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4版:文化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杨振宁炮轰国内传记文学
2184万 明代古琴拍出最高价
“最早的中国就在河南”
释永信:少林文化应进入国外主流文化圈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二里头遗址发掘50周年之际 记者专访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
“最早的中国就在河南”

50年前,二里头本是地处中原腹地洛阳偃师的一个普通村庄的名字。直到50年前进入了考古工作者的视野,二里头从此跻身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殿堂。就在二里头绿油油的麦田下,隐藏着3000多年前华夏民族的一段辉煌历史,我们也由此知道这里产生了最早的“中国”。

就在二里头遗址发现50周年之际,一部以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考古成果为基础,系统介绍华夏文明源头的考古著作——《最早的中国》于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当记者联系上许宏时,许宏称由于事务繁忙,他很少接受电话采访,但河南媒体采访他,他一定要挤出时间,因为对他而言,河南是他的第二故乡,“自1996年博士毕业,我就有幸来到二里头遗址工作,也自此与河南结下了10多年的缘分。我想说,我爱河南,我爱河南人”。晚报记者 杨宜锦

二里头遗址 资料图片

不了解二里头,就缺少了一份河南人的自豪感

你知道“二里头”吗?你了解“二里头”在我国考古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吗?“二里头”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何以成为整个中国的发祥地?“如果这些你都不知道,相信身为河南人的你就缺少了一份自豪感,因为了解了二里头就会知道,最早的中国就是在河南产生的。”许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二里头,市面上已经出了很多书,但大都是给专业人士看的,面对普通大众的书却几乎没有,而《最早的中国》即是给喜爱历史及考古事业的普通读者的。“作为一个学者,写学术著作是本分,而把自己的成果反哺给社会大众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也想通过这本书表达我对二里头遗址及河南的感情。”

《最早的中国》详细阐释了“中国”产生的概念: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最早的都城应该就在最早的王朝都城和附近的京畿地区。该书利用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辅以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等材料,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东亚历史上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即早期“中国”形成的过程。

二里头都城遗址是最早的“紫禁城”

采访中,许宏称,他平常喜欢用几个“最”来向大众介绍二里头遗址: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都邑与建筑上的王权表征)、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华夏青铜文明之肇始)、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最早的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

许宏表示,“二里头遗址宫城城墙的发现令人惊喜,这是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一座总面积近11万平方米的宫城重见天日,这是迄今所知中国古代都城中最早的宫城遗存。许宏介绍,“此前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见于二里头遗址以东约6公里的偃师商城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二里头遗址宫城,则较其提早了一个阶段。这座始建于距今约3700年以前的宫城方正规整,它和它所圈围的大型宫殿建筑,构成整个都邑的核心。虽然其面积仅是明清紫禁城的1/7左右,而它却是后世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

许宏:博士毕业后来偃师不觉得屈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许宏还激动地讲了个“小花絮”。很多偃师本地人问他,北大博士毕业后来偃师工作不觉得屈才吗?许宏常常回应说:“我不但不觉得屈才,我还偷着乐呢!有几个人能像我这样,一毕业就能遇到在二里头这样的遗址工作的机会?”许宏称,对于偃师而言,他是外地人,但他却了解偃师人所不知道的古老偃师。他常对偃师人说,你们偃师方言在过去可是京师语言,保存着文化记忆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