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9版:文潮娱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坛之上 “写二代”如花绽放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文坛之上 “写二代”如花绽放
“写二代”:作家要靠作品说事儿 父亲:文学无法包办代替

在本月初举行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颁奖仪式上,与刘震云、铁凝等知名作家一起登上领奖台的有出生于1989年的蒋方舟。文坛上的蒋方舟正一步步挣脱“尚爱兰之女”的前缀。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是句老话,子承父业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富二代”、“星二代”闪亮登场。如今,“子承父业”的现象在文坛也成为一种风尚,刘墉的儿子刘轩、叶兆言的女儿叶子、赵长天的儿子那多、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葛冰的女儿葛竞、南豫见的儿子南飞雁……越来越多成名作家的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并沿着父辈的足迹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人们称之为“写二代”。近日,记者采访了南豫见、南飞雁父子,葛冰、葛竞父女,赵长天、那多父子。采访中记者发现,作为“写二代”的父亲,当初竟然一致反对子女走上文学道路,而“写二代”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之间“悄悄”上路。晚报记者 杨宜锦

儿子南飞雁:父亲是灯塔而非船桨,文学是情人而非妻子

南豫见、南飞雁是我省一对父子作家,南豫见以作品《从红妆到女囚》,电视剧《日出日落》《生死较量》而深受读者喜爱,而1980年出生的南飞雁在大学期间就出版了长篇小说《冰蓝世界》,今年更以长篇小说《大瓷商》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也是这次我省在该奖项中唯一获奖的长篇小说,实力不可小觑。

在接受采访时,南飞雁表示,自己走上文学道路确实是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每晚醒来看到父亲在灯下写作,觉得很神圣,自己上了大学以后,写作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在我的文学创作中,父亲应该是一座灯塔,而并不是我手里的船桨,目标取代不了脚步。”南飞雁称,父亲只是为自己的文学之路指引了方向。

如今,南飞雁通常会在小说写成之后,发给父亲听取意见。“父亲对我的作品一般都有两个极端的态度,一种是觉得‘不忍卒读’,一种是‘还可以’。”南飞雁称,平时他很少和父亲谈论文学。对于“写二代”这顶帽子,南飞雁称,这是个陌生的词汇,如果说它的确存在,应当属于曹植、曹丕,属于苏轼、苏辙,属于班固、班昭,属于蔡文姬。“这个词汇的生成也有它的道理,就像‘80后作家’这个词的诞生一样。标签是别人给的,是当真还是一笑,还在自己。”南飞雁有着同龄人中少有的冷静。

对于写作,南飞雁称,这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而他的主业是电影、电视剧的策划和运作。写作给他带来的收入通常是“惊喜”,虽然惊喜不断,但尚不能作为主流。“我有一个观点,文学是情人,而不是妻子。”

父亲南豫见:如果不是作家的料,咋举荐也不会成气候

“我一直不赞成他搞文学创作,他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背着我写的。因为文学创作比较艰辛,而且文学之外的因素也太多,我在这个圈中几十年是深有感触。”谈及儿子南飞雁当作家,南豫见至今仍然“固执”着自己当年的看法。不过,如今南飞雁的文学成就也让南豫见发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的感慨。“实事求是地讲,南飞雁取得长篇小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为河南文学界竖立了新的标高,代表着河南长篇小说的最高尺度。”对于儿子,南豫见也有着一份欣慰和自豪。而对于“写二代”这个称呼,南豫见直言“太随意了”,“或许有些作家会为子女的文学创作鸣锣开道,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找名家为子女的作品写推荐语,但文学创作是无法包办代替的,如果作家的子女是金子的话,终会发光的。如果不是块作家的料,咋举荐也不会成气候”。

华东父子兵

中原父子兵

儿子那多:家里那么多书橱,我因此潜移默化

1977年出生的畅销书作家那多从小酷爱写作,通过不到10年的努力,已有近30部作品相继问世,代表作有《清明幻河图》《纸婴》《百年诅咒》等,深受读者喜爱。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那多一再表示,父亲从来没有刻意“培养”自己成为作家,但是从小至今的家庭氛围,让那多觉得写作其实并不是一件很神秘的事:“爸爸从小跟我灌输的思想几乎是‘你不要当作家,作家很辛苦的’,但是我们家的氛围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家里有那么多书橱,爸爸的朋友也都是一些作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从小就受到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觉得写作一点也不神秘。”

对于“写二代”这个称呼,那多有点儿“郁闷”。“让人想起‘富二代’,不是什么好词儿。”随即,那多又打趣说,“要真说这词儿,苏东坡、王安忆也是‘写二代’。现在大家提王安忆,总不至于一定要提茹志鹃吧。作家总是靠作品说事儿的。”

父亲赵长天:写作太沉重,本不愿儿子走写作之路

许多作家对子女的希望是“平安”、“稳定”,那多的父亲赵长天也不例外。“谁不望子成龙,但实际的状况是大多数人都在安稳地工作、生活,这才是人生的常态。”赵长天的声音里有着对人生的彻悟:“对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物质,而是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一个大官和一个小村子里的农民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许快乐是一样的,而写作太认真、太沉重。”

就像那多说的一样,父亲赵长天原本是不支持他走写作之路的。身为《萌芽》主编、上海作协副主席的赵长天兴起“新概念作文大赛”,捧红了韩寒、郭敬明等人,却始终没有利用自己的平台去帮儿子大力炒作,“写作太沉重”也许是原因之一吧。

那多

南飞雁

葛冰、葛竞父女

女儿葛竞:爸爸送我一座图书馆,但写作不是家族企业

9岁出道,初二时出版童话集,高中毕业时用自己的稿费为父母购置轿车,高考时一举考中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第一名,如今的葛竞已经成为国内很有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作家,而她的爸爸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葛竞称,自己走上写作这条路,爸爸给她最大的帮助就是送了她“一座图书馆”。“我爸爸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各家出版社给他寄来了很多儿童文学作品,我家的书多极了。我从小就特别爱看书,吃饭看书,躺在床上看书,一边走路一边看书,有次因看书把头都撞在树上了。”

1977年出生的葛竞称自己很小就是一位“文学评论家”了,老爸葛冰写完作品总会第一个讲给女儿听,葛竞就会毫不客气地展开批评,看到老爸每次还做笔记,更“助长”了葛竞的得意之情。“为了能多提意见,每次听故事的时候,我都特别认真,久而久之,我对写故事的兴趣就越来越大了。”后来每当葛竞写完小故事,也会第一个讲给爸爸听,老爸葛冰也会给女儿写评语,不过写的都是鼓励夸奖的话。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父亲的引领下,葛竞走进了文学殿堂,但在这个殿堂里能待多久,全靠葛竞自己的实力了。因此当谈及“写二代”这个话题时,葛竞深有感触:“我想‘写二代’更多的是从读者的角度去看,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写作这件事情非常个人化,它已不是家族企业,可以一代代把父辈的企业延续下去。写作者只有开创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写作风格,他的创作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写作的热情与才能都来自作家的内心世界,不是外在条件能够左右的。”

父亲葛冰:无心插柳柳成荫,曾想让她学美术

谈起女儿如何走上写作之路时,葛冰有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慨。“她小的时候,我和她母亲还真没有想把她培养成一个作家。我一直想让她学美术,为此还请过美术老师专门辅导,有一段时间,她画的画也确实很不错,但她最终还是喜欢写作。相反,从写作这方面来讲,我倒没怎么花费力气。”

谈及“写二代”现象,葛冰称,父女或父子都搞儿童文学创作,好处是很多的:“有共同语言,我们谈论的话题要比别的父女多。我们既是父女关系,也是‘文友’,常常会在讨论文稿中争论不休,这其实都是快乐和享受。”

苏轼、王安忆也是“写二代”

写一代 写二代

曹操 曹丕、曹植

蔡邕 蔡文姬

班彪 班固、班昭

苏洵 苏轼、苏辙

…… ……

写一代 写二代

曹禺 万方

茹志鹃 王安忆

萧马 严歌苓

肖复兴 肖铁

莫言 管笑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