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在寻找病根和祛除人体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方面取得重大革命性突破的养生图书,系作者多年面壁苦修,终悟经络通神之真谛后所得。本书从定心、导引新鲜气血、活用人体经络等方面入手,教人带病修身、身心共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生命原动力,达到远万病、近仙佛的生活新境界。
“性情”中人为什么不爱生病
“万病从心生”说穿了就是首先从气生起的。明白上述原理之后,我们就能通过调节身体外部环境的方式来改善我们的内部环境。对于无形的不良情绪,我们可能“老虎吃天,无处下口”,但对于有形的浊气,我们却有办法把它排出去。一旦排出了有形的浊气,无形的情绪也就烟消云散。
生活中,有一类人最受欢迎,那就是“性情”中人。他们喜怒形于色,直言不装腔。尽管有时候会得罪人(该得罪也得得罪),但是这样的人不爱生病,因为他们早已把致病的“心火”发出去了。
所以,一个人要想没灾没病,就得先把情绪调顺,保证不生气才行。但是,情绪这东西不好调。情绪怎么调?说“你别恐惧了”“你振作点儿”,有用吗?没有用。有的人说:“我天生就是胆小的人,我振作不了。”你有什么办法?说“你别生气了,平和点儿”,一样不起作用,因为有的人会说:“我就是这个脾气,谁也压不住我!”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遗传因素也不一样。有的人天生性情开朗,气血旺盛,受不得压抑,而有的人从小就中气不足,经常愁眉苦脸、忍气吞声。现在,他们或许已经人到中年,再改变已经很难了。但是您如果想不生病、少生病,或者想根治慢性病的话,就得改掉这些不良习惯。
总之,生气是很难避免的,但我们并不会因此束手无策。虽然我们无法做到不生气,但我们可以把气排出去。不能解决气的来路问题,我们就解决气的去路问题。不能让气从前门出去,我们就让它从后门和旁门走。养生说白了就这么简单。我们努力做到不生气,近求祛病,远为强身。当我们的情绪不再受到压抑或扭曲的时候,健康便常在我们的身边了。
为什么很多病断不了根
现在,很多人有病好不了。说到原因,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归根结底,病根只有一个。可能别人不知道,但您自己最清楚,因为它跟您的“心”有关。
比如说,一个人为什么会得胃溃疡?直接点说,是因为胃那个地方没有新鲜血液,又老有浊气在冲撞它。时间一长,胃黏膜就受到了严重损害,然后感染细菌病毒。这时候,如果我们先把浊气排掉,再引来新鲜血液,胃的溃疡面就能很快修复,因为新鲜血液本是最好的修复工具。因此,我们可以说,浊气是造成胃溃疡的主要原因。
可是胃里的浊气是从哪来的?从胆上来的。胆的浊气又是从哪来的?胆不是单一的通道,它是跟肝连着的,浊气就是从肝那儿来的。本来,肝产生了浊气,可以通过小肠以屁的形式排出去,可是下面堵住了,它就只能往上走,最终在胃那儿撞击胃壁。
可肝为什么会产生浊气?一个人要是老看什么东西不顺眼就会生气,日积月累,体内就产生了大量浊气,导致新鲜血液无法快速、顺利地流动。说到底,这不还是心理上的原因吗?
其实,不止是生气,只要我们有情绪被压抑,体内就会产生一股浊气。慢慢地,浊气越来越多,就把正常的血流堵住了,形成淤血,最后变成肿块。
2007年的时候,国内引进了美国的一本畅销书,叫《病由心生》。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内科医生,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行医经验总结出一个规律,说人将近80%的病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只有20%左右的病是因为细菌感染等外来因素所导致。这和《黄帝内经》把“疾”和“病”区分开来是一个意思。咱们老祖宗在2500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点,如今也得到了西方现代医学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