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情况以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积极组织协调,增加天然气资源供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23日回应说,根本原因是天然气供需失衡,国家正在采取应急措施。
四项措施保证天然气供应
记者23日从发改委了解到,按照中央部署,发改委积极组织协调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海洋石油总公司,以及各地经济运行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运行调节,强化需求侧管理,稳定天然气市场供应。
一是天然气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持高负荷生产,努力增加天然气资源供应。11月1日至20日,中石油日均供气1.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二是统筹资源平衡,做好产销衔接和调运;三是加强监测协调,及时掌握供应状况;四是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严格天然气利用政策,制定保供序列。始终把确保居民生活用气摆放在第一位。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目前各地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开始逐步缓解。
各地正积极应对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
张国宝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关键设备国产化研制工作启动暨签约仪式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冬天来得早,天然气需求量上得快。目前,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年供气量达到170亿立方米,但与需求相比,今年冬天的缺口仍有十几亿立方米。
“天然气的需求量非常旺盛,特别是今年冬天来得要早,雪比往年大,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张国宝分析,缺气也有价格原因。在相同热值情况下,天然气比汽油便宜,使得社会各界更愿意使用天然气。对于垄断造成缺气的说法,他表示不能苟同。
张国宝透露,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当前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比如,采取利用上海新建成的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增加供气等临时应急措施,缓解今年的供气紧张。此外,中亚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段年底即将投产,中石油还在积极考虑建设陕京三线和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
对于天然气价格问题,张国宝说,目前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还在研究中。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