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1版:郑州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寻找“钻石婚”
详见C08版
详见
C07版
虾米族,抠门也时尚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又是一年感恩节。打开搜索引擎,与感恩节相伴的新闻大多与礼物和促销有关。

感恩,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不难,但写起来总觉得很空洞和教条。正如礼物之于节日,礼物烘托着节日的气氛,最终却让节日成为礼物的摆设与附庸。在物化了的生活中,我们失去了什么?不断升级的欲望,让我们目光聚集于更名贵的用品,更好的车子,更漂亮的房子,而不由自主地忽略了身边已经拥有的一切。

感恩节虽是个西方的节日,但感恩却是中华民族素有的传统。无论是《诗经》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大气,还是《左传》中“衔环结草,生死不负”的豪迈,乃至羊跪乳鸦反哺寸草也懂报春晖的广博,无不诉说着感恩的深情与美德。

有的人依然在用行动不断演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生哲学和智慧,也有的人却连提也不再提,他们的人生似乎只为两个字而存在,那就是成功。殊不知,完全被物化的成功=不快乐。

感恩是快乐的源泉。节可以不过,感恩的心一定常有。否则你就会沦落为“不快乐的成功者”。在这个一切都被物化的都市,今年感恩节不必再为送什么礼物而发愁,不妨从盘点你身边的物品开始并逐一感谢它们吧。也许这对“被物化”的趋势和潮流不会有任何影响,但至少,可以从我开始,挑战无节制的消费习惯。

(一) 英子

讲述感恩的三重境界

两个星期前我收到了英子的来信,她曾是高收入的白领,因为一场车祸成为高位截瘫的病人,她的问候让我既温暖又惊讶。

我是4年前采访英子的,并见到了英子的妈妈——十年如一日照顾英子的张爱云女士,她们母女俩相互扶持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还记得当时采访时问英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是她母亲患病,她是不是能像母亲照顾她那样去照顾母亲?英子坦然地答,做不到。

是啊,试问,天下有几个儿女能做得到像母亲照顾儿女那样细心、耐心地去照顾母亲?这个真实的“做不到”,更衬托出了英子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感激,也折射出父母与子女一种特殊的恩情关系。这是感恩的第一重境界,它教我们懂得,有些恩情是永远也感谢不完的。

在英子卧床的10年来,遇到了很多给予她们帮助的人,“我们母女俩能走到今天,多亏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记得有一次正在打着点滴,护士就准备拔针管,说是预付的医疗费用完了。没有办法,心急火燎的母亲只好打电话找人借钱。可母亲竟然借来了,还不止一次。每次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来帮助。这些年来,帮助过我们的人太多太多了。亲朋好友就不用说了,更多的则是不曾相识的好心人。不论什么时候,我都对他们心存感激。”

感恩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这应该是感恩的第二重境界吧,它告诉我们,需要感恩的对象是很多很多的。

最近一段时间,英子和张妈妈遇到了一件事,她们家的小院让邻居白白用了8年,现在她们自己要用了对方却不愿意给了。张妈妈感叹做好人真难,英子却说,相信好心有好报。是啊,也许英子是对的,邻居宁愿背负“恶人”的名声来成就别人的好人声誉,难道不值得被感谢吗?而英子面对这样本让人气恼的事情,却保持了平静安详,这难道不是心境的一种提升吗?

感谢辜负你的人和伤害你的人,这一定就是感恩的第三重境界了。它让我们明白,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造就强大的自我力量,真正决定生活状态的是一个人的心态。请继续阅读C02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