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7版:郑州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鸟儿,就是天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有鸟儿,就是天堂
【爱鸟】 郑州湿地有169种鸟
▲湿地上飞翔的灰鹤群。
▲一群灰鹤正在湿地中寻找食物。
▲观鸟爱好者发现的国家一级保护飞禽——大鸨的美丽鸟羽。
▲大鸨觅食时在雪地上留下的清晰脚印。
▲观鸟爱好者在湿地里仔细地观察鸟儿们的生活习性。
▲黄河湿地管委会在湿地周边的村镇里不遗余力地宣传保护鸟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嘎嘎呱呱……各种鸟鸣之声从几百米的湿地传来,让人仿佛来到世外天堂。昨日,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这种世界上最重的能飞的鸟吸引了一批来自海内外的观鸟摄鸟爱好者的前来,保护区和“自然之友”的工作人员还走进中牟的小学进行湿地和鸟类保护宣传。

晚报记者 董洪刚 汪永森/文 白韬/图

【观鸟】 发现10多只大鸨

昨日上午,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里的雪还很深,在黄河大堤上开车一个多小时才到达观鸟点,没下车就听到清晰的鸟鸣声,眼前的湿地看似空旷,保护区主任王恒瑞说,雪地里都是珍贵的鸟。

来到约定地点,只见树后10多只灰鹤在雪地里刨食吃,在它们左边则是一大群豆雁。类似的场面似乎随处可见,而正是因为有这些受到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贵鸟类来到保护区,才吸引了众多的观鸟爱好者前来。

上午的观鸟过程中,记者并没有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但一位观鸟爱好者捡到一片漂亮的大鸨羽毛,还发现大鸨在雪地留下的三瓣深脚印。下午几位观鸟爱好者终于看到了10多只大鸨。

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大鸨全球只有不到3万只,我国境内约2000只,这里曾发现最大种群近百只,今年发现有60多只。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成立3年以来,吸引了大量的珍稀鸟类过冬,成了鸟类的重要繁殖地和越冬地,也是迁徙鸟类重要的停歇地。这里有陆生脊椎动物217种,其中鸟类169种,兽类21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17种。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1种。

昨天下午,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观鸟爱好者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做宣传,他们走进中牟一所小学进行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保护湿地从孩子抓起,保护湿地从保护区周边村镇抓起。

湿地是地球的肾,郑州黄河湿地可以说是郑州市的肾脏,位于黄河中下游过渡地段,全长158.5公里,总面积38007公顷,是我国中部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区,是我国中部河流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是我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中线的中心区域。这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呼应,湿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关系着郑州的生态。

灰鹤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鹤科鹤属,大型涉禽,全长约110厘米,题羽灰色。栖息范围较广,近水平原、草原、沙滩、丘陵等地都可见。以水草、嫩芽、野草种子、谷物、昆虫以及水生动物为食。繁殖于新疆、内蒙古,越冬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迁徙时广泛见于内陆湿地。2008年2月23日,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内一次性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1280只。

大鸨(bǎo)

鹤形目鸨科,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将其载入“红皮书”。个体很大,体高有60~70厘米,体重在10千克上下,雄性体重最重可达22千克,是世界上最重的能飞的鸟。观测表明,郑州黄河湿地是大鸨稳定的越冬栖息地。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