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1998年4月,胡舒立创办了《财经》杂志,自己担任杂志主编。随后,《谁控制了冯明昌?》《成败陈久霖》《琼民源》《君安震荡》等一篇篇报道相继问世。这些文章不但以其调查之缜密、叙述之简洁而为世人刮目相看,更令人叹服的是,报道揭露了中国股市的黑幕,尖锐地批评了证券市场那些丑恶的现象。由于《财经》确立了“独立、独家、独到”的办刊方针,发表的报道又锋芒毕露,从而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地震,同时《财经》杂志也一夜成名,胡舒立也因此被称为“最危险的女人”。

为此,围绕中国股市的一场大辩论席卷而来。胡舒立又在《财经》推出了《庄家吕梁》等力作,揭露了中国股市的种种劣迹,这场辩论的结果是:促使高层痛下决心整肃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

《第一财经周刊》总编何力将接任

除胡舒立辞职外,副总编辑戴小京、执行主编王烁也递了辞呈。紧接着,胡舒立的接任人选备受关注。此前,有传《投资者报》高层将进驻《财经》的消息,但被相关人士否认。

昨日,据消息人士透露,《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何力将接任胡舒立。与此同时,何力也向媒体证实已经辞职,不排除参与《财经》杂志未来的工作。

11月9日面世的2009年第23期《财经》杂志,仍有署名为胡舒立的评论文章,这是胡舒立作为《财经》主编的最后一篇社论。在这篇社论中,胡舒立直言创业板“这种越俎代庖的呵护,恰恰扼杀了市场自身的活力,并必然会出现各个层面的逆向选择”。

胡舒立的《财经》大事记

1998年4月,《财经》创刊。

2000年10月,刊出文章“基金黑幕”,在资本市场引发强烈反响。

2001年,《财经》刊出“股市忧思录”、“庄家吕梁”、“谁在操纵亿安科技”、“银广夏陷阱”等重点报道。

2002年,“谁来接管银行”、“开平之劫”、“贷款黑洞”、“接管深发展”、“东亚:银行涅槃”等一系列封面文章引起轰动。

2003年,《财经》凭借SARS系列调查报道,获“2003年度杰出国际调查新闻奖”荣誉提名奖。“周正毅兴衰”、“卢万里案真相”、“马招德卖官链”等文章,标志着《财经》将触角伸向反腐领域。

2004年,以“矿难探源”为起点,《财经》杂志在每年的最后一期推出“年度特别话题”。

2005年,从对“松花江水污染事故”等深度报道开始,《财经》全面关注中国的环境与科技问题。

2006年8月,封面文章“上海社保:危险的投资”刊出,在国内媒体中率先全面揭开上海社保大规模投资背后交织的权力寻租“灰幕”。

2007年,“谁的鲁能”、“内部人关国亮”等封面文章,表达了《财经》对“灰色地带”的关注,并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调查处理。

2009年11月9日,胡舒立辞职。此前,《财经》杂志的采编团队相继有60多人离开。

据《信息时报》

何力简介

1989年进入《中华工商时报》,历任记者、编辑、总编室主任、总编辑助理等职。2001年1月起,先后担任《经济观察报》总编辑、社长。2006年11月任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新媒体业务总裁。2007年9月,出任《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